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观后感

求1000字左右大秦帝国观后感!不要网上找来的!最好是自己写的!发到2 9 0 3 1 1 5 9 2 4 艾特q q.c o m 注明回答者ID

刚看完电视剧《新大秦帝国》,感想良多,忍不住想写点东西。

电视剧《新大秦帝国》将战国时代的商鞅变法拍成了一部大气磅礴、荡气回肠又充满激情、浪漫的长篇历史电视剧,采用大量的虚构甚至是改变史书记载来塑造了两个几乎完美的艺术形象:秦孝公和卫鞅(后因封为商君才称为商鞅)。

秦孝公赢渠梁(侯勇饰)接任国君之位时,秦国已陷入四面楚歌之绝境。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后,秦国四代君主君权旁落,宫廷政变不断,私斗成风,农耕荒废,国力剧降。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更是以战强国,却屡战屡败,耗尽国力,还被迫向魏国割让了河西、秦东和函谷关等大遍土地。六国在魏国主持下召集大会,准备分秦。秦国正临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际。秦孝公清醒地认识到秦国无论是国力还是军事都远远落后于其它六国。秦军士兵基本上没有盔甲,武器简陋,后勤不继,兵源匮乏,老爷爷和小孙子同上战场。全靠老秦人的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才勉强保住暂时不亡国。为了稳定最急于灭秦的魏国,他在所有大臣的反对下,释放了被俘本应斩首为先父祭灵的魏国丞相公孙痤,并拿出国库与皇室的大量财产和稀世珍宝贿赂六国权贵,力保秦国暂时无战事,为秦国赢得了一丝喘息之机。他手刻国耻碑,以血涂字,立于宫门,誓以变法强国。他向天下发出《求贤令》,以与贤士“分享秦国”的诚意,大召天下士子入秦为官。他让来秦的士子先到秦国各地走访三个月,根据实情写出对策再论才任用。卫鞅以法家思想折服了秦孝公,《治秦九论》更使他看到了秦国的未来希望。他们连谈三天三夜,决定实行变法,以法治国,并立下了“君臣相知,永不相负”的誓言。秦孝公拜卫鞅为左庶长(相当于丞相),后升大良造,掌握军政大权,进行了君臣二十年的大变法。在卫鞅实施的充满艰难险阻、危机重重的二十年变法期间,秦孝公顶住一切压力,包括老世族和宫廷内部的压力和阴谋诡计,让卫鞅放手变法,甚至不惜孤身犯险、亲至墨家驻地神农大山,解释秦国变法的情况,说服了墨家钜子,阻止了墨家因误解卫鞅变法是暴行而想刺杀卫鞅的行动。秦孝公在意识到自己病重将不久于人世时,为保护卫鞅在自己去世后不被老世族和宫廷内部势力报复,不惜想违法采取非常手段除去对卫鞅威胁最大的自己的哥哥长公子嬴虔和老太师甘龙。在剧中侯勇演活了一个胸怀大志、目光远大、坚忍不拔、重情重义的国君形象,是全剧演技最好的演员,是剧中最大的亮点。

卫鞅(王志飞饰)是法家弟子,曾任魏国丞相公孙痤的中庶子,身怀不世治国绝学。公孙痤在病危时向魏王推荐卫鞅继任魏国丞相,但魏王不以为然。公孙痤接着又告诉魏王,如果不能启用卫鞅,就把他杀掉,千万别让他出境,一但别国延揽,那将成为魏国大患。魏王依然不以为然。卫鞅在魏国不受重用,便游学各国,感动于秦孝公敢于历数祖上先君的不贤、知耻后勇、发愤图强的《求贤令》,来到当时七国中国力最弱、生活最原始、危机四伏、朝不保夕的秦国。与秦孝公推行一场长达二十年、惊天动地、堪称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大变法。新法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等,让七国中国力最弱的秦国一举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并亲领新军出战河西,一战全歼魏国三万精骑和八万河西守军,逼迫魏国返还河西、秦东和函谷关等土地,为以后秦国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在变法过程,他真正做到了“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废餐忘食、鞠躬尽瘁,全力推行变法;执法铁面无私,储君违法杀人后,卫鞅依法对储君的两个太傅进行处罚,储君的首席太傅长公子嬴虔被削去鼻子,另一名太傅公孙贾被黥而放逐陇西牧马;为得到秦国宫廷的支持,虽然即将与如心爱的白雪结婚,而且白雪已怀有他的孩子,但在白雪的劝说下,只能放弃了与白雪结婚,接受了与公主的婚事;为了护法,不惜给自己留下杀身后患,劝说秦孝公重新立因杀人被流放并对自己心怀仇恨的嬴驷为储君,放弃除掉长公子、老太师等人。最后在新国君嬴驷、长公子嬴虔、老太师甘龙和太傅公孙贾等势力的疯狂报复下,被诬陷为谋反之罪,被处以最残酷的车裂分尸而死。王志飞演的卫鞅形象各方面都非常完美,但王志飞的演技确是一般,特别是他的言行举止显得做作和生硬。

看完该剧,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启发:

一、拍历史剧时,对已有史书记载的事件的改编要恰到好处,不可过分。
剧中虚构的三个女性形象非常成功,给整部电视剧增彩不少。一个是卫鞅的未婚妻白雪,是魏国大商人白圭的女儿。她深爱着卫鞅,全力支持着卫鞅,并已怀有卫鞅的孩子了,但为了让卫鞅得到王族的支持,忍痛劝说卫鞅接受与莹玉公主的婚事,自己黯然离去,独自养育儿子。在卫鞅被车裂时,她安排儿子的事,赶赴刑场与卫鞅殉情。一个是秦孝公的情人玄奇,是墨家女弟子,与秦孝公约定“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由于墨家内部事务缠身,直到秦孝公临终前听到消息赶来与秦孝公举行大婚,陪他走完最后的一段日子。还有一个是莹玉公主,是一个在王宫里最受宠的天之娇女。她非常倾慕和深爱卫鞅,虽因政治因素嫁给卫鞅后,不仅没有半点介意,反而以一个普通妻子的身份悉心照顾卫鞅,每天晚上在卫鞅工作时,亲自给他热米酒。在得知白雪的事后,多次要求卫鞅把白雪母子接回来一起生活。在卫鞅身陷牢狱、将被处死时,不惜牺牲生命来救卫鞅。这三个女性形象给整部剧增加了一种浪漫、激情,让人感受到女性的温馨、柔情、包容的美。

但剧中为了突出卫鞅形象的十全十美,对史书已记载得很详细的事情进行过分改编,甚至是颠倒黑白,对于没看过史书记载的人也许觉得很精彩,但对于已看过史书记载的人来说则是难以接受。就象姚雪垠写的小说《李自成》,参照红军长征的事迹来写李自成起义,参照毛泽东的形象来写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把李自成写一个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让很多知识分子难以接受。《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河西之战,卫鞅率领秦赵联军进逼魏国,骗魏国军主帅公子昂来谈判,却设下伏兵擒住公子卬,并以秦军冒充公子卬的随从诈开城门,攻入魏国,大败魏军,并杀了公子卬。但剧中却拍成卫鞅只率领秦国新军,摆开军马,一战全歼魏国三万精骑和八万河西守军,并放走了公子卬。卫鞅逃亡至边关因没有通行证件被拒绝就宿,但剧中却拍成是去找白雪途中被拒绝就宿。魏人因卫鞅曾背信攻破魏军不愿收留他,但剧中却拍成了公子卬主动邀请卫鞅到他门下避难而他却不愿意。卫鞅回到封地商邑不愿束手就擒,起邑兵造反,北击郑国,兵败于郑国黾池,被杀死后尸体又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但剧中却拍成了卫鞅宁死不愿逃亡和造反,大义凛然、从容就义,主动走向监狱,含笑走向刑场,坦然接受车裂。剧中为美化卫鞅形象,确实是不惜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把历史上人格并不高尚的卫鞅硬是塑造成胸襟极其宽广、品格极其高尚的君子,宁死不愿逃亡和造反,对秦惠文王拿自己的脑袋平息老世族的愤怒充分理解、体谅和赞赏,还安慰心中有愧的秦惠文王,并为秦惠文王策划杀了自己后的人事安排和治国方略,如此高尚的品格在古今中外也找不出第二个,就是连历史上真正自愿以死殉法的谭嗣同也自愧不如。把历史人物形象拔得太高、塑造得太假,是该剧的最大硬伤。其实如果剧中按史实如实地反映卫鞅得知秦惠文王和老世族要加害自己,在大难临头时不愿束手就擒,出逃他国,愤起造反,战败被杀,尸体被车裂,更让人感到有血有肉、合情合理,也无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变法家的形象。

二、处死卫鞅,显示出秦惠文王非常高超的驭国治世之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变法家不得善终,被最残忍的车裂五马分尸,令所有读到这段史实的人都扼腕痛惜、感慨万千。秦惠文王虽然残杀了卫鞅,但仍然按照卫鞅制定的法度治理国家,使秦国越来越强,最后一统天下。其实平心而论,秦惠文王杀卫鞅是非常高明的策略。当时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势单力薄、君权旁落。一方面卫鞅大权在握、权倾朝野,无论是权力还是威信都处于最高峰,刚继位的秦惠文王被卫鞅巨大的光芒掩盖着,君权名存实亡。另一方面在卫鞅变法中失去权力和受害的公子虔和老世族们在秦孝公死后蠢蠢欲动、妄图复辟、报仇雪恨,无时无刻不在找机会颠覆新法、打击卫鞅。这两股势力的明争暗斗令秦国政坛暗流涌动、政局动荡。秦惠文王非常聪明地利用公子虔、老太师甘龙、太傅公孙贾和太庙令杜挚等宫廷和老世族势力对卫鞅的诬陷,果断地除掉权倾朝野、压制着自己的卫鞅,然后利用因卫鞅之死引发的朝野众怒,再铲除妄图复辟旧制的公子虔、老太师甘龙、太傅公孙贾和太庙令杜制等宫廷和老世族势力。借力打力、一举两得,清除了所有妨碍自己行使君权和继续推行新法的势力,真的非常高明。

三、卫鞅惨死,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见好就收、激流勇退的难能可贵和远见卓识。卫鞅死于非命,在于他贪恋权位,没有及时收手和及早归隐。由于卫鞅变法确实太过于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严厉执法,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树敌太多,留下杀身之患。虽然新法起到“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功效,但秦国权贵却怀恨在心,百姓敢怒不敢言。秦孝公死后,卫鞅身后的撑天大树倒了,当时赵良就曾劝说卫鞅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只是劝他抛弃一些既得的功名富贵,以缓和矛盾、化解仇恨。但卫鞅不听,依然故我,贪恋权位,最后落到死无全尸、不得善终。卫鞅是他看不透“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同时过于自信,认为自己的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新法已深入人心,谁也无法推翻,新继位的秦惠文王要继续推行新法就离不开他。这种“离开了我地球就不转了”的幼稚思想害死了他。殊不知秦惠文王非常高明地利用卫鞅的政敌来处掉卫鞅,再利用卫鞅的死来铲除卫鞅的政敌。卫鞅与复辟势力之争是“鹬蚌之争”,却让秦惠文王得到“渔翁之利”。卫鞅到死才明白秦惠文王要留的是他的新法,要除掉的是他的人,离开了他地球转得更快了。因为没有了权倾朝野、抢尽君王风头的卫鞅,也没有了心怀不轨、妄图复辟的公子虔和甘龙等人,秦惠文王推行新法更加顺利,秦国变得更加富强。但历史上真正能在功成名就时就能激流勇退的又有几个?数来数去也没几个。最出名的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在扶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立即携西施偷偷归隐,恋位不去的大功臣文种很快被勾践逼得自尽了。汉初的张良在帮助刘邦统一天下、建立了汉王朝后,立即借口患病而辞去高位、深居简出、不闻世事,逃过浩劫。而韩信和萧何两个大功臣最终还是被吕后害死。历史上还有很多因功高盖主而不懂激流勇退最终死于非命的名人:吴起、李牧、白起、周亚夫、徐达……

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思想非常的可怕,可以让怀恨在心、伺机复仇的人十几年如一日地忍耐、潜伏、等待时机,一旦有机会便是雷霆万钧、一招致命。公子虔被割去鼻子后为了复仇可以八年一步不出门。老太师甘龙以“飓风过岗,伏草唯存”为座右铭,二十年忍辱负重、不折不挠、坚忍不拔、等待机会。抛开公子虔和甘龙等人复仇的性质不论,单从他们的意志而论,确实让人敬佩不已,也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飓风过岗,伏草唯存”一言,道出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的真谛,非常精辟、形象和发人深省。飓风过岗,刮倒、摧毁一切敢于强悍挡道的高大树木,唯有身性柔软的小草可以随风伏在地面,逃过浩劫。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顺风顺水,“万事如意”、“一帆风顺”是一种愿望和祝福,而不可能是事实。人生肯定要经历无数坎坎坷坷、坑坑洼洼,甚至遭受灾难。在遇到坎坷和灾难时,就象遇上了飓风过岗,只有象柔软的小草随风伏地,低调沉着、修心养性、暗练内功,才能逃过浩劫、伺机东山再起。

《新大秦帝国》无论是从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来看,都是一部难得的电视剧。(文 / 凌云公子)

----------------------------------------------

声明:以上观后感非出自老郭之手。老郭携夫人从年前到现在,陆陆续续下载《新大秦帝国》来看,直到上个周末才把这部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历史剧看完了,确实感想良多,借此文来表达。这部连续剧稍微长了点,51集,不足之处也有,比如部分场景、老秦人的“国歌”经常重复出现等,但总体来说拍得很好,毕竟是基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个人认为的确非常值得一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9
《大秦帝国》之我所见

最近看了电视剧《大秦帝国》

,感受颇多!我觉得《大秦帝国》表现最多的并不是对秦

人淳朴、脚踏实地以及那种“秦人食草,秦人可畏”的精神的高度赞扬。这样讲是因为:秦

人身上这种坚韧、

吃苦耐劳、

极度爱国的精神是每一个国人所拥有的,

只不过在这部片子中

是从对秦人刻画中表现出来的,秦人代表的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

讲到这里,

大家是不是会有一种疑问:

既然这种精神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所拥有的,

那为

什么最后一统六国的是秦国,而不是东方六国呢?

其实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

只要我们将自己的思绪回归到那个年代,

再仔细对比

思考思考,答案就会迎刃而解。战国末年,用孔子的话说,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诸侯之

间相互征战,扩张势力范围,完全不把周天子当一回事。

这个时代用四个字概括就是:

大争

之世。那什么是大争呢?所谓大争,就是争得全面、争得彻底、争得残酷无情

......

战国初年,

秦国国力是很弱的。

自秦穆公之后,秦国国力就开始走下坡路,经历了四代

乱政,

又加上献公时收复失地的征战,到秦孝公时,秦国已近快到了亡国的边缘,

但就是从

这时开始,

秦国开始走向了他的复兴之路。秦自孝公起,

开始任命商鞅变法,打破各种旧的

制度,使国家面貌涣然一新。这里对商鞅变法的过程及对秦国的作用就不在多说。

现在我们就从商鞅变法这一举措入手进行分析,

来谈谈秦国为什么会一统六国。

商鞅变

法最最突出的特点,在我看来主要有亮点:

一,变人治为法治,依法治国而不是依人治国。

战国时代,是古代社会从奴隶制度向

封建制度转型的关键时代,

而这种转型至秦一统六国后才算真正结束。

从这个社会背景来看,

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是这种社会转型的关键之处。

所谓人治,

是人说了算,

也就是最有权势的

人不是法律、不是制度;而法治,顾名思义就是一切都得依法行事,社会制度,法律才是最

高的指挥棒。从这一点看,我们的社会做的不错,毕竟社会主义是依法治国吗!但是,由于

我们法律监管层次的疏漏或者是一些人的投机取巧,

使得我们依法治国的原则被动摇。

所以

我觉得,政府在对待这种制度方面的工作时,

一定先要优化制度的监管、执行团队。这样才

能使我们的国家越加的清明,

和谐;

使底层百姓越加的对政府部门充满希望,

而不能一味的

歌颂自己光辉的过去,因为希望毕竟是相对于未来来说的。

二,重视最广大的底层民众,确保他们的利益、劳动成果得到最大的保护;重视对底

层民众的文化引导。

说道这个文化引导,

我不禁联系到了我们现在的影视文化。

从影视文化

所反映的问题来讲,

我对当下的社会文化,顿生一种担忧之心。从近几年小沈阳的走红,芙

蓉姐姐在网络上的任其疯涨,以及最近传言即将被广电总局封杀的“凤姐”

,不难看出,我

们的社会文化再走一条低俗化之路。

鲁迅有一句话

“未有天才之前,

必先有诞生天才的土壤”



这个土壤不是指别的,就是我们的人民大众。

既然我们的社会文化,也就是大众文化,

都开

始在向低俗化发展,

又怎能要求我们去培养出大师级人物,

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呢?也难怪钱

老在生前不断追问“我们培养的人才在哪呢?”出现这种问题,与政府的文化引导有关系,

毕竟我国这三十年是忙着搞必须得搞好的经济建设了。

但解决这一难题,

却不能仅仅依靠于

政府,

如若搞不好也不能讲责任全归罪与政府。

因为解决这一问题得从根上下功夫,

所谓的

根就是我们的人民大众。

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共同的

提升,共同的自我反省)

,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办几所大学,向教育部门多投入一些钱就能解

决的。



赳赳老秦

共赴国难

作为艺术作品,

最易打动人的故事,

其实莫过于一个弱者由弱变强的过程:

弱者极弱时

的困境让人窒息,

而弱者的隐忍受辱自强不息所暗含的生机勃发则让人充满期待。

到其最终

强大时整个故事中人物关系的颠倒反差更给我们带来极强的欣赏快感。

余华的

《兄弟》

周星

驰的《功夫》等皆是如此。

《大秦帝国》的开端,始于秦魏之间的少梁大战。秦军虽有“赳赳老秦

共赴国难”之誓言

和奋勇杀敌为国捐躯之壮志,

但因为粮草不济武器缺乏,

勉强和魏国打了个平手。

而在这场

战争中,国君秦献公身受重伤,

不久便撒手人寰。

年轻的嬴渠梁继任国君,

这就是后来在历

史上赫赫威名的秦孝公。

秦孝公虽然后来成为秦国一统天下的奠基者,

但刚刚即位的他却面

临着从未有过的内忧外患。

秦国的国力羸弱,

是当时七国中最不起眼的西部诸侯。

而他们所

面对的魏国,

却是国力最为雄厚的诸侯霸主,

拥有让人闻之丧胆的魏武卒和铁骑。

只要魏国

再稍一发力,

秦国就面临亡国危险。

秦孝公嬴渠梁清醒认识到这一点,

不顾国人心中熊熊燃

烧的复仇烈焰,

毅然做出割地求和蓄积国力的决断。

于是秦国尽失河西之地和东大门函谷关

天险。

而魏国在表面接受秦国割地的同时,

却暗中与其他五国联手,

形成刮分秦国的六国同

盟——秦国之灭亡就在旦夕之间。

存亡关头,嬴渠梁以惊人的镇静和过人的胆识,举国家之财力,分解六国,化解危机,

给秦国赢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

接着他便面向天下,广招贤才。于是卫鞅入秦,一场亘古未

有的变法开始,

一个由弱变强的神话诞生„„最终,秦国大败魏国,一举收复失地,成为战

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五十一集的

《大秦帝国》

第一部,讲述的就是这个秦国由极弱到强大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

中,贯穿始终的就是那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在与敌作战时,每个将士都以此语此心

驰骋沙场,

其舍命报国的粗犷豪放正是老秦人骨子里的血脉传统。

而在变法过程中,

面对老

世族对新法的阻拦设障,面对朝野种种巨大的守旧势力,变法者也时刻以这句话激励自己,

尽显老秦人的悲壮激昂。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血不流干

誓不休战”



老秦人以此为誓言为战歌,

也足见羸弱的秦

国已经经历太多的“国难”

,不战则亡国,不奋发图强则亡国,始终以国难惕励反省,正如

我们《国歌》中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渗透骨血贯穿始终的忧患意识和牺牲

精神正是老秦人从弱到强不敢或忘的精神力量。

而这种力量,

正是秦国之所以能够崛起于大

争之世,大出于六国之间的根源所在。这种力量贯穿全剧,时刻震撼和激荡着我们的心灵。

而弱秦变强的过程,秦孝公从背负国耻时的忍辱负重,到收复河山迁都咸阳时的荡气回肠;

卫鞅从一个魏国不用的中庶子到秦国万人景仰的商君,

这整个过程都让人感受到了非常强烈

的欣赏快感。

君臣合力

变法根基

提起秦国崛起强大,

世人皆知发轫于卫鞅变法。

提起卫鞅变法,

世人皆知卫鞅之坚毅果

敢法度森严,孰不知卫鞅之所以能够变法,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

最根本的原因,

是其背后

有一个更为坚毅的嬴渠梁!对于变法富国的理念,

人尽皆知。

但是一旦变法付诸实际,

则可

能人人反对。

因为所谓变法,

就是要改变现有的秩序,

改变很多人已经习以为常且非常享受

的模式!变法的目的,是为了一个长远的利益美好的未来。而变法的过程,

必然是要牺牲很

多人尤其是世族权贵的的利益。

所以但凡变法,

就必然遭遇来自团体中最坚实层面的掌握实

力享受实利的人群的反对、阻碍甚至攻击。而这种反对力量,

强大得让人难以想象,任卫鞅

如何定法有度执法如山,

面对这种力量却如卵击石,交锋十次,卫鞅也会死上十次。而这一

切,因为有了嬴渠梁而有所不同!因为这个受命于危难之际,

继位于亡国边缘的秦孝公,深

知秦国富强,变法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他以智慧的眼光选择卫鞅,以超人的胆识起用卫鞅,

更倾心倾情倾尽全力地支持卫鞅,

所以才成就了历史上一段君臣合力的佳话。

秦孝公与卫鞅

的君臣合力,是《大秦帝国》在面上的大气磅礴之外,最为感人和闪光的一个点。这二人,

因为秦国变法图强而相识相知:秦孝公要变法强国求贤若渴,卫鞅则是满腹经纶寻找明君。

而当历史将他们撮合在一起,便造就了一段感人的传奇。

好事多磨。

嬴渠梁与卫鞅这对绝配搭档走到一起并不是一帆风顺,

而是很费了一番周折。

嬴渠梁在

向列国广发求贤令之前,

其实已经通过特使了解到了身在魏国怀才不遇的卫鞅。

所以当士子

们蜂拥至秦后,

他最关心的还是那个小小的魏国中庶子卫鞅有没有来。

这就象今天的干部应

聘一样,

虽然是面向天下广纳贤才,

但内定却是不可避免。

不过让秦孝公嬴渠梁意想不到的

是,这个卫鞅两次面君,

先讲王道治国,

再讲无为而治,

让谦恭下士的国君两次拂案起身愤

而离去。其实这也正如今天的双向选择,

国君在选择士子,士子也在选择国君。卫鞅之所以

冒着擦肩而过的危险两次跑题瞎说,

就是想试探秦孝公的志向和决心。

当他知道这的确是他

难得一遇的明君时,

他便将终生所学和盘托出。于是秦孝公与卫鞅,三天三夜不食不寐,大

谈秦国变法,

直恨相见太晚。

他们从那时起,

就不仅仅是君臣,

还是知音,

是战友,

是兄弟。

他们立下誓言,

为了变法,

“粉身碎骨,

生死相扶”



在卫鞅的心中,

“公如青山,

我如松柏”



秦孝公给了他舞台,

他就要以生命去演绎精彩。

当然变法的路比他们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嬴渠梁以超乎寻常国君的气魄和胸襟,

做了卫鞅坚实的后盾:

即使是要得罪元老权臣,

即使

要斩杀感情不舍的老人,

甚至是大刑曾经义无反顾拥立他为国君且大力支持变法的亲哥哥公

子虔,对于这一切,只要是为了维护新法,只要是为了秦国强大,嬴渠梁都全力支持卫鞅。

在全剧卫鞅变法的几个关键点上,

嬴渠梁和卫鞅每次的辩论对话都精彩得让人叫绝,

感动得

让人落泪。他们一如当初的誓言,青山松柏,相倚相扶。嬴渠梁待卫鞅也的确亲如兄弟,在

变法成功收复失地秦国迁都咸阳后,

嬴渠梁对变法功臣进行封赏,

把商于郡十五个邑赏给卫

鞅,并赐其封号商君,兑现了求贤令中与变法者“共享天下”的诺言。

儒家才是真正的在“愚民”

,儒家向来都很轻视工农业者,只知道重视他们的四书五经,导

致整个民族只崇尚“仕途”

,只有读“书”才能改变生活的现状,而这个书,尽然是一些毫

无作用的陈词滥调。

也许腐儒们马上会暴跳起来,举出,儒家倡导仁爱,尊师重道,孝敬父母,这些不是高尚的

品德吗?

但是我要告诉你们,

这些本来就是作为一个人,是必须具备的,难道儒家没提出来之前,不

尊敬老师吗?不孝敬父母吗?就没有人互相帮助吗?

相反,儒家提出了思想以后,难道所有人都仁爱了吗?都尊师重道,孝敬父母了吗?

所以说儒家所说的完全就是废话,

屁话。

不说也知道的道理,

只是他集合起来总结在了一起

而已。但却把这些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奉为至宝,教导世人,背了这些东西以后,你就能当

官了。

导致在古代,

我们的工农业,

科技业等技术人才得不到大力发挥,

而却要被一群只知道死记

硬背的废柴来统治。

整个民族的智慧被完全压制了。

正如西方用各种教派学说禁锢思想一样,儒家用他的思想禁锢着中华民族。

西方当时更是落后。但是西方的崛起正是由于摆脱了宗教学说,大力发展生产力,短短

200

年时间就有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而我们东方文明却还一直被夜郎自大的思想禁锢着,



为天朝威仪,四海皆蛮夷。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很难一下子完全根除掉,这就是儒家的精神

枷锁。

这也是为什么法家提出禁诗书的原因,

根本不需要说出来的道理,

非要写成书,

还强迫人们

整天去读这些没用的东西,而忘记生产劳动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所以,在当时的法家眼里,

“儒家”就是精神上麻痹百姓的“邪

--

教”

,必须予以压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