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尼采?

如题所述

亚里士多德说:哲学是爱智慧。
因为这句话,从大学起我就励志要读几本哲学书。一提到哲学家,就会想到尼采、黑格尔、叔本华这几个响当当的名字……可说来惭愧,上述人的专著,我一本也没有读过。究其原因,是哲学书读起来太枯燥,太冰冷了,里面充满了数不清的术语和形而上的抽象逻辑,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看充满烟火气息的文字。我们都听过尼采这个名字,可是有多少看过尼采的著作呢?有多少人对尼采这个名字如雷贯耳,就有多少人对尼采的著作望而却步。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惧怕哲学的枯燥和寒冷,不妨看看周国平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这是一部饱含了激情的著作。在这里,哲学不再是空洞乏味的理论,哲学家不再是一群没有人情味的学者。读完周国平的书,你有一种想要亲自去阅读尼采的冲动。至少,我是这样的。我用了两周的时间细细读了这本书,对尼采和尼采的思想有了粗略的了解。
01 尼采的童年
1844年10月,尼采出生于德国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尼采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死于脑软化症,数月后,年刚两岁的弟弟又夭折。
亲人的接连死亡,使天性敏感的尼采过早领略了人生的阴暗面。
他曾在回忆中说:“在我早年的生涯里,我已经见过许多悲痛和苦难,所以全然不像孩子那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从童年起,我就寻求孤独……”
父亲死后第二年,尼采随母亲和妹妹投奔祖母和两位姑姑。在那里,尼采读过了他的童年时代,读完了小学和初中。
在学校里,他显得孤僻而不合群,很少与同学们一起玩耍。
但是,他也异常珍惜友谊,择友趣味很高。在文科中学,他有两个知心的朋友:威廉.平德尔和古斯塔夫.克鲁格。前者是他的诗友,他们一起谈诗,交换诗作。后者是他的乐友,他们一起讨论音乐,演奏乐曲。
02 艺术天才和学霸
尼采忧郁又不乏激情的性格,使他具有与生俱来的音乐和诗歌天赋。1
0岁,他便爆发了艺术创作的狂热,一年里写了50首诗,作了一曲圣歌。他的格言诗和抒情诗独具一格,在德国现代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对音乐的感悟也很早。童年时代,他酷爱古典音乐,把莫扎特、海顿、舒伯特、贝多芬等视为精神支柱。他自己也常常谱曲,他非常看重自己的音乐作品,在精神失常前,还自称自己终究是个老音乐家。
在学业上,他也是不折不扣的学霸!
1858年,尼采以优异的成绩从瑙姆堡文科中学毕业,获得历史悠久的名校帕佛塔文科预备学校的奖学金。
1864年,尼采从预备学校毕业,进入波恩大学,结业时,他各门功课均为优秀,唯有数学不及格。
在波恩大学,尼采选修了古典语言学。他的古典语言学老师李契尔也是一位富于艺术气质的学者,他把尼采视为自己最得意的门生。
后来,尼采随李契尔转学到莱比锡大学。在李契尔的建议下,尼采在莱比锡创建了一个语言学会,并《莱茵博物馆》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有影响力的论文,尼采在语言学界迅速闻名,成了“莱比锡青年语言学界的偶像。”
在伯乐李契尔的推荐下,24岁的尼采成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巴塞尔上流社会向他敞开了大门,他成为一名受人尊敬、前程无量的青年学者。
不过,他很快就厌倦了这种浮华的生活,转而把研究的热情投向哲学。
03 无疾而终的爱情和孤独漂泊的命运
尼采第一次坠入情网是与一个到莱比锡巡回演出的女演员,那时候他还是个大学生。他给她寄去了一首自己谱曲的歌,并附上热烈的献词。可惜,尼采羞怯内敛的性格让他没有进一步的行动,这段初恋无疾而终。
自1873年起,尼采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胃病和眼疾。到1879年,才35岁,已感叹自己“被死神包围”了。期间,他一度渴望结婚,以求有人照料他,安度余生。
1882年4月,在朋友雷埃邀请下,尼采到罗马旅行。在那里,雷埃把一个富有魅力、极其聪慧的俄国少女莎乐美介绍给他,做他的学生。
尼采深深坠入情网,莎乐美也被尼采的独特个性所吸引。两人结伴到卢塞恩旅行,沿途,尼采向莎乐美娓娓叙述往事,回忆童年,讲授哲学。
但是,羞怯的性格使他不敢向莎乐美吐露衷曲,于是他恳请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爱上了莎乐美。莎乐美对这两位追求者的求爱都没有允诺。最后,两人只能保持着友好的接触。
然而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却对他们的友谊满怀妒恨,恶意散布流言蜚语,挑拨离间,使他们终于反目。仅仅5个月,尼采生涯中的这段幸福小插曲就终结了。
作为一个思想家,尼采需要孤独。然而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又渴望人间的温暖。可此后,他一直过着一种非常孤独的生活,常常一连许多天都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说话的熟人,寂寞的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明显的混迹,严重摧残了他的身心健康。
1889年,尼采走到街上,看见一个马车夫在残暴地鞭打牲口,这个神经衰弱的哲学家又哭又喊,扑上前去,抱住马脖子,疯了。
病历记载:这个病人喜欢拥抱和亲吻街上的任何一个行人。孤独使他疯狂,他终于在疯狂中摆脱了孤独。
04 哲学思想
尼采体弱多病,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他的哲学思想就如同他的性格一样饱含激情、豪情冲天!
尼采不看重哲学的体系,而是用诗一般的语言记录了他对人生痛苦和欢乐的直接体悟。与其说他是一个哲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个诗人。
他提出“强力意志”,认为人只有能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提出“超人哲学”,超人是人生理想的象征,超人不是具体的人,是一个虚幻的形象。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闪电那样的气势和风格。
他提出“酒神精神”,酒神精神的本义是肯定生命,包括肯定生命比涵的痛苦。要用欢笑和舞蹈来颂扬生命之痛。
尼采认为哲学不是纯学术,他否定学者式的哲学家,他认为哲学家首先是一个真诚的有生命力的人,应当视哲学为生命和毕生的追求。
尼采说:上帝已死。他认为基督教伦理与人类本性是不可相容的。他敢于质疑一切,挑战一切,“上帝已死”的呐喊对欧洲当时的震惊可想而知。
然而,一个始终处于质疑和思想着灵魂一定是痛苦的灵魂。这种痛苦却是他的自我选择!
他宁愿用痛来感知这个世界。他是孤独的,更是勇敢的!
他不愿做盲目求安慰的麻痹者!
我个人是有所信仰的,我不赞同他的信仰观,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这种用于用整个生命去求真的勇气的钦佩和赞美!
只有经历过生命彻骨的痛才能书写哲学,读懂哲学。
如同尼采所说:“每个字都源自深刻的、内在的体验;其中不乏最痛苦的体验,有一些字甚至是用血写的。”                                                                                                                  
也因为此,我相信哲学是痛苦生命和孤独灵魂最高的慰藉!
最让我感动的并不是他的哲学思想,而是他一直在思索,一直努力做一个哲学家的姿态。
尼采用他的一生做了一次最动人的行为艺术!
尼采语录摘录:
1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2 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3 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4 我是太阳。
5 凡是不能杀死我的,都会令我更强。
6 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
7人类的生命,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为永恒!
8 你的良知在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
9 男人骨子里坏,女人骨子里贱。
10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一个受苦的人,如果悲观了,就没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也没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结果是他将受到更大的苦。
11 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 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写火热的人生,讲震撼的故事。微信公众号:奇奇漫悦读(ID:qiqimanyuedu)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3
没有哲学功底,只知道尼采在这个领域影响很深,粉丝也很多。再知道一点,尼采对我国老子的哲学思辩很是钦佩,说过一堆赞赏备至的话。这样一个西方哲学界重量级人物的评价,让人更敬服老子的超越时代的睿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