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翻译及原文

如题所述

《论语卫灵公》翻译及原文如下:

作者:佚名。

出处:论语。

创作时间:战国前期。

1、原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2、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

《论语》的相关介绍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

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以上内容参考360百科-论语_卫灵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