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怎么编程?

会的请教下,感激不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1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方法有三种:即手工编程、自动编程和CAD/CAM。

1、手工编程

由人工完成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处理、数值计算、书写程序清单直到程序的输入和检验。适用于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但是,非常费时,且编制复杂零件时,容易出错。

2、自动编程

使用计算机或程编机,完成零件程序的编制的过程,对于复杂的零件很方便。

3、CAD/CAM

利用CAD/CAM软件,实现造型及图象自动编程。最为典型的软件是Master CAM,其可以完成铣削二坐标、三坐标、四坐标和五坐标、车削、线切割的编程,此类软件虽然功能单一,但简单易学,价格较低,仍是目前中小企业的选择。

扩展资料: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

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

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

我们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以及辅助功能,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产品的生产也趋向种类多样化、批量中小型化。为适应这一变化,数控(NC)设备在企业中的作用愈来愈大。

它与普通车床相比,一个显著的优点是:对零件变化的适应性强,更换零件只需改变相应的程序,对刀具进行简单的调整即可做出合格的零件,为节约成本赢得先机。

但是,要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作用,不仅要有良好的硬件,更重要的是软件:编程,即根据不同的零件的特点,编制合理、高效的加工程序。通过多年的编程实践和教学,我摸索出一些编程技巧。

数控车床虽然加工柔性比普通车床优越,但单就某一种零件的生产效率而言,与普通车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提高数控车床的效率便成为关键,而合理运用编程技巧,编制高效率的加工程序,对提高机床效率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灵活设置参考点

BIEJING-FANUC Power Mate O数控车床共有二根轴,即主轴Z和刀具轴X。棒料中心为坐标系原点,各刀接近棒料时,坐标值减小,称之为进刀;反之,坐标值增大,称为退刀。

当退到刀具开始时位置时,刀具停止,此位置称为参考点。参考点是编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每执行完一次自动循环,刀具都必须返回到这个位置,准备下一次循环。

因此,在执行程序前,必须调整刀具及主轴的实际位置与坐标数值保持一致。然而,参考点的实际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编程人员可以根据零件的直径、所用的刀具的种类、数量调整参考点的位置,缩短刀具的空行程。从而提高效率。

2.化零为整法

在低压电器中,存在大量的短销轴类零件,其长径比大约为2~3,直径多在3mm以下。由于零件几何尺寸较小,普通仪表车床难以装夹,无法保证质量。

如果按照常规方法编程,在每一次循环中只加工一个零件,由于轴向尺寸较短,造成机床主轴滑块在床身导轨局部频繁往复,弹簧夹头夹紧机构动作频繁。

长时间工作之后,便会造成机床导轨局部过度磨损,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机床报废。而弹簧夹头夹紧机构的频繁动作,则会导致控制电器的损坏。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加大主轴送进长度和弹簧夹头夹紧机构的动作间隔,同时不能降低生产率。

由此设想是否可以在一次加工循环中加工数个零件,则主轴送进长度为单件零件长度的数倍 ,甚至可达主轴最大运行距离,而弹簧夹头夹紧机构的动作时间间隔相应延长为原来的数倍。更重要的是,原来单件零件的辅助时间分摊在数个零件上,每个零件的辅助时间大为缩短,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这一设想,我电脑到电脑程序设计中主程序和子程序的概念,如果将涉及零件几何尺寸的命令字段放在一个子程序中,而将有关机床控制的命令字段及切断零件的命令字段放在主程序中,每加工一个零件时,由主程序通过调用子程序命令调用一次子程序,加工完成后,跳转回主程序。

需要加工几个零件便调用几次子程序,十分有利于增减每次循环加工零件的数目。通过这种方式编制的加工程序也比较简洁明了,便于修改、维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子程序的各项参数在每次调用中都保持不变,而主轴的坐标时刻在变化,为与主程序相适应,在子程序中必须采用相对编程语句。

3、减少刀具空行程

在BIEJING-FANUC Power Mate O数控车床中,刀具的运动是依靠步进电动机来带动的,尽管在程序命令中有快速点定位命令G00,但与普通车床的进给方式相比,依然显得效率不高。因此,要想提高机床效率,必须提高刀具的运行效率。

刀具的空行程是指刀具接近工件和切削完毕后退回参考点所运行的距离。只要减少刀具空行程,就可以提高刀具的运行效率。(对于点位控制的数控车床,只要求定位精度较高,定位过程可尽可能快,而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路线是无关紧要的。)在机床调整方面,要将刀具的初始位置安排在尽可能靠近棒料的地方。

在程序方面,要根据零件的结构,使用尽可能少的刀具加工零件使刀具在安装时彼此尽可能分散,在很接近棒料时彼此就不会发生干涉;

另一方面,由于刀具实际的初始位置已经与原来发生了变化,必须在程序中对刀具的参考点位置进行修改,使之与实际情况相符,与此同时再配合快速点定位命令,就可以将刀具的空行程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从而提高机床加工效率。

4、优化参数,平衡刀具负荷,减少刀具磨损

参考资料: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3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方法有三种:即手工编程、自动编程和CAD/CAM。

1、手工编程

由人工完成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处理、数值计算、书写程序清单直到程序的输入和检验。适用于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但是,非常费时,且编制复杂零件时,容易出错。

2、自动编程

使用计算机或程编机,完成零件程序的编制的过程,对于复杂的零件很方便。

3、CAD/CAM

利用CAD/CAM软件,实现造型及图象自动编程。最为典型的软件是Master CAM,其可以完成铣削二坐标、三坐标、四坐标和五坐标、车削、线切割的编程,此类软件虽然功能单一,但简单易学,价格较低,仍是目前中小企业的选择。

扩展资料: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

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

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

我们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以及辅助功能,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产品的生产也趋向种类多样化、批量中小型化。为适应这一变化,数控(NC)设备在企业中的作用愈来愈大。

它与普通车床相比,一个显著的优点是:对零件变化的适应性强,更换零件只需改变相应的程序,对刀具进行简单的调整即可做出合格的零件,为节约成本赢得先机。

但是,要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作用,不仅要有良好的硬件,更重要的是软件:编程,即根据不同的零件的特点,编制合理、高效的加工程序。通过多年的编程实践和教学,我摸索出一些编程技巧。

数控车床虽然加工柔性比普通车床优越,但单就某一种零件的生产效率而言,与普通车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提高数控车床的效率便成为关键,而合理运用编程技巧,编制高效率的加工程序,对提高机床效率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灵活设置参考点

BIEJING-FANUC Power Mate O数控车床共有二根轴,即主轴Z和刀具轴X。棒料中心为坐标系原点,各刀接近棒料时,坐标值减小,称之为进刀;反之,坐标值增大,称为退刀。

当退到刀具开始时位置时,刀具停止,此位置称为参考点。参考点是编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每执行完一次自动循环,刀具都必须返回到这个位置,准备下一次循环。

因此,在执行程序前,必须调整刀具及主轴的实际位置与坐标数值保持一致。然而,参考点的实际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编程人员可以根据零件的直径、所用的刀具的种类、数量调整参考点的位置,缩短刀具的空行程。从而提高效率。

2.化零为整法

低压电器中,存在大量的短销轴类零件,其长径比大约为2~3,直径多在3mm以下。由于零件几何尺寸较小,普通仪表车床难以装夹,无法保证质量。

如果按照常规方法编程,在每一次循环中只加工一个零件,由于轴向尺寸较短,造成机床主轴滑块在床身导轨局部频繁往复,弹簧夹头夹紧机构动作频繁。

长时间工作之后,便会造成机床导轨局部过度磨损,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机床报废。而弹簧夹头夹紧机构的频繁动作,则会导致控制电器的损坏。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加大主轴送进长度和弹簧夹头夹紧机构的动作间隔,同时不能降低生产率。

由此设想是否可以在一次加工循环中加工数个零件,则主轴送进长度为单件零件长度的数倍 ,甚至可达主轴最大运行距离,而弹簧夹头夹紧机构的动作时间间隔相应延长为原来的数倍。更重要的是,原来单件零件的辅助时间分摊在数个零件上,每个零件的辅助时间大为缩短,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这一设想,我电脑到电脑程序设计中主程序和子程序的概念,如果将涉及零件几何尺寸的命令字段放在一个子程序中,而将有关机床控制的命令字段及切断零件的命令字段放在主程序中,每加工一个零件时,由主程序通过调用子程序命令调用一次子程序,加工完成后,跳转回主程序。

需要加工几个零件便调用几次子程序,十分有利于增减每次循环加工零件的数目。通过这种方式编制的加工程序也比较简洁明了,便于修改、维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子程序的各项参数在每次调用中都保持不变,而主轴的坐标时刻在变化,为与主程序相适应,在子程序中必须采用相对编程语句。

3、减少刀具空行程

在BIEJING-FANUC Power Mate O数控车床中,刀具的运动是依靠步进电动机来带动的,尽管在程序命令中有快速点定位命令G00,但与普通车床的进给方式相比,依然显得效率不高。因此,要想提高机床效率,必须提高刀具的运行效率。

刀具的空行程是指刀具接近工件和切削完毕后退回参考点所运行的距离。只要减少刀具空行程,就可以提高刀具的运行效率。(对于点位控制的数控车床,只要求定位精度较高,定位过程可尽可能快,而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路线是无关紧要的。)在机床调整方面,要将刀具的初始位置安排在尽可能靠近棒料的地方。

在程序方面,要根据零件的结构,使用尽可能少的刀具加工零件使刀具在安装时彼此尽可能分散,在很接近棒料时彼此就不会发生干涉;

另一方面,由于刀具实际的初始位置已经与原来发生了变化,必须在程序中对刀具的参考点位置进行修改,使之与实际情况相符,与此同时再配合快速点定位命令,就可以将刀具的空行程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从而提高机床加工效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2-05
其实不管是什么系统,它们的编程都是差不多的。下面有格式,只要学会他编程就会了。 G代码 组别 解释 ; G00 01 定位 (快速移动) ; G01 直线切削 ; . G02 顺时针切圆弧 (CW,顺时钟) ; G03 逆时针切圆弧 (CCW,逆时钟) ; G04 00 暂停 (Dwell) ; G09 停于精确的位置 ; G20 06 英制输入 ; G21 公制输入 ; G22 04 内部行程限位 有效 ; G23 内部行程限位 无效 ; G27 00 检查参考点返回 ; G28 参考点返回 ; G29 从参考点返回 ; G30 回到第二参考点  ;G32 01 切螺纹  G40 07 取消刀尖半径偏置 ; G41 刀尖半径偏置 (左侧) ; G42 刀尖半径偏置 (右侧) ; G50 00 修改工件坐标;设置主轴最大的 RPM ; G52 设置局部坐标系 ; G53 选择机床坐标系 ; G70 00 精加工循环 ; G71 内外径粗切循环 ; G72 台阶粗切循环 ; G73 成形重复循环 ; G74 Z 向步进钻削 ; G75 X 向切槽 ; G76 切螺纹循环 ; G80 10 取消固定循环 ; G83 钻孔循环 ; G84 攻丝循环 ; G85 正面镗孔循环 ; G87 侧面钻孔循环 ; G88 侧面攻丝循环 ; G89 侧面镗孔循环 ; G90 01 (内外直径)切削循环  ;G92 切螺纹循环 ; G94 (台阶) 切削循环 ; G96 12 恒线速度控制 ;
G97 恒线速度控制取消 ; G98 05 每分钟进给率; G99 每转进给率
  代码解释
  G00 定位
  1. 格式 G00 X_ Z_ 这个命令把刀具从当前位置移动到命令指定的位置 (在绝对坐标方式下), 或者移动到某个距离处 (在增量坐标方式下)。 2. 非直线切削形式的定位 我们的定义是:采用独立的快速移动速率来决定每一个轴的位置。刀具路径不是直线,根据到达的顺序,机器轴依次停止在命令指定的位置。 3. 直线定位 刀具路径类似直线切削(G01) 那样,以最短的时间(不超过每一个轴快速移动速率)定位于要求的位置。 4. 举例 N10 G0 X100 Z65
  G01 直线插补
  1. 格式 G01 X(U)_ Z(W)_ F_ ;直线插补以直线方式和命令给定的移动速率从当前位置移动到命令位置。X, Z: 要求移动到的位置的绝对坐标值。U,W: 要求移动到的位置的增量坐标值。
  2. 举例① 绝对坐标程序 G01 X50. Z75. F0.2 ;X100.; ② 增量坐标程序G01 U0.0 W-75. F0.2 ;U50.
  圆弧插补 (G02, G03)
  1. 格式 G02(G03) X(U)__Z(W)__I__K__F__ ;G02(G03) X(U)__Z(W)__R__F__ ; 
  G02 – 顺时钟 (CW)G03 – 逆时钟 (CCW)X, Z –在坐标系里的终点U, W – 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I, K – 从起点到中心点的矢量 (半径值)R – 圆弧范围 (最大180 度)。2. 举例① 绝对坐标系程序G02 X100. Z90. I50. K0. F0.2或G02 X100. Z90. R50. F02;② 增量坐标系程序G02 U20. W-30. I50. K0. F0.2;或G02 U20. W-30. R50. F0.2; 
  第二原点返回 (G30)
  坐标系能够用第二原点功能来设置。 1. 用参数 (a, b) 设置刀具起点的坐标值。点 “a” 和 “b” 是机床原点与起刀点之间的距离。 2. 在编程时用 G30 命令代替 G50 设置坐标系。 3. 在执行了第一原点返回之后,不论刀具实际位置在那里,碰到这个命令时刀具便移到第二原点。 4. 更换刀具也是在第二原点进行的。
  切螺纹 (G32)
  1. 格式 G32 X(U)__Z(W)__F__ ; G32 X(U)__Z(W)__E__ ; F –螺纹导程设置 E –螺距 (毫米) 在编制切螺纹程序时应当带主轴转速RPM 均匀控制的功能 (G97),并且要考虑螺纹部分的某些特性。在螺纹切削方式下移动速率控制和主轴速率控制功能将被忽略。而且在送进保持按钮起作用时,其移动进程在完成一个切削循环后就停止了。 2. 举例 G00 X29.4; (1循环切削) G32 Z-23. F0.2; G00 X32; Z4.; X29.;(2循环切削) G32 Z-23. F0.2; G00 X32.; Z4. 刀具直径偏置功能 (G40/G41/G42)
  1. 格式 G41 X_ Z_;G42 X_ Z_;
  在刀具刃是尖利时,切削进程按照程序指定的形状执行不会发生问题。不过,真实的刀具刃是由圆弧构成的 (刀尖半径) 就像上图所示,在圆弧插补和攻螺纹的情况下刀尖半径会带来误差。2. 偏置功能
  命令 切削位置 刀具路径
  G40 取消 刀具按程序路径的移动
  G41 右侧 刀具从程序路径左侧移动
  G42 左侧 刀具从程序路径右侧移动
  补偿的原则取决于刀尖圆弧中心的动向,它总是与切削表面法向里的半径矢量不重合。因此,补偿的基准点是刀尖中心。通常,刀具长度和刀尖半径的补偿是按一个假想的刀刃为基准,因此为测量带来一些困难。把这个原则用于刀具补偿,应当分别以 X 和 Z 的基准点来测量刀具长度刀尖半径 R,以及用于假想刀尖半径补偿所需的刀尖形式数 (0-9)。这些内容应当事前输入刀具偏置文件。
  “刀尖半径偏置” 应当用 G00 或者 G01功能来下达命令或取消。不论这个命令是不是带圆弧插补, 刀不会正确移动,导致它逐渐偏离所执行的路径。因此,刀尖半径偏置的命令应当在切削进程启动之前完成; 并且能够防止从工件外部起刀带来的过切现象。反之,要在切削进程之后用移动命令来执行偏置的取消过
  工件坐标系选择(G54-G59)
  1. 格式 G54 X_ Z_; 2. 功能 通过使用 G54 – G59 命令,来将机床坐标系的一个任意点 (工件原点偏移值) 赋予 1221 – 1226 的参数,并设置工件坐标系(1-6)。该参数与 G 代码要相对应如下: 工件坐标系 1 (G54) ---工件原点返回偏移值---参数 1221 工件坐标系 2 (G55) ---工件原点返回偏移值---参数 1222 工件坐标系 3 (G56) ---工件原点返回偏移值---参数 1223 工件坐标系 4 (G57) ---工件原点返回偏移值---参数 1224 工件坐标系 5 (G58) ---工件原点返回偏移值---参数 1225 工件坐标系 6 (G59) ---工件原点返回偏移值---参数 1226 在接通电源和完成了原点返回后,系统自动选择工件坐标系 1 (G54) 。在有 “模态”命令对这些坐标做出改变之前,它们将保持其有效性。 除了这些设置步骤外,系统中还有一参数可立刻变更G54~G59 的参数。工件外部的原点偏置值能够用 1220 号参数来传递。
  精加工循环(G70)
  1. 格式 G70 P(ns) Q(nf) ns:精加工形状程序的第一个段号。 nf:精加工形状程序的最后一个段号 2. 功能 用G71、G72或G73粗车削后,G70精车削。
  外园粗车固定循环(G71)
  1. 格式 G71U(△d)R(e)G71P(ns)Q(nf)U(△u)W(△w)F(f)S(s)T(t)N(ns)…………….F__从序号ns至nf的程序段,指定A及B间的移动指令。.S__.T__N(nf)……△d:切削深度(半径指定)不指定正负符号。切削方向依照AA’的方向决定,在另一个值指定前不会改变。FANUC系统参数(NO.0717)指定。e:退刀行程本指定是状态指定,在另一个值指定前不会改变。FANUC系统参数(NO.0718)指定。ns:精加工形状程序的第一个段号。nf:精加工形状程序的最后一个段号。△u:X方向精加工预留量的距离及方向。(直径/半径)△w: Z方向精加工预留量的距离及方向。
  2. 功能如果在下图用程序决定A至A’至B的精加工形状,用△d(切削深度)车掉指定的区域,留精加工预留量△u/2及△w。
  端面车削固定循环(G72)
  1. 格式 G72W(△d)R(e) G72P(ns)Q(nf)U(△u)W(△w)F(f)S(s)T(t) △t,e,ns,nf, △u, △w,f,s及t的含义与G71相同。 2. 功能 如下图所示,除了是平行于X轴外,本循环与G71相同。
  成型加工复式循环(G73)
  1. 格式 G73U(△i)W(△k)R(d)G73P(ns)Q(nf)U(△u)W(△w)F(f)S(s)T(t)N(ns)…………………沿A A’ B的程序段号N(nf)………△i:X轴方向退刀距离(半径指定), FANUC系统参数(NO.0719)指定。△k: Z轴方向退刀距离(半径指定), FANUC系统参数(NO.0720)指定。d:分割次数这个值与粗加工重复次数相同,FANUC系统参数(NO.0719)指定。ns: 精加工形状程序的第一个段号。nf:精加工形状程序的最后一个段号。△u:X方向精加工预留量的距离及方向。(直径/半径)△w: Z方向精加工预留量的距离及方向。
  2. 功能本功能用于重复切削一个逐渐变换的固定形式,用本循环,可有效的切削一个用粗加工段造或铸造等方式已经加工成型的工件。
  端面啄式钻孔循环(G74)
  1. 格式 G74 R(e); G74 X(u) Z(w) P(△i) Q(△k) R(△d) F(f) e:后退量 本指定是状态指定,在另一个值指定前不会改变。FANUC系统参数(NO.0722)指定。 x:B点的X坐标 u:从a至b增量 z:c点的Z坐标 w:从A至C增量 △i:X方向的移动量 △k:Z方向的移动量 △d:在切削底部的刀具退刀量。△d的符号一定是(+)。但是,如果X(U)及△I省略,可用所要的正负符号指定刀具退刀量。 f:进给率: 2. 功能 如下图所示在本循环可处理断削,如果省略X(U)及P,结果只在Z轴操作,用于钻孔。
  外经/内径啄式钻孔循环(G75)
  1. 格式 G75 R(e); G75 X(u) Z(w) P(△i) Q(△k) R(△d) F(f) 2. 功能 以下指令操作如下图所示,除X用Z代替外与G74相同,在本循环可处理断削,可在X轴割槽及X轴啄式钻孔。
  螺纹切削循环(G76)
  1. 格式 G76 P(m)(r)(a) Q(△dmin) R(d)G76 X(u) Z(w) R(i) P(k) Q(△d) F(f)m:精加工重复次数(1至99)本指定是状态指定,在另一个值指定前不会改变。FANUC系统参数(NO.0723)指定。r:到角量本指定是状态指定,在另一个值指定前不会改变。FANUC系统参数(NO.0109)指定。a:刀尖角度:可选择80度、60度、55度、30度、29度、0度,用2位数指定。本指定是状态指定,在另一个值指定前不会改变。FANUC系统参数(NO.0724)指定。如:P(02/m、12/r、60/a)△dmin:最小切削深度本指定是状态指定,在另一个值指定前不会改变。FANUC系统参数(NO.0726)指定。i:螺纹部分的半径差如果i=0,可作一般直线螺纹切削。k:螺纹高度这个值在X轴方向用半径值指定。△d:第一次的切削深度(半径值)l:螺纹导程(与G32)
  2. 功能螺纹切削循环。
  内外直径的切削循环(G90)
  1. 格式 直线切削循环:G90 X(U)___Z(W)___F___ ;按开关进入单一程序块方式,操作完成如图所示 1→2→3→4 路径的循环操作。U 和 W 的正负号 (+/-) 在增量坐标程序里是根据1和2的方向改变的。锥体切削循环:G90 X(U)___Z(W)___R___ F___ ;必须指定锥体的 “R” 值。切削功能的用法与直线切削循环类似。
  2. 功能外园切削循环。1. U<0, W<0, R<02. U>0, W<0, R>03. U<0, W<0, R>04. U>0, W<0, R<0
  切削螺纹循环 (G92)
  1. 格式 直螺纹切削循环: G92 X(U)___Z(W)___F___ ; 螺纹范围和主轴 RPM 稳定控制 (G97) 类似于 G32 (切螺纹)。在这个螺纹切削循环里,切螺纹的退刀有可能如 [图 9-9] 操作;倒角长度根据所指派的参数在0.1L~ 12.7L的范围里设置为 0.1L 个单位。 锥螺纹切削循环: G92 X(U)___Z(W)___R___F___ ; 2. 功能 切削螺纹循环
  台阶切削循环 (G94)
  1. 格式 平台阶切削循环: G94 X(U)___Z(W)___F___ ; 锥台阶切削循环: G94 X(U)___Z(W)___R___ F___ ; 2. 功能 台阶切削 线速度控制 (G96, G97)
  NC 车床用调整步幅和修改 RPM 的方法让速率划分成,如低速和高速区;在每一个区内的速率可以自由改变。 G96 的功能是执行线速度控制,并且只通过改变RPM 来控制相应的工件直径变化时维持稳定的切削速率。 G97 的功能是取消线速度控制,并且仅仅控制 RPM 的稳定。
  设置位移量 (G98/G99)
  切削位移能够用 G98 代码来指派每分钟的位移(毫米/分),或者用 G99 代码来指派每转位移(毫米/转);这里 G99 的每转位移在 NC 车床里是用于编程的。 每分钟的移动速率 (毫米/分) = 每转位移速率 (毫米/转) x 主轴 RPM
  例题:
  选择1.外园粗车刀 2.外园精车刀 3.螺纹刀 4.钻头 5.镗孔刀
  操作方法:操作步骤:1. 对工件零点:第一、 FANUC系统数控车床设置工件零点的几种方法:1、 直接用刀具试切对刀(1) 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测量外园直径后,在offset界面的几何形状输入“MX外园直径值”,按“input”键,即输入到几何形状里。(2) 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端面,在offset界面的几何形状输入“MZ当前Z坐标值”,按“input”键,即输入到几何形状里。2、 用G50设置工件零点(1) 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测量外园直径后,把刀沿Z轴正方向退点,切端面到中心。(2) 选择MDI方式,输入G50 X0 Z0,启动START键,把当前点设为零点。(3) 选择MDI方式,输入G0 X150 Z150 ,使刀具离开工件进刀加工。(4) 这时程序开头:G50 X150 Z150 …….。(5) 注意:用G50 X150 Z150,你起点和终点必须一致即X150 Z150,这样才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6) 如用第二参考点G30,即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这时程序开头 G30 U0 W0G50 X150 Z150 (7) 在FANUC系统里,第二参考点的位置在参数里设置,在Yhcnc软件里,按鼠标右键出现对话框,按鼠标左键确认即可。3、 工件移设置工件零点(1) 在FANUC0-TD系统的Offset里,有一工件移界面,可输入零点偏移值。(2) 用外园车刀先试切工件端面,这时Z坐标的位置如:Z200,直接输入到偏移值里。(3) 选择“Ref”回参考点方式,按X、Z轴回参考点,这时工件零点坐标系即建立。(4) 注意:这个零点一直保持,只有从新设置偏移值Z0,才清除。4、 G54------G59设置工件零点(1) 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测量外园直径后,把刀沿Z轴正方向退点,切端面到中心。(2) 把当前的X和Z轴坐标直接输入到G54----G59里,程序直接调用如:G54X50Z50…….(3) 注意:可用G53指令清除G54-----G59工件坐标系.
第4个回答  2015-10-08

教你如何成为数控机床编程高手,建议初学者认真阅读。
要想成为一个数控高手(金属切削类),从大学毕业进工厂起,最起码需要6年以上的时间。他既要有工程师的理论水平,又要有高级技师的实际经验及动手能力。
第一步: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工艺员。数控机床集钻、铣、镗、铰、攻丝等工序于一体。对工艺人员的技术素养要求很高。数控程序是用计算机语言来体现加工工艺的过程。工艺是编程的基础。不懂工艺,绝不能称会编程。
其实,当我们选择了机械切削加工这一职业,也就意味着从业早期是艰辛的,枯糙的。大学里学的一点基础知识面对工厂里的需要是少得可怜的。机械加工的工程师,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经验师。因此,很多时间必须是和工人们在一起,干车床、铣床、磨床,加工中心等;随后在办公室里编工艺、估材耗、算定额。你必须熟悉各类机床的性能、车间师傅们的技能水平。这样经过2-3年的修炼,你基本可成为一个合格的工艺人员。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建议刚工作的年轻大学生们,一定要虚心向工人师傅们学习,一旦他们能把数十年的经验传授与你,你可少走很多弯路。因为这些经验书本上
是学不到的,工艺的选择是综合考虑设备能力和人员技术能力的选择。没有员工的支持和信任,想成为优秀的工艺员是不可能的。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与积累,你应达到下列技术水准和要求:
1、 熟悉钻、铣、镗、磨、刨床的结构、工艺特点,
2、 熟悉加工材料的性能。
3、 扎实的刀具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刀具的常规切削用量等。
4、 熟悉本企业的工艺规范、准则及各种工艺加工能达到的一般要求,常规零件的工艺路线。合理的材料消耗及工时定额等。
5、 收集一定量的刀具、机床、机械标准的资料。特别要熟悉数控机床用的刀具系统。
6、 熟悉冷却液的选用及维护。
7、 对相关工种要有常识性的了解。比如:铸造、电加工、热处理等。
8、 有较好的夹具基础。
9、 了解被加工零件的装配要求、使用要求。
10、有较好的测量技术基础。
第二步:精通数控编程和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这一点,我觉得比较容易,编程指令也就几十个,各种系统大同小异。一般花1-2个月就能非常熟悉。自动编程软件稍复杂些,需学造型。但对于cad基础好的人来说,不是难事。另外,如果是手工编程,解析几何基础也要好!读书人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最适应的。在实践中,一个好程序的标准是:
1、 易懂,有条理,操作者人人都能看懂。
2、 一个程序段中指令越少越好,以简单、实用、可靠为目的。从编程角度对指令的理解,我以为指令也就G00和G01,其他都为辅助指令,是方便编程才设置的。
3、 方便调整。零件加工精度需做微调时最好不用改程序。比如,刀具磨损了,要调整,只要改刀具偏置表中的长度、半径即可。
4、 方便操作。程序编制要根据机床的操作特点来编,有利于观察、检查、测量、安全等。例如,同一种零件,同样的加工内容,在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分别加工,程序肯定不一样。在机械加工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只要有实践经验的同行,想必都会同意这句话吧!
第三步: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
这需要1-2年的学习,操作是讲究手感的,初学者、特别是大学生们,心里明白要怎么干,可手就是不听使唤。在这过程中要学:系统的操作方式、夹具的安装、零件基准的找正、对刀、设置零点偏置、设置刀具长度补偿、半径补偿,刀具与刀柄的装、卸,刀具的刃磨、零件的测量(能熟练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卡、百分表、千分表、内径杠杆
表)等。最能体现操作水平的是:卧式加工中心和大型龙门(动粱、顶梁)加工中心。
操作的练习需要悟性!有时真有一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意境!
在数控车间你就静下心来好好练吧!
一般来说,从首件零件的加工到加工精度合格这一过程都是要求数控编程工艺员亲自
完成。你不能熟练操作机床,这一关是过不了的。
第四步:必须有良好的工装夹具基础和测量技术水平。
我这里把工装夹具及测量技术单列一条是因为:它对零件加工质量起到与机床精度一样重要的作用,是体现工艺人员水平的标志之一。整个工艺系统:机床精度是机床生产厂保证的,刀具及切削参数是刀具商提供的,一般问题都不大,只有工装夹具是工艺人员针对具体零件专门设计的,大凡上数控机床的零件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因而往往会出现难于预料的问题,我从事数控机床用户零件切削调试10来年,不要整改的夹具还真没碰上过。
调试时,首件零件加工不合格,一半以上原因是由于夹具的定位、夹压点、夹紧力不合理引起的。夹具方面的原因分析难度在于只能定性,很难定量。如对夹具设计、零件装夹没有经验的话,那困难就大了。在这方面的学习,建议向做精密坐标镗床的高级技师们请教。精准的测量水平时从事机加工的基本功之一,要能熟练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卡、百分表、千分表、内径杠杆表、卡钳等。有时零件加工,三坐标测量仪是指望不上的。必须靠手工测量。试想,零件都量不准确,哪个领导和工人师傅会信任你?
练好测量技术可要花很长时间哟!
第五步 熟悉数控机床。精通数控机床的维护保养。
所谓熟悉数控机床,应做到:
1、 熟悉数控电气元件及控制原理。能说出电箱里各个元件的名称及作用,能看懂电气原理图。能根据电气报警号,查出报警内容。
2、 了解滚珠丝杆的结构、传动原理。清楚哪些因素对机床精度的影响比较大。
3、 了解机床丝杆两端轴承的结构及对机床精度的影响。
4、 了解机床的润滑系统(轴承、主轴、各运动副、齿轮箱等),清楚各润滑点的分布。机床润滑油的牌号及每周或每月油的正常消耗量。
5、 了解机床的致冷系统:切削(水、气)冷却、主轴冷却、电箱冷却等
6、 了解机床的主传动结构,每台机床转速与扭矩之间具体数据特性。
7、 了解机床导轨副特点:是线轨还是滑轨,刚性(承载能力)如何?
8、 能排除常见操作故障(如:超极限、刀库刀号出错等)
9、 精通机床的各项精度(静态、动态)指标及检测方法。
10、熟悉刀库机构及换刀原理。
以上几条没有3年以上的时间锻炼,恐怕是很难达到要求的。而且很多企业还不具备学习的条件。建议多向设备维修部门的师傅请教。
机床的维护保养细节我就不多讲了,各企业都有各自的经验和标准。
机床维护保养重点在于“养”,平时应该注意(应做好长期记录):
1、 每天开机注意机床各轴的启动载荷变化是否正常,这点很重要,启动载荷变化不正常,就意味着运动副或传动副的阻力变化了,得赶紧停机检查。否则,时间一长,对机床的损害极大;
2、 注意润滑油的正常消耗量。过多过少,都必须检查。
3、 勤清洗电箱空调滤网和通风口滤网。电箱内部电源模块、驱动模块的集成电路板一旦粘染含有铁粉的灰尘,那机床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报警,修都修不好。就等换板子吧!
第六 培养良好的习惯,适应数控加工的特点。
(这一条是我个人所见,是否合理,大家可以讨论。)
适合数控加工的高手应该是谦逊、严谨,冷静,思维缜密,做事有条理而又有主见的人。
1、一些大型零件的加工,不但加工内容多,还有空间三维坐标的转换。加工轨迹的计算非常复杂和难以确定,如果考虑问题不细致、全面,计算不精确,调试时程序修改越改越乱,出错的概率就大。“三思而后行”用在这里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2、零件调试过程是多人合作的过程,其中包括操作工、检验员、夹具设计、夹具装配人员等。出现问题时,要多征询他们的意见,多做试验,切忌武断下定论。对出错的员工不要过多责备,要有“慈悲”的心态。
3、数控机床的工作是靠指令来控制的,调试时,在“启动”按钮按下去之前,你必须十分是清楚机床运行的轨迹。要严谨、细致,千万不能让机床先动了再说。一旦程序有误或补偿参数不正确,或选错了坐标系。轻则报废零件,重则出安全事故。脾气暴糙、做事无头绪,而且屡教不改者是不适应数控机床操作的。
我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原来我们公司十多位用户调试切削工艺员,都是见多识广、经验老到之辈,可没有哪一个、哪一年不撞断过刀具的。
4、调试加工时出现问题,要冷静,千万不能慌张,再出现误操作。心理素质要好。
5、零件调试多次不合格时,做分析要有条理,给出责任要有依据。某些相关部门出于各种原因,会给出各种解释,这时你要有主见,记住:做错一件事不要紧,却不能选错做事的方法。
6、一个工艺员,因受环境所限,技术能力总是有局限性的。加上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永远有提高的空间。当工厂内部的技术都已消化后,眼光要放外,紧跟国内外先进的加工技术,学习、消化。在技术方面做好老板的参谋。
以上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数控编程高手,其实说到底,应该有高级工艺师、高级技师水平的编程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