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秦可卿的死,成为红楼的悬案之一?

如题所述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中最后的一位,是十二钗中第一位死掉的优美女子,她的故事始于第五回、终结于第十三回,在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作者极尽奢华地详细讲述了秦可卿的丧礼,第十四、十五回都是秦可卿丧礼的续篇。秦可卿的死是整个贾府由盛而衰的标志性事件。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谜一般奇异的女子,是一位饱受红学争议的人物。

1.贾宝玉的梦中情人

那是宁府花园梅花盛开的时节,贾母、邢王夫人等两府女眷芳园游玩、家宴小集,先茶后酒。一时宝玉倦怠,由贾蓉的妻子秦可卿安排中觉。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

秦(情)可卿(亲)是集美丽与贤惠于一身的可近可亲之人,优美的秦可卿之于宝玉有如贝阿特丽采之于但丁,在秦可卿的引导下宝玉来到她的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的卧室,亲自为宝玉展开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

梦中的宝玉在警幻仙姑的引领下来到太虚幻境,看到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其中秦可卿的判词是“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是在宁。”在对应的曲子《好事终》里说“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警幻仙姑将自己的妹妹乳名“兼美”字“可卿”许配给宝玉,这“兼美”鲜艳妩媚有似宝钗,风流袅娜又如黛玉。警幻仙姑秘授云雨,宝玉与“可卿”难解难分,恶梦中宝玉失声叫喊“可卿救我”。

梦境是一个人现实欲望的达成。现实入梦,梦回现实。亦真亦幻,真假莫辨,天然一篇妙文。

在第十一回宝玉随王熙凤来秦氏住处探病,宝玉看着《海棠春睡图》并那秦太虚写的“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的对联,不觉想起在这里睡晌觉梦到“太虚幻境”的事来。正自出神,听得秦氏说的伤心话,如万箭攒心,那眼泪不知不觉就留下来了。

在第十三回贾宝玉从梦中听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喷出一口血来。急换衣服,来见贾母,不顾贾母的劝阻,即刻赴丧。宝玉下了车,忙忙奔至停灵之室,痛哭一番。

秦可卿的死最过伤心的非宝玉莫属。

2.临终遗言情深意切

秦可卿是整个贾府中最具悲剧意识的先知性人物,作为贾府中重要的一员她的完美几乎有口皆碑,她为贾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在临终遗言(托梦王熙凤)中得到集中的表现。

凤姐方觉星眼微朦,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

  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

  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凤姐忙问:“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闻听,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只得忙忙的穿衣,往王夫人处来。

 秦可卿是一位出身非常低微的女子,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为谁,是由其任营缮郎的养父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嫁入豪门贾家后的秦可卿其为人行事得到了贾府上下的一致认可。在第十回尤氏向金氏表露出秦可卿的性格特征“婶子,你是知道那媳妇的: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她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名医张友士在探过秦可卿的脉息后就准确的说出其性格特征: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时常有,则思虑太过。这些文字都无疑说明秦可卿在贾府的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秦可卿无疑是整个贾府中至真、至善、至美之人,其为家族未来发展的殚精竭虑贬尽贾家一族顶冠束带者。如果说老仆人焦大是以怒骂的方式警醒贾府的未来命运,那么深思熟虑的秦可卿则是用切实可行的方案在保护贾府后世无虞了。

《红楼梦》是一部贾氏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同时也是整个家族的忏悔史。

 

3.贾府中犹大式人物

    小说在“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之后紧接着写秦可卿之死,小说写秦可卿是病死,并用不少的篇幅写熙凤探病、医生治病。其实秦可卿死于自杀,秦可卿是整部小说中自杀第一人。

忠心仆人焦大说的民间粗话“爬灰”讲的就是公公贾珍跟儿媳秦可卿之间的乱伦关系。在脂本《红楼梦》第十三回的开篇有批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梦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荣贵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故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现行版《红楼梦》第五回秦可卿的判词及其画面、秦可卿的曲子《好事终》以及秦可卿死后瑞珠触柱而亡、贾珍的异常反应等细节都可以说明秦可卿自缢而亡。主人秦可卿之死间接导致自己两个丫鬟的悲剧结局:丫鬟名唤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他也触柱而亡;小丫鬟名宝珠者,因见秦氏身无所出,乃甘心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

大凡自杀之人都是良心未泯之人。面对自己不堪的丈夫和公公秦可卿是无助的,但她的乱伦行为终究被世人所诟病。婆婆尤氏犯了胃疼旧疾,睡在床上,不理儿媳的丧事,大概是一种无声的抗议吧!

大概上吊这种自杀方式便于结束人的生命!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一位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的,同时也是整部小说第一位以自缢的形式结束自己生命的。她的乱伦行为被当时的封建伦理所不容,她的行为有众叛亲离的意味,选择自杀是封建论理的必然要求。人类的文化传统中有一种说法:上吊而死的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天不留、地不收,灵魂没有归处。一位可亲可爱、至善至美的得意之人竞落得如此悲剧结局,惜哉!痛哉!

结语:作者用“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宿孽总因情”等语反复警示:一个人如情感泛滥、淫乱无度,必将万劫不复。因此有诗云: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请观“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秦可卿的死是个隐喻,也是个象征,是宝玉乃至整个没落贾府无法言说的伤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3
因为在她死的那一章回中,原本的名称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但是到了正文中却是另一种死法,所以读者认为这是“悬案”。
第2个回答  2021-02-23
因为秦可卿是自杀,虽然病入膏肓,但不至于自杀,还有给凤姐的托梦,这些谜团让秦可卿的死成为红楼悬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