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古代汉语的通假现象?

如题所述

通假和假借是古代汉语中两种非常普遍的近音字、同音字的借用现象,都是用一个音近或音同的字去取代另一个字,都是语言发展过程中记录语词的方式。通假是“本有其字”,而假借是“本无其字”是二者最根本的区别。通假是放着现成的正字不用而借用音同音近的别字,其本质特征是依声借字;假借则是通过音同音近替代而产生字义的孳乳,一“字”而生数“义”,本义和假借义都依附在同一个汉字上。 假借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第一种表现形式为:假借义占用了本义的字形。假借义往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得到了社会承认和人们的认可,通用起来,有时甚至能战胜本义取代本义的位置。这种反客为主的现象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本义没有消失,人们为其另造一个新字来表示。例如“然”,本意是燃烧,《说文解字·火部》:“然,烧也。”后被假借用作连词,令造“燃”字表示其本义。另一种情况是本义逐渐淡化甚至消亡,人们也不再为本义造字。例如“我”本义是指古代的一种兵器,后被假借喂第一人称代词,本义消失。第二种表现形式为:一个字被借用以后假借义得到通用,本意也没有消失,后来人们为假借义令造新字。例如“辟”,本义是法律。《说文解字·辟部》:“法也。”后被假借表示躲避,《左传·宣公二年》:“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后来为躲避义令造一个”避“字。第三种表现形式为:本义与假借义同时长期保留并存下来,共同使用同一个字形,人们没有为其中任何一义令造新字,这样一个字便可以同时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例如”耳“,本意是耳朵。《说文解字》:“耳,主听也,象形。”后借作语气词。“耳”字便有了耳朵与语气词两种意义和用法。 通假是古人的一种用字习惯,即某个意义本来有其本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并没有使用本字,而用了另外一个与本字读音相同的字。通假字和本字的意义之间只是读音相同或相近,毫无联系或引申关系。通假是先秦两汉用字上的普遍现象。例如“畔”,本义喂田界,《说文解字注》:“经典多借为叛字”。《史记·夏本纪》:“自孔甲以来诸侯多畔夏。”中“畔”通“叛”,表背叛。有如“归”,本义为女子出嫁,《论语·阳货》:“归孔子豚”中“归”通“馈”,表示赠送的意思。 都是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另一个字是通假和假借最大的共同点,因此有人认为,假借和通假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无论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还是本有其字的通假,都是借字表音的方法。首先通假是“本有其字”的同音字借用现象,即本字是有的,而且与被通假字同时存在。例如《诗经·邶风·柏舟》:“之死矢靡它。”中“矢”通“誓”,二者在当时都已经产生,同时并存。假借是“本无其字”的同音字借代现象,并没有本字,是一个字内部的使用问题。例如“西“,本义是鸟巢,《说文解字·西部》:”鸟在巢上。“后来假借喂表示方位的西,借用之后字形上仍然只是一个。因此,是“本有其字”还是“本无其字”是辨析假借和通假的一个简便方法。其次通假是一种用字现象,只是暂时借用一个同音字,没有丰富汉语词汇意义的作用。例如《史记·项羽本纪》:“旦日不可部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字只在这里作早上讲,离开这个语言环境,仍然只表示跳蚤,没有新的意义产生。假借是一种造字手段,假借虽然不直接产生新字,但却可以使原有的字产生新义,字形还是一个,但是意义增多了,比如“自“的本意是鼻子,《说文解字·自部》:”自,鼻也“后来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产生了新义。“而”既表示“颊毛”之义,又表示连词。再看“叔”字,其本义喂“拾取”,又假借喂“叔叔”。最后,假借只是临时替代,在使用上要受上下文,上下文的严格限制,语言环境一变,通假字也就不复存在。假借之后的意义比较固定,在使用上一般不受上下文语境的限制。古籍中的通假字必须按本字音读,按本字义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