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知人伦事"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成语 知人论世

发音 zhī rén lùn shì

解释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出处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示例 不过倘要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所谓“~”,那么,足以应用的选本就很难得。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
知人论世不仅是成语,更重要的是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
原则。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
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
上,尚友就是上友。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文学创作有
时需要借鉴古人。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更需
要了解古人。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这就还需要
了解他的时代。
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
品。例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中说:“惭予
廷荫人,安得结子□,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汨没。”他
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
而感到很惭愧。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
说:“气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
堂。”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
半辈子感到委屈。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进身之阶,可
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
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
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知道唐宋两
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进士的得失杜甫全不
关心,梅尧臣却痛心疾首。只有了解他们的时代,才可以
更好地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所以“知人论世”,应
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
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
(朱东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7
知人论世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 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
第2个回答  2013-08-07
原指围了了解历史上的人物而论述有关他的时代背景。后来泛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