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诸葛亮传> 中的一段 急需!!!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谢谢啊!!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一、诸葛亮是人治,不是法治。“物理其本,循名责实”八字就是名法家的精义,换句话说,诸葛亮治国并非严格按照法律行事,故“刑虽峻而无怨者”,原因是“其用心而劝戒明”。是道德治国的典型例子。
  二、“刑虽峻而无怨者”,民虽无怨,然终掩盖不了严刑峻法的事实,谓之酷吏,并无不可。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第六十二》:“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下士闻道大笑之’。非虚言也。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因此,酷吏一词,并非贬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需要酷吏的。
  三、裴松之记郭冲谓:“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法正谏曰:‘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驰禁,以慰其望。’亮答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奉承,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裴松之分析并无此事,但我认为郭冲不至于无中生有,可能诸葛亮此话未必是与法正对答,有可能是法正问刘备,诸葛亮代答之言,而且该言在理,是当时治理蜀国应该采取的政策。诸葛亮生性刻板,乏于应变,执法过严,应属正常。又,《三国志·庞统法正传第七》:“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湌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省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在这种形势下,诸葛亮放纵个别部下应是事实。然从严刑峻法的角度来看,也是两相符合的。法正只不过是仿效诸葛亮而已。
  四、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有国者不务保安境内,绥静百姓,而好开辟土地,征伐天下,未为得计也。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使蜀国民众长期征战,国库日益空虚,已经从本质上瓦解了蜀国的基础,蜀国灭亡,实因诸葛亮,非惟刘禅。相反,如果没有刘禅坐镇后方,诸葛亮北伐哪来的经费?诸葛亮长期在外征战,而实际上又架空了刘禅的领导权,小人乘机而入,蜀国不亡何待?
  五、诸葛亮领导能力比刘备尚差一筹。刘备有识人、用人之长,诸葛亮则嫉贤妒才,先是迫死庞统,后又屡次排挤曾被刘备重用为汉中太守的魏延,起用庸才姜维。诸葛亮实在太忌畏魏延了,六出祁山的失败,更证明了魏延的出子午谷径取两京的战略计划被否定、胎死腹中,是没有道理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16
翻译:
诸葛亮作为一国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自己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微不足道的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为他所不齿;终于使全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然而他连年劳师动众对外征战,都未能取得成功,大概是因为率军作战随机应变,不是他的长处吧!

怎样?我议过整本《后汉书》和《三国志》。
第2个回答  2012-04-14
翻译
第3个回答  2008-06-17
那你把<易经>给我议一下,
第4个回答  2008-06-17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就这些了,我知道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