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人击缶要表现的是什么内涵

我们知道水墨、四大发明的表演都有其内涵,但我始终没搞明白2008人击缶是体现的是什么?只有请教智者了。

此次击缶表演,主要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

然而“击缶”有着不同的含义与理解,各说各有理。

缶本是用来装酒的瓦器,敲打起来就算是音乐了。战国时候,秦王和赵王在渑池地方喝酒,秦王为了助酒兴,要赵王击缶,慑于强秦,赵王无奈只得不情愿地敲了一下缶,但秦王自己竟不敲,赵王的大臣蔺相如看不过去,一定要求秦王敲,不敲他就拼命,秦王没办法,只好也敲了一下。

这就是击缶的来源!

以下内容请务必看完!

自古以来,击缶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含义,击缶而歌,确实是我们古代先人曾有过的音乐演奏形式。《诗经-陈风》中就有“坎其击缶”的记载,历史悠久,考证起来可以远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夏、商时代。“缶”是什么。“缶”起初为先民们装食物、饮料的器皿,后发展为打击乐器。后来“击缶”演变为击“缻”。缻是盆盂一类的瓦器,很像个小碗。可见,“缶”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较低级的陶瓦乐器。

据《墨子?三辩》中记载:“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殓冬藏,息于缻缶之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礼乐的选用在当时是有很森严的等级制度,“击缶”则只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的娱乐,诸侯贵族是要听钟鼓之乐,而士大夫阶层选择的是竽瑟之乐。

又《周易·离》九三爻辞载:“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耄之嗟,凶。”意思是说,在太阳西沉时,不叩击瓦器而歌唱那就是垂暮老人的嗟叹。意思是在老人临死之前,不鼓缶而歌是不吉利的,鼓缶唱歌是安抚老人的礼仪行为。这里的“鼓缶”是丧礼的内容,“鼓”只是一个动词,“缶”是乐器。可见“鼓盆?击缶”先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的娱乐内容,后演变为丧礼习俗的礼乐。如《庄子.至乐》中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妻子死了,庄子认为人死后不应该悲伤,应该高兴地送其走,于是鼓盆而歌。

战国时期,在有名的渑池大会上,秦王喝到兴头上强迫赵王为其弹瑟,并命史官记录下来以辱赵王,蔺相如遂以血溅五步逼秦王击缶以相娱乐,相应的使秦王的身份更降一级,以回击赵王鼓瑟之辱。可见这个“击缶”并不是很有脸面的事情。

我不得不承认,这次表演很震撼,很特别,效果那是一级的棒!可是从典故里得到的结论是击缶并不妥!再说,开幕式上的那个东西根本不像缶!要是把击缶改为击鼓之类的东西,无论是从效果上还是文化意义上都是一级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09
追溯到《诗经》、《周易》中的起源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精魂在荆楚文化的负重前行中辗转火传,楚人对生命的留恋在楚韵的奇葩上大放光彩。“鼓盆歌”的沉郁悲怆、风格遒劲,使它称得上是荆楚文化的“活化石”。它的起源,可以远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与《周易》,那时候,鼓盆歌则是以娱乐为主,古代亦称之为“鼓缶、击缶”。
在《诗经·陈风·宛丘》中记载的有这样的内容:“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寿羽)”,其中“坎其击缶”是娱乐内容。《周易·离》九三爻辞载:“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耄之嗟,凶。”意思是说,在太阳西沉时的光辉,不叩击瓦器而歌唱那就是垂暮老人的嗟叹。即将去世的老人,不鼓缶而歌是不吉利的。在老人临死之前,鼓缶唱歌是安抚老人的礼仪行为。在丧歌中饱含了对死者顺风顺路的祝愿,并在丧葬习俗中尽可能为亡者创造条件,使他一路走好,如灵前的《开路歌》、《礼赞》等。也证明其中的“鼓缶”是丧礼的内容,而“鼓”与“缶”的同时并存,也说明这里的“鼓”只是一个动词,“缶”这个名词也包含了鼓这种乐器。
“鼓盆·击缶”以娱乐内容和丧礼习俗的共存持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战国时期更成为了华夏民族音乐表现形式的三大类别之一,据《墨子·三辩》中记载:“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殓冬藏,息于瓴缶之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鼓盆”则只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的娱乐。战国时期有名的渑池大会上,秦王喝到兴头上强迫赵王为其弹瑟,并命史官记录下来以辱赵王,蔺相如遂以血溅五步逼秦王击缶以相娱乐,相应的使秦王的身份更降一级,以回击赵王鼓瑟之辱。到汉代,桓宽《盐铁论·散不足》载:“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淮南子·精神训》载:“今夫穷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以为乐矣”。在东晋时更有王敦击壶、隋朝有大音乐家万宝常随手击碗成曲等故事。

逐渐走向丧礼的鼓盆歌

战国时期的庄子妻死,鼓盆而歌,则进一步将鼓盆歌走向丧礼。《庄子·至乐》中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认为人死后不应该悲伤,应该高兴地送其走,于是鼓盆而歌,这种渊深悠远的意境恰似一种生命情调与主体意愿的完美结合。北齐御史上士颜子推在《颜氏家训勉学》中说:“荀奉倩丧妻,神伤而卒,非鼓缶之情也。”到唐代之后,“鼓盆·击缶”的娱乐成分逐渐减少,李建勋《田家》之二:“木船擎社酒,瓦鼓送神钱。”到宋代出现“鼓盆之戚”的说法。宋·岳珂在《宝真斋法书赞》载:“闻有鼓盆之戚,不易派遣。”在元、明、清的文学作品中,“鼓盆歌”、“鼓盆悲”、“鼓盆之戚”之说,更为常见,而作为娱乐形式的击缶,也只有穷叫花子敲墩钵了。沙市的鼓盆歌作为民间丧事礼俗,经历了夏商周形成期,战国之后千年的发展兴盛期,到宋代已成为习俗而流传至今。
在民间传说中,还另有一种鼓盆歌的起源之说,认为其是以明末冯梦龙编著的《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故事为根据的。在传统曲目《蝴蝶梦》里,有这样几句:“庄周来到灵前下,烧香把纸化;扑个盆子当鼓打,唱歌陪丧家。”将一个大脚盆翻扑过来,敲打盆底,以“盆”代“鼓”,是歌师们对“鼓盆歌”歌名的来源一致的解释。至于谁是鼓盆歌的开创者,在传流的《开场词》中有“庄周制下歌鼓”的句子,在实际的演唱活动中,歌师们非常尊奉庄子,歌案上方常供有庄子的雕像或画像。据沙市梅台巷鼓盆歌班的歌师们讲:“鼓盆歌”始于战国末年,到西汉就已经非常盛行。并有《开场词》佐证:“自从汉平以后,才兴打鼓闹丧。听歌的麻田妹妹,唱歌的张李二郎,打鼓的田文广。”其中说到的“麻田妹妹、张李二郎及田文广”,在我省发现的长篇史诗《黑暗传》中也有谈及,《黑喑传》也是丧鼓,但现在已无人演唱。从这里看来,鼓盆歌已经成为丧礼习俗,并逐渐生活化地为人们所接受。

“沙市鼓盆歌”渐成贫民习俗

从古至今,“鼓盆歌班”没有形成过职业性的社会团体,也没有以演唱鼓盆歌为职业的人。但它能在沙市流传数千年到现在,是与其使用功能分不开的。荆沙一带,自古以来为长江中游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水陆交通方便,出外贸易人多。老人去世后遗体均存至三到七天,已成习俗。夜间守灵邀请鼓盆歌班,演唱古人事迹或故事传说,一则安抚亡灵,慰问丧家;再则等候亲属回来瞻仰遗容;三则陪丧家打发时间,就如《开场词》中说的一样:
打扫堂前地,宝香炉中装。
列位亲朋宾客坐两旁,在下表开场,
本当开个长者,又怕今夜短;
本当开个短者,又怕今夜长,
只有开个不长不短,陪亡者混到大天光。
这种实用功能是“鼓盆歌”得以长期流传下来的关键。“哪有天子他不死,哪有诸侯他不亡?死者逍遥西天游,生者为他空悲伤。”因此人们以歌鼓闹丧,送亡者高高兴兴地上路,豁达通俗诠释《庄子》的生死观念。鼓盆歌于是逐渐流传于江汉平原的沙市、荆州、江陵一带,其中办“白喜事”“打丧鼓”的习俗以沙市为最盛。“打丧鼓”有多种称谓,但惟独沙市直呼其为“鼓盆歌”。
“打不起豆腐赶不起情,唱一夜丧歌陪亡人”。逐渐说明“沙市鼓盆歌”在近代成为了穷老百姓主要的丧礼习俗。随着社会逐渐发展,有钱人都是请和尚道士来为死者超度亡魂,穷人请不起和尚道士,就请鼓盆歌班来唱歌,边唱着送亡灵边陪着丧家消磨晚上的光阴。同时,对于演唱者来说,鼓盆歌又是一种文化娱乐方式,存在着很强的文化自娱性和表现性。这也是历来歌师们能够承前启后的原因。那时候,歌师们受到丧家邀请后,来到亡者前,围着桌子开场唱后,还颇有点拼歌技的意思,唱得最多、唱得最好的歌师往往得到其他歌师及丧家的认可,其名字逐渐被传至十里八乡,但凡有了亡者,就会专程来邀请去。由于当时邀请的丧家往往并不是有钱人,这种坐唱也是为了帮忙消磨时间。在十多年前,一般歌班内的用具,如:鼓、歌案上的摆设、板车、电线、灯泡等,都是班组的成员集资购买的,每出一次担子,只收一些力资费,演唱完之后,每人接受丧家一条毛巾、一至二盒香烟或者一块肥皂,免收演唱费。所以“沙市鼓盆歌”在穷苦百姓中流传很广,这种丧礼习俗也最为百姓接受。近些年来,到殡仪馆或丧家演唱的歌手才开始接受丧家几十元现金,并不丰厚。

不断传承下来的“鼓盆歌班”

在沙市唱来唱去,经常碰面,这些歌师们也就互相认识了,组建歌班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沙市梅台巷歌班是传承最久的“沙市鼓盆歌班”,早些年还有非常活跃的大赛巷歌班等一些歌班,但现在已逐渐解散,近些年来,除了梅台巷歌班,在荆沙郊区一带还活跃着十多个演唱歌班,如三板桥歌班、张沟歌班等。
据歌师孙文正讲,在清朝咸丰年间,梅台巷尾住着一卖豆腐的老人,叫雷林书,鼓盆歌唱得很好,晚年传得一徒,名叫杨世举。杨当时只有十多岁(1956年左右去世,年近70岁)。三十年代末,梅台巷已有一批鼓盆歌唱得很好的人,由班大材、杨世举牵头组成了梅台巷鼓盆歌班,其骨干还有高年贵、王兴周、刘光前等人。四十年代中期,班大才收陈顺福为徒,杨世举收何正富为徒,该班发展到十几个人。解放初期,由于不理解党的政策,梅台巷歌班停止了演唱活动,经市文化馆派人动员,讲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才又开始活动起来。1951年,王兴周带头,与杨世举、高年贵、刘光前等人在市文化馆演出,曲目是《绣荷包》中的“十绣”片段,并演唱了《武松杀嫂》等曲目。从此,梅台巷歌班开始活跃起来,并有很多人拜王兴周为师。女同志有熊玉芬、毛伯秀、刘忠秀等六人,男同志有曾昭福、孙文正、望熙诰等等。五十年代,鼓盆歌从丧家走向了社会。每周在市文化馆都进行交流演出,并参与了其它社会活动,如1956年参加了市物资交流会的演出,1957年参加了全市文艺汇演。自1953年起,梅台巷歌班在王兴周的主持下,鼓盆歌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所发展,一是增添了女歌手。二是配合当时的形势,创作了一批新曲目,如戴绍富创作的《参军》、《储蓄》、《除四害》、《防火》等。望熙诰也创作或改编了一些传统新曲目,如《白蛇传》、《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人员也达到了三十多人。其骨干有:曾昭富、何正富、孙正文、刘常义,彭德美、庞文忠、望熙诰等。1958年,梅台巷歌班分成了两组,成立了梅园村歌组(即现太师渊鼓盆歌班)。
文化大革命开始,鼓盆歌停止了演唱。文革结束后,在丧家的要求下,歌师们相互邀约到丧家演唱,直到1981年,市文化局、文化馆到梅台巷动员、说服,梅台巷歌班才又重新成立。由刘光前任组长,张德贵为副组长,组员有:望熙诰、陈顺富、刘常义、李道义、曾绍富、孙正文。女歌手有:毛伯秀、熊义芬、刘忠秀等十多人,演唱的曲目有《梅雪吊丧》、《湘子化斋》、《武松打店》、《吴汉杀妻》等。1985年刘光前去世,由毛伯秀担任组长。
虽然,现在不少歌师逐渐去世,但不少歌师带出了徒弟。如今在沙市的殡仪馆里还经常能看到歌手在唱丧鼓,平时,歌手之间也经常互相切磋,这也使“沙市鼓盆歌”逐渐传承下来
第2个回答  2008-08-09
缶是战国时秦国的乐器。击缶是我们古代先人曾有过的音乐演奏形式。以此可以展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厚重的历史。再则采用光电的形式,不是让我们眼前一亮么?
——————————————————————————————
2008名演员、2008尊缶,标志着2008北京奥运会,寓意了东西南北、天上地下的时空观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脍炙人口的名句,演员击缶吟诵,表达了欢迎朋友的愉悦心情。详见http://news.sohu.com/20080809/n258700435.shtml
第3个回答  2008-08-09
古代欢迎高贵的来宾时,主人要击缶相迎,表示对来宾的尊敬和欢迎!2008就是要凑个数吧!
第4个回答  2008-08-09
缶还有一鼓作气的意思
表明中国人斗志昂扬
有拼搏之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