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出自哪里全诗点睛在那里?

如题所述

历代以来,对于《春江花月夜》的评价,出奇一致的都非常高,甚至被誉为:孤篇盖全唐。
一、全诗营造的意境优美、美轮美奂的春江夜月图
诗的一开篇,张若虚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我们脑海中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春天的江水浩荡淼淼,似乎和“大海”连成一片,明月从“海上”升起来,似乎和潮水一起涌了出来。
这里的“海”是虚指,是形容江水非常辽阔、如同和大海连接在一起一样。只此开头两句,就已经唯美不已了,一幅月夜江景图浮现脑海之中。
张若虚笔下的《春江花月夜》有多美?
他说: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一段对于景色的描写美到极致,诗人以月为主体、江水为凭,勾勒出的景象如梦如幻。我们脑海中想象一下:江水宛转,随着视线所及静静流淌,月光白如霜、和江岸的沙子混合一体,分不清彼此。

写景部分的最后一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把人的视角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吸引过来,最后凝聚在月亮上,江水和天空一尘不染、宛若一色,是如此的引人入胜。
全诗以春、江、花、月、夜五种背景来写,其中“月”是点睛之笔、贯穿于全诗。《春江花月夜》既富有诗词的韵律之美,同时富有音乐的节奏之美,从古至今,既可以用来朗诵又可以进行歌唱,最重要的是无论是读还是听,脑海中不自觉的浮现海上明月、水天一色的唯美之景,张若虚的描写实在太美,醉到了人心里。
二、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全诗蕴含人生哲理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沿用的乐府旧题,但是出新,大有“老瓶装新酒”的意思,独树一帜。辞藻没有极致的追求华丽堆砌,只是语言隽永的娓娓道来,却意境深远、丝毫不空洞。
《春江花月夜》打破了初唐以来、甚至是六朝以来盲目追求词藻靡丽的风气,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它让诗的风格一变,从绮丽浮靡文风转向盛唐的自然清丽。

所以,《春江花月夜》给了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清新自然、仿佛是自然而然流露的字句。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美的体面,更是有着人生哲理、对于自然对于人生的思考,让全诗的意境更上一层楼。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一句由写景转入人生思考,笔锋一转,让人耳目一新。作者问到:江边上是何人最开始看到月亮呢?江上的月亮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照耀着人呢?
诗人的思绪进一步打开,引申到了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但是作者的思绪并没有在此刻停滞,而是进一步的发问: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的这一句堪称经典之笔,将全诗的思想又引领到另外一个高度。
张若虚感慨道:“人生一代代的无穷无尽,而只有江上的月亮年复一年的如此相似。”人生的个体存在是短暂易逝的,但是大自然的存在、整个人类的繁衍生息却是无穷无尽的。诗人虽然对于人生岁月匆匆易逝有些感慨,却没有颓废,反而抒发出对于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诗至此处,情景交融,进一步升华,这才是这首诗的妙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人们刚刚沉浸在美轮美奂的“江月图”中,又进而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让《春江花月夜》的境界升华。

这也是为什么,张若虚的这首诗成就如此之高的一大原因,没有刻意的堆砌辞藻、有的只是用诗一样的笔触描画一幅美景,并且引发了一场对于人生、宇宙、自然的思考,全诗写景则唯美动人、抒情则引人深思!
三、千百年来评价万千,一度被誉为“孤篇压全唐”
唐朝是诗的璀璨国度,涌现的大诗人、杰出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而张若虚的这篇《春江花月夜》在其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全诗三十六句,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一直以来被奉为经典,哪怕在唐朝同样呼声极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1
《春江花月夜》出自唐代张若虚的诗,点晴之笔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想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