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中医有没有办法治好?

如题所述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它属中医的“症瘕”范畴。临床观察多以月经量多、淋漓不尽、下腹部坠胀疼痛、不孕为特征。其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痰湿内阻。校注妇人良方云:“妇人腹中瘀血者,由月经闭积或产后余血未尽,或风寒滞瘀,久而不消,则为积聚症瘕矣。”治疗如《血证论》所说:“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治疗在用活血祛瘀中药同时,根据临床证候,配以行气、化痰、软坚散结消肿、祛湿、补气之中药。我院老中医刘主任医师运用中药治愈卵巢囊肿患者几百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总结如下。
诊断
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大部分小腹两侧胀痛,带下量多色黄白相间,在经前或疲劳后加重,气短心悸、腰酸痛或尾骶骨不适。B超显示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物,肿块内为液性暗区,边界清,肿块一般在7.5 cm×7.5 cm以内,患者可合并有急慢性盆腔炎、不孕症、子宫肌瘤。

辩证论治
基本方药
三夏莪桃囊肿汤;
处方;海藻15 g,白芥子12 g,三棱10 g,莪术10 g,薏仁20 g,夏枯草12 g,桃仁10 g,南星6 g,赤芍6 g,甘草6 g。
治法;理气活血、祛瘀消肿、祛痰化湿、软坚散结。
方中三棱、莪术、桃仁、赤芍、理气行血,活血化瘀;
海藻、夏枯草、白芥子能化痰消肿,软坚散结;
南星、薏仁能化湿祛痰;甘草,化湿健脾,调和诸药,与海藻、白芥子同用,能消除粘腻之阴邪。
以上诸药配伍应用,共奏化痰湿、通气血、消囊肿之功效。

在选方上,临床以气虚痰瘀互阻为主,可兼见湿热或寒凝。其治疗以活血化瘀、消痰除症为主。
偏虚寒者,原方加附子10 g,炮姜10 g,小茴香6 g,鹿角胶(冲)10 g,
偏气虚者,原方加黄芪30 g,党参20 g,白术15 g;
偏血虚者,原方加熟地20 g,当归15 g,阿胶(冲)10 g;
偏痰湿者,原方加云苓15 g,苍术15 g,土茯苓15 g,陈皮6 g;
偏郁热者,原方加丹皮10 g,黄柏10 g,大黄6 g;
偏血瘀者,原方加丹参20 g,水蛭10 g,泽兰12 g;
偏气郁者,原方加香附15 g,郁金15 g,橘核15 g。

中药治疗卵巢囊肿病案举例
病例1 陈某,女,25岁,2004年10月10日初诊,结婚1 a未孕。婚前月经届时来潮,婚后6个月,月经愆期5 d~10 d,40 d~50 d经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经行少腹痛甚。行经量多,淋漓不止。B超检查提示:左侧卵巢囊肿(6.1 cm×4.0 cm),舌边有瘀点、苔黄、脉弦细略涩,属肝郁气滞、瘀阻胞宫所致。治疗应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用药以原方加郁金15 g,香附15 g,橘核15 g,柴胡10 g。1个月后复诊,患者共服药30剂,自觉症状消失,再经B超检查囊肿已经完全消失。随诊4个月后因停经2个月来院复查,妊娠试验,阳性。

病例2 肖某,女,38岁,2005年2月1日初诊,患者素好食寒凉之物,近因白带增多、月经色淡量多、小腹胀坠、冰冷感、腹喜暖、小腹胀痛加重来医院就诊。腹诊于小腹右侧触及一包块,无压痛、活动,有囊物感。再经B超检查证实为右侧卵巢囊肿(7.5 cm×6.1 cm)。治疗宜温经通脉、行滞化湿、软坚消肿。以原方加炮姜10 g,肉桂10 g,土茯苓30 g,苍术20 g,小茴香6 g,水煎服。3月11日复查,囊肿已消为3.0 cm×2.1 cm。效不更方,连服上药。50天后复诊,原方再服15剂,无不适之感,再经B超检查,囊肿已完全消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8
中医治疗
按照中医理论,卵巢囊肿造成女性气血失调,辩证上可分为气、血、津液三种类型,尽管现在对其分型有所不同,但均围绕其病机分型,治疗上建议从“气滞”、“痰湿”、“血瘀”、“湿热毒邪”等方面入手。
气滞血瘀型: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痰湿壅盛型:治以行气化痰、散结消壅,方用苍附导痰丸加减。
湿热淤结型:治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方用银甲丸加减。
此外,还有针灸(常用温针灸)、理疗、中药灌肠等中医治疗方法可有一定效果,须在正规医疗机构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