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思念谁的?

这题有水准吧。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思念(弟弟)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3
是思念他的弟弟的。
苏辙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认为青苗法"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棰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王安石听后,亦颇觉有理。
宋哲宗初年"元佑更化",苏辙在京师,多所论议。当时司马光变熙宁之法,废除雇役法,恢复差役法,苏辙极言不可。他的这类政治主张,与其兄苏轼基本相同。 《宋史》称其"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其兄。"
在回河之争中,苏辙与右相范纯仁等主张维持北流,反对文彦博等回河东流之议复起。苏辙虽多次上疏反对,但以高太后为主的中枢始终倾向东流,虽时停时作,至元佑七年(1092年)十月河水已大部东流。绍圣元年(1094年),"尽闭北流,全河之水东还故道"。
这次黄河回复东流,不过仅仅五年时间,至元符二年(1099年),黄河于内黄决口,东流断绝,主流又趋向北流,仍至乾宁军一带入海。积极主张回河的吴安持、郑佑、李仲、李伟等被朝廷加罪,结束了第三次回河的争论。
第2个回答  2019-08-13
思念苏轼的弟弟,此时的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子由)已经六年没见面了。

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
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

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须伤感。

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第3个回答  2013-08-07
思念他弟弟苏辙的
第4个回答  2013-08-07
他的弟弟苏辙苏子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