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古诗的注释和译文图片

如题所述

嫦娥古诗的注释和译文图片如下:

《嫦娥》古诗译文: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嫦娥》古诗注释:

嫦娥:原作“姮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嫦娥历史渊源

商朝卦书 《归藏》记录了“嫦娥奔月”的最原始版本,然而《归藏》失传已久,仅存秦简《归藏·归妹》两支残简。上面记载:“昔者恒我窃毋死之(缺失)奔月,而攴占(缺失)”。恒我即嫦娥原名。

萧统在《昭明文选》中两度引用 《归藏》为“嫦娥奔月”作注,分别是 《祭颜光禄文》中的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为月精(嫦娥服用西王母的长生不老神药后,飞奔月宫,羽化月仙)及 《月赋》中的昔嫦娥以不死药奔月(嫦娥服用长生不老神药后飞奔月宫)。 

先秦时期,《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二,此始浴之”(有个女子正在替月亮洗澡,她是帝俊的妻子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这才开始给月亮洗澡)。

羲、仪、娥三字古音相同,毕沅注解《吕氏春秋》认定嫦娥的“前世”为常羲:“‘尚仪’即‘常仪’,古读‘仪’为‘何’,后世遂有‘嫦娥’之鄙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