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中药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温和的药性使其在许多配方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被誉为“甘国佬”。关于甘草的发现,流传着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在一个古老的村庄,一位医术高明的师傅外出治病,留下几包药给他的徒弟。徒弟在师傅未归期间,发现院里的甜味柴火似乎能缓解病人的不适,这意外的发现竟然是甘草。那些因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咽喉痛、疮痈肿痛、胎毒的患者,吃了这些甘草后,疾病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改善。自此,甘草成为了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用至今。
甘草又名蜜草,因其甜味而得名,被誉为“灵草”、“国老”。它是由豆科植物甘草、光果甘草、黄甘草、胀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制成。甘草主要产于中国北方,特别是内蒙古、甘肃等地的品质最为优良。市面上的甘草药材分为带皮和去皮两种,粉甘草(去皮)以平坦、淡黄色、纤维性且有纵皱纹为佳,而带皮甘草则以其细紧的外皮、红棕色、质坚实且粉性足、黄白色断面为上选。生甘草主要用于泻火解毒、润肺化痰,炙甘草则能益气补中、缓急止痛,并缓和药物的副作用。
甘草的药性温和,能入心、肺、脾、胃经。无论是生用还是蜜炙,它都有显著的药效。生甘草能治疗咽喉肿痛和中毒,炙甘草则适用于脾胃虚弱、心悸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甘草甜素、甘草苷等,具有抗溃疡、抗炎、解毒等多方面作用。在临床中,甘草被广泛用于消化性溃疡、肿瘤、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治疗。
虽然甘草的普遍性和价格使其看似平凡,但其药用价值非凡,从古至今都备受重视。然而,使用时需注意,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副作用,如水肿、血压升高等,并且与海藻等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因此,甘草虽是“凡草”,但其功效非同寻常,需在专业指导下合理使用。
扩展资料
灵草又名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以根和根状茎入药,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临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除药用之外,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西方国家大量进口甘草,从中提取甘草次酸,治艾滋病。在今天西部大开发的时机,甘草作用更好,退耕还林,建山川秀美工程,水土保持作用更强。陕北农民和西部人们反映,把甘草种子随便撤到地上即可出苗,抗旱性特强,甘草生长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