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报告境内首例猴痘确诊病例,上调猴痘预警级别,还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

如题所述

韩国报告境内首例猴痘确诊病例,进行了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从德国返回的韩国国民被证实感染了猴痘病毒。韩国猴痘患者开始出现头痛,低热、咽喉痛、乏力、皮损等症状。他被送往仁川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经过详细的诊断和检查,被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

他除了皮肤损伤外,没有发烧。没有治疗猴痘病毒的特效药物,因此医院使用现有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患者,猴痘患者将被隔离,并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在症状出现后21天内,对确诊患者接触的高危感染人群采取21天隔离措施。从英国报告的第一例确诊病例到至少12个非猴痘流行国家的“下降”,半个多月内已有数百例确诊和疑似病例。全球猴痘病例呈显著增长趋势,“非典型”特征进一步暴露。过去的病例表明,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疾病。这种病毒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从动物传播给人类。虽然它不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也可能通过与受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而感染。

世卫组织确认猴痘病毒已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随着夏季的到来和采集活动的增加,疫情的传播可能会加快。如何在破解传播链的基础上大幅度降低病毒传播速度,是考验各国猴痘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的一大考验。韩国疾病管理局当天举行了一次危机评估会议,决定将猴痘预警级别从“关注”的第一级提升到“关注”的第二级。韩国防疫部门为了防止猴痘病毒流入,将加强检疫工作,对受影响国家的入境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问卷调查,并于5月31日将猴痘预警级别提高到“关注”。韩国传染病预警水平从低到高可分为关注、注意、警惕和严重程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6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韩国疾病管理厅在5月31号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将猴痘预警级别提升至关注级,还将猴痘指定为乙类法定传染病。并且他们采取了疑似病例申报,流行病学调查,指定治疗机构和隔离应对等措施。但这些措施好像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猴痘病例依然在韩国当地发生了。韩国疾病管理厅表示,这例猴痘病例是21日从德国经仁川国际机场入境后出现疑似猴痘病理症状的一名韩籍入境者。既然已经查到了病原的来头,那管控起来也就会比较轻松了。
第2个回答  2022-06-26
防疫部门将疫情预警级别上调至“注意”,召开危机评估会议,防疫部门加强入境人员检疫管理,并尽早完成新一代疫苗和猴痘抗病毒治疗药物引进工作,密切注意境内猴痘病例新增情况。
第3个回答  2022-06-26
当地相关部门已经严格的落实了相关的防疫政策,而且对于人员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做好相关的简易需求,加大各方面的调查力度,严控这种病毒进入国内,对这种行为进行严格的防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