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破坏)下发生的。诱发动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的。据此,地质灾害也可按动力成因概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两大类。
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规模和频度,受自然地质条件控制,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人为地质灾害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动制约,常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增多。
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有:
1、采掘矿产资源不规范,预留矿柱少,造成采空坍塌,山体开裂,继而发生滑坡。
2、开挖边坡:指修建公路、依山建房等建设中,形成人工高陡边坡,造成滑坡。
3、山区水库与渠道渗漏,增加了浸润和软化作用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
4、其它破坏土质环境的活动如采石放炮,堆填加载、乱砍乱伐,也是导致发生地质灾害的致灾作用。
地质灾害如何预防
一、地震预防
地震是地球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震动,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为了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完善地震监测网络:建设地震监测站和地震监测网络,提高地震的预测和监测能力。通过对地震的预测和监测,可以及时发布地震信息,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2、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制定建筑设计规范,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能够抵御一定强度的地震。同时,加强对现有建筑物的抗震改造,提高其抗震能力。
3、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地震应急演练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二、山体滑坡预防
山体滑坡是由于地质构造活动、水分饱和度增加、人类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体大规模的滑动现象。为了预防山体滑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
1、地质灾害调查:通过对潜在滑坡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了解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变形特征等信息,为后续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2、植被恢复和固定:通过增加植被覆盖,减少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土壤的抗滑性能。同时,运用生物工程措施,如搭建土工结构物、种植护坡植物等,固定土壤和岩石。
3、控制地下水位:合理开展排水和引水工程,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山体滑坡的危险。
三、泥石流预防
泥石流是由于暴雨、冰雪融化等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动现象。为了预防泥石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
1、建设护坡和防浪墙:在泥石流易发区域,加固和修建防浪墙和护坡,以减缓泥石流的流速和降低破坏力。
2、排水和蓄水:建设排水系统,合理排水,减少地表和地下水位。同时,修建蓄水池和蓄水设施,减缓降雨引起的径流速度。
四、地面塌陷预防
地面塌陷是指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地下洞穴坍塌等原因引起的地表下陷现象。为了预防地面塌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
1、合理开展地下水开采:在进行地下水开采时,要严格执行合理开采量,避免地下水位过度下降,引起地表下陷。
2、建设地表监测系统:建立并完善地表监测系统,对潜在地面塌陷区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3、加强地质环境管理:加强对地质环境的管理和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和地下洞穴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