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如题所述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其实这个问题不应该是个问题。我认为:

一、从来处说,我们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来源,孝敬父母实属天经地义的事情;从伦理上说,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是最至爱的亲情,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试问:一个连父母都不孝的人,他能和谁维系什么真情呢?一个连父母都不孝的人,谁又可能相信他对别人的实意呢?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意思是:“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动物都有对母体的这种恩情,我们人更应该懂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亲的道理。

二、“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孝礼、孝道、孝治是维系传统社会伦理秩序稳定的纽带。千百年来,孔子、孟子等古代先贤对孝道都有系统和全面的论述,如《论语》《孝经》等。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也有许多关于描写“孝”的著名文学篇章和诗句,大量有关感人的孝子故事和孝道格言流传至今还被人传诵着。孝道一直长存于中囯人精神里和日常生活中,塑造了中国社会特有的精神风貌。

三、孝是道德的根本。儒家文化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是“平天下”,而“平天下”应该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为政以德”是儒家的治国原则,从孝入手是推崇德治的方法。古代皇帝以“孝治天下”,对于官员的任用和考核,孝德排在才能的前面,“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如“举孝廉”便是选拔官吏的一个方式。国家的“国”与“家”是一体两面的,有国才有家。古人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认为要管好一个国家,先要从家庭和家族治理开始。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家德家风抓的好,为官一定也是对社会尽责、对囯家尽忠的人。古人把孝道提高到了治国理政的层面上,并制定了相应的礼法制度和法律措施,以孝道来规范人的日常行为。皇帝以孝治天下,官员和人民以孝立身持家,“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些理念和措施对维护传统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孝敬父母是中国人普遍认知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孝道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核心价值观和永恒的人文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不断挖掘出孝文化的价值,赋予它时代精神。

“孝”字上下不可分。人都是先做儿女,后做父母的,所以,想成为孩子的好父母,自己必须先是孝敬父母的好儿女。孝敬父母要一代做给一代看。道徳教育要从儿童爱护父母、尊敬父母抓起。无论什么时候,敬老、爱老、养老的孝道文化都不会过时。孝道教化社会的作用,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姚九思,buds创始人,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达沃斯论坛全球杰出青年,毕业于美国常青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公众号:buds2016、新浪微博:姚九思、媒体合作:[email protected]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2
你连父母都不孝顺,还在这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