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和王有什么区别?

包括中国和西方。

没有区别,在古代帝和王都是部落首领的称呼。

王,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首领的称号,与“后”通用。也是夏商西周时君王的称号。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大的诸侯国统治者都称王,成为初期的封建国家的君主。亦是爵位名。现代一些国家仍然使用这种称号。

帝,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首领的称号。相传古代有五帝,帝即指上古时期部落的酋长或首领的称号。

由此可见帝和王其实是一个意思。

与皇帝的不同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

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皇帝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3
级别不一样,皇帝比国王高。
在中国,一开始只有王,没有皇帝。天子就是王,是最高统治者。按照周朝的制度,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天子统治天下,天下分为很多国,诸侯统治自己的国,天子是天下共主,诸侯们都跟着天子打仗啊什么的。后来,到东周的时候,天下大乱,天子的话诸侯都不怎么听了,而且很多势力强大的诸侯都称王了,这就是春秋战国时代。之后,秦国(东周的一个诸侯)统一了天下。秦始皇(当时还叫秦王)认为战国时代各大诸侯都称王,自己统一天下了还称王就没意思了,所以就找了当时最神圣的两个字皇和帝,组成了皇帝这个词。秦始皇认为自己“德比三皇,功高五帝”,从此以后历朝历代的天子都叫皇帝了,把诸侯(有时有实权,不过大多时候都是有名无实)封为王爵,比如皇帝的叔叔啊什么的都叫王爷。偶尔也有低级的贵族,比如某某公,某某伯。
在欧洲呢,罗马帝国的元首是皇帝。宗教势力兴起后,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进入了四分五裂的中世纪时期,教皇(相当于中国的天子)把欧洲各地分封给了类似于中国的诸侯的一些人。和中国周朝的分封制度很类似,诸侯国也分高低不等的几级,比如王国、公国,等等,王国的元首就是国王,公国的元首就是公爵。现在的欧洲还有一些仍然世袭着当年爵位的国家元首,不过大部分国王也都没什么实权,比如英国就是王国,有女王。以公爵为元首的国家(也就是公国)现在还有摩纳哥、列支敦士登、安道尔和卢森堡,国家元首叫大公。
望采纳!谢谢!追问

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拿破仑是帝,而波旁家族是王。

追答

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恢复君主制,因为国王(roi)这个头衔在大革命后的法国已经极不得人心,象征腐朽、专制、蛮横,所以拿破仑不称国王而称皇帝。还有与拿破仑同时期的比如普鲁士、英国的君主都是国王,拿破仑的战绩前无古人,而皇帝一词在拉丁语中是最高统治者的意思,欧洲历史上只有查理曼大帝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有此称号,拿破仑认为自己的文治武功远远超越了他们,所以称皇帝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波旁家族是王是传统,王国的元首就是国王,因为波旁家族是王国,而非帝国。

望采纳!谢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10-30
中国的话:从黄帝开始,皇与帝是至高无上的荣誉称号,通常死後对於建功无数的最高领导才会被加封,像炎帝、黄帝,然而当时,是共主,也就是天下大家自治,共推一人为天子。

夏朝时,最高领导的称号为后。

商朝时,最高领导称号变王,后降级反而变成元配的称号,然而诸侯称公,

周朝沿用商朝制,春秋战国时期,很多诸侯不受控制,自称王,也就是说自称天子。

秦朝统一後,秦始皇把皇与帝两者最高荣誉头衔加诸在自己身上,自称皇帝。废除诸侯。

汉朝统一後,刘邦也是皇帝,但恢复诸侯的制度(分封制),当时诸侯升一级,称王。

像朝鲜,历史上也是向中国称臣,所以都称王。

西方的话,定义就不同了,有的王是最高领导,像英国就是国王(king),没有什麼向谁称臣,只是翻译问题,其实就是皇帝啦。

罗马帝国,就是皇帝啦,听帝国就知道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06
中国的帝比王高级,封建社会时那些帝皇自称受命于天,上天之子,龙的化身,人皇也,王就是人皇的属下,春秋战国时期虽然诸侯佣兵自重,各自为政,但他上面还是有周天子的虽然只是个虚名但他毕竟还是天子。西方就不知道了,。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第4个回答  2013-08-06
中国帝是天子,王则是大臣下属;而西方的王则是一个国家的主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