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唐王昌龄古诗的意思

如题所述

出塞唐王昌龄古诗的意思是:秦汉以来,明月照耀下的边塞,出塞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只要龙城仍有像李广一样的将军驻守,外敌的骑兵就不敢踏过阴山。

《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朝在对外战争中屡屡获胜,而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此诗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打胜仗的信心。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