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诗帖的意思

如题所述

寒食诗帖的意思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纵34.2厘米,横199.5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成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寒食诗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作品,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流派“寒食诗”。寒食诗帖通常是指一本集结了多首寒食诗的书籍,寒食诗是为了表达对春天来临和清明节的思念和缅怀而创作的诗歌。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人们会去扫墓、祭祖,并且会采摘嫩草、放风筝、赏花等活动。寒食诗帖就是为了记录并传承这种习俗而产生的。它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人们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表达。

寒食诗帖通常包含了大量的诗歌,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人们的情感、对逝去亲人的思念等内容。这些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总而言之,寒食诗帖是一种以寒食和清明节为主题的诗歌集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生活和感情的关注和表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