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奏与连奏、跳奏的具体区分

如题所述

简单地说:

连奏时,第二个音按下的同时,才能放开第一个音;
断奏时,第二个音按下之前,就得放开第一个音;
至于跳奏,你可以把它理解为非常短促的断奏。

一、断奏

即每个音都断开的奏法,在中等难度以上的曲子中,断奏法似乎用得不多。但事实上,每根连线下的每一个音和最后一个音合起来就是一个非连音的奏法,即常说的“落、起”,它是三种奏法的基础。初学钢琴的半年,主要任务即掌握非连音奏法。非连音奏法往往运用于句子的第一个音,或者各种需要强调语气的句子和音符当中。

断奏的触键方法主要运用手臂本身的重量和力量,有控制地下键(不可用手指的爆发力),应特别注意音色的控制,并在初学阶段就强调声音的“美”,有控制地下键,不可摔下去,更不可敲击、拍打琴键。

常进行的非连奏训练有两种:一种是手臂断奏的训练。另一种是手指的非连奏训练。手指非连音通常称半跳音训练或颗粒性手指乐句训练。断奏练习可以从单音训练逐渐到双音再至和弦的训练。

具体弹法:手腕放松提起至指尖即将离开健面时随之自由落下(如自由落体),在手指尖弹下琴键的同时,手腕同时自然放松,直至手腕略低于掌指关节,指尖、手腕内侧、小臂处于同一平面上。必需注意的是:

手腕提起时,手掌放松下垂,不可往上翘或往上甩,手指不离开键面。当手腕放下时,指尖先按触健面,手腕才随之放松下去。

双音断奏是在单音断奏后进行的。根据学琴者单音断奏掌握的情况,可分别从2、4指三度双音到1、5指五度双音的断奏练习中训练手臂重力下掉与手指、手架支撑能力,然后再作1、3指和3、5指的双音练习,在双音训练的基础上,逐渐开始和弦的断奏练习。

和弦断奏一开始以三和弦及其转位为主,其手型手位相同要把位置弄准确,手不必抬得过高,略抬起来后重量送下去即可。弹奏双音、和弦时,手腕必须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灵活而有弹性地将手提起带向下一个和弦的音位。

二、跳奏

跳奏的要求是声音短促、集中,多数跳音应弹得轻巧、跳跃,不可弹得笨重、生硬。跳奏奏法与非连音奏法中的断奏中的断奏训练有相同之处,都要求音与音之间要断开。所不同的是跳音都有弹下去反弹起来的快速下键、快速离键的动作。

乐理书上对跳音的解释是:弹奏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但事实上,除了巴赫等极个别作曲家之外,一般的跳音只弹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一,而每个作曲家不同作品的跳音弹法也不尽相同。

跳奏主要分为三种:手指跳音、手腕跳音、手臂跳音。

需要特别快速(如十六分音符)、极为轻巧(弱奏)的跳音运用手指跳音,主要通过掌指关节的运动带动手指弹奏,极弱而轻盈,如蜻蜓点水,手腕较少上下跳动,手指处于主动地位;

需要较为快速、时值中等(如八分音符),音量适中的跳音运用手腕跳音,主要靠手腕的上下运动(如拍皮球,弹奏运用非常广泛);

而时值较长的(如四分音符)跳音运用手臂跳音,手腕相对固定但不僵硬,主要靠手臂的上下运动弹奏,可弹奏得强有力,可表现激动、强烈、震撼的作品。例如:车尔尼849-24可以学习三种不同的跳音奏法。

三种跳音的共同点和弹奏要点是:手指尽量贴键弹奏,力量集中,在手指摸到琴键之后,迅速而有力地下键,琴键的反作用力使手臂、手指迅速地“弹”起来,而不可直接“摔”下去。

根据音符时值长短,速度要求快或慢以及音乐情绪的渲染有不同的跳音弹奏方法。可以有用手臂、手腕、手指力量弹奏的跳音。用不同的奏法会弹奏出不同音色的跳音,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绪。

三、连奏

连奏是音与音之间的相连。第一音弹奏后第二音下键发出音响后,方能离键。即每次弹奏时前一个音发声后,要等下一音下键发声后才能离键,音与音之间连成一条线,称为连奏。连奏是弹奏的核心,钢琴乐曲中的绝大部分都要运用连奏弹奏。

连音奏法在各种作品中占据了90%以上的音符,其表现的内容和情绪幅度非常大,涵盖了各种抒情、安静、生动、强烈、震撼的情绪,而其触键手法也非常丰富。

连音的动作视乐句的长短而定的,每一句的第一个音要求手臂的重量自然落到正在弹奏的手指指端。弹奏每个音的时候,要使手臂放下的重量从一个手指转移到另一个手指上,不能断开(断开即成断奏)、直到重量移至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发出音响后手臂才可以做到“提起来”的动作,这个动作我们又可以称为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呼吸动作。

两个音的连奏,第一个音与非连音奏法相同。弹奏前手臂要自然抬起,带动肘、腕,指尖对向键盘,然后手臂重量自然落下,力沉到正在弹奏的手指指端(手腕必须放松)弹第二音是将第一个音的重量转移过去,待琴键发出声音后,再用手臂带动肘,将手指轻轻提起。

三个音一组的连音弹奏与两个音相同,只是第一个音下键后要将重量转移给第二个音,第二个音转移给第三个音发出音响后,方能做“提起来”的动作。

扩展资料:

钢琴的基本指法:

1、顺指法

五个手指在五度音程上,保持基本的手型弹奏。这种指法是一个手指对准一个琴键,五个手指依次排列在五个琴键上,期间没有间隔的琴键。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运指法,也是最重要的运指法。

2、穿指法

将大拇指穿过二、三、四指移动把位弹奏。旋律连续上行,要用穿指法向右移动把位,使旋律弹奏连贯、流畅。弹奏上行音阶时,就用穿指法。移动把位后立刻换用顺指法或扩指法弹奏,穿指法与越指法是相辅而行的两种指法,弹奏时往往结合使用。

3、跨指法

也叫越指法。它是将二、三、四指越过大姆指移动把位弹奏。旋律连续下行要用越指法向左移动把位,使旋律弹奏的连贯、流畅。弹下行音阶时,就用越指法。

4、扩指法

五个手指在大于五度的音程上用伸展手型弹奏。大指与食指之间的虎口是伸展手型的有利条件。六度音程的旋律用六度的手型弹奏,一指与五指之间的距离为六度,一、二指之间间隔一个琴键,其余手指顺指排列。八度音程的旋律用八度手型弹奏,一指与五指的距离为八度,一、二指之间一般保持四度音程的距离,三、四指根据旋律的需要在二指与五指的五度之间活动。各种各样的长琶音练习,就是用的这种扩指法。

5、缩指法

五个手指在小于五度音程上用收缩手型弹奏。迂回上行或下行的旋律可以用这种缩指法弹奏。各种各样的短琶音练习,就是用的这种缩指法。

6、同音换指法

用不同的手指相继弹奏一个键。同音换指法往往与顺指法或扩指法结合使用。为了使连续出现的同音弹奏得均匀清晰,可以用两个手指交替弹奏,也可以用三个或四个手指自右至左有规律地依次轮奏。旋律进行中,同音换指可以移动把位,移动把位后要立刻为下一个手型作好准备。车尔尼599中的68条,就是专门为同音换指法写的练习曲。

参考资料:

断奏_百度百科  

连奏_百度百科  

跳奏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