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我国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节日

如题所述

阳历九月大约是农历7,8月吧

女儿节
女儿节流行于广元一带。相传,唐朝女皇五则天的母亲在广元游河湾时遇黑龙感孕,于农历正月二十三日生下武则天,会期。这天,人们成群结队到生泽寺、则天坝和嘉陵江游玩妇女们穿戴一新,相互邀约沿河湾畅游,以讨吉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活动曾一度中断。1988年,广元市政府决定恢复这一民间节日,并定名为“女儿节”,将节期定在公历九月一日。
http://www.7cd.cn
云南省丽江一带的纳西族地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至三十日、九月十日至三十日,也要举行两次“洗牛脚会”。这两段时间正是春、秋农事大忙以后,需要稍事休整,于是人们在上述两段时间内任选一天,全村举行聚餐,并洗刷耕牛、喂它12个麦饼和一捆青草,还要在牛栏上挂一串麦饼以表慰劳之意。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仡佬族人民要过一个迎接丰收的“八月节”,或者又叫“迎新谷节”。仡佬族人民很是重视这个节日,要连过两天。大家都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寨中空场上,由几位壮汉将头戴红花的大牯牛带入场中,先诵祝词,默祷五谷丰登。然后由乐队奏起“八仙”乐曲,鸣放火枪、鞭炮,然后杀牛煮肉,并将牛肉平分给各家各户,让家长拿回家供于祖先灵前,有全村全族团结一心之意。民族长老还要以小猪、公鸡、大鸭各一只,作为三牲在菩萨树前作供祭仪式。祭毕,大众聚餐,青年们在月光下歌舞欢乐,尽兴方散。第二天还要从田间采回新鲜谷物、瓜果,用作家宴。宴毕,妇女们各带自己子女,为娘家亲戚送去礼品,以示祝贺。青年们依旧歌舞终日,以迎丰收的到来,节日以后,就开始秋收。
湖南省城步县的苗族传说,古代有一个时期,兵荒马乱,人们四出逃生。有八个姑娘来到这里,见土地肥沃,人迹稀少,就在这里播下了谷种,当年获得丰收。她们定居下来,开发土地,使这个地方成为富庶之地。因此,这里苗族每年秋收后,都要酿制高粱米酒,招待亲友,共同纪念开辟此地荒原的八位姑娘,就形成了一个祝贺丰收的“八姑节”。
各民族人民经过春季与夏季的辛勤劳动,进入秋收季节。为了欢庆丰收,很多民族都有吃新米,庆丰收的种种节日。这是艰苦劳动得到大自然报偿的欢乐喜庆的日子。
西藏藏族的望果节就是一个著名的祈祷丰收的节日。藏语“望”为“田地”、“果”是“转圈”之意,望果节也就是一个转地头的节日。它没有固定日期,在秋季谷物成熟和“鸟王”(大雁)南飞之前选吉日进行,节期三五天不等。江孜、日喀则约在农历七月中旬,拉萨于八月初一开始。早在1500年以前,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穷洁、乃东一带的藏族还信仰原始宗教。他们把风雨雷电解释为天神降灾作祸。因此,在秋季庄稼快成熟时,成群结队在地头转悠,祈求天神佑护。据说这是本教教主应藏王布德贡贤之请,教农民绕田地转圈,以求丰收。他们以村落为单位,前面由香炉和幡杆引路,接着是教主手举绕有哈达的木棒“达达”和右羊腿领队,以示“收地气,求丰收”之意;后面跟着手持青稞麦穗的乡民。乡民绕完田头,将麦穗置谷包上或神前,以示粮食满仓。然后举行角力、斗剑等活动。8世纪后,宁玛教派当权,“望果”活动又增加了宁玛教派的念咒。14世纪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到西藏后,佛教成为西藏主要教派,格鲁派占统治地位,“望果”节活动又带上了佛教色彩。乡民转地头时,要高举佛像,背诵经文。现在每逢节日,藏民仍身着盛装,高擎彩旗,抬着用青稞麦穗扎成的丰收塔,敲锣打鼓,边唱边转地头。然后涌向林卡(树林地或公园)饮酒、歌舞、赛马、射箭,以预祝丰收。
错那县的门巴族,在藏历七八月间要过和藏族望果节一样的雀可节。节日期间,每村都要请一二个红教喇嘛念经,各家出一个劳力,到所请的喇嘛家中劳动,以示酬谢。全村村民跟着喇嘛绕庄稼地一周,祈求免除风、雪、水、旱、虫灾,迎接丰收的到来。
居住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珞巴族群众,十分重视农业的收获工作,开镰收割开始,男子都要清早下地,一天三餐都不能与妇女同一个火塘吃饭。因此艰苦的收割告一段落,就要选一天过“昂德林节”,为丰收节之意。节日前,男子们要上山打猎,妇女们则以新收的谷物煮熟后,敬献给老人们尝鲜,剩下的则用以喂狗。节日期间,全村老少共同欢宴,喝酒对歌直至次日天明。歌词内容包括讲解男子开辟田地、妇女发现种子、收获粮食的农业起源故事和酿制美酒等等内容。除了欢乐庆丰收以外,还要祭祀祖先神灵,感谢他们的护佑。
云南省勐海县的哈尼族,从谷子成熟到收割完毕,要举行多次“欧玛楼”(意为“祭谷王”)仪式。以繁缛的节日活动,庄重地迎接农业大丰收的到来。在稻谷基本成熟时,哈尼人要选择吉日,摘回三穗谷子悬在家中祭台上,由家长口诵赞词,感谢祖先、谷王护佑之恩。如果发现有一株双穗的稻谷,就认为是谷王。要在谷王前杀鸡一只,当场煮熟后,用手举过头顶三次,以示祭祀。然后割下谷王,放在家中祭台之上。收割后,如遇谷堆倒塌,认为谷王遇到惊吓,要在谷堆前敲死一只小鸡,并将鸡毛撒于谷堆周围,将新米饭放在谷堆上,以求谷王安居。收割完毕,要用青叶包三包祭品,到留下未割的谷魂塘前,将一份祭品放在谷杆下部,一份扎于上部,并将鸡蛋放在谷杆下面。将全部谷杆捆在一起后,一刀割下装入背包,取回鸡蛋悬挂于谷仓梁上。仪式进行时必须保持肃静,有叫谷魂还仓之意。稻谷正式入仓前,家长要先在仓内放好祭品,用谷箩装一些新谷,上盖衣服,要背着进出三次。每背进谷仓一次,要抓一把新谷撒在仓内。经上述仪式后,收获的稻谷才能入仓和取食。
每到农历八月属龙日,哈尼族要过“车实扎”,即新米节。届时,妇女们先要到田里拔回一兜稻谷,种在自家水井或菜地边,以象征地神。天亮后,再将新谷背回家中,舂出米粒,一部分煮成新米饭,另一部分炒成米花。傍晚吃新米饭前,要先祭祖先,并用米花喂狗,然后才开始吃饭,以示对俄玛将谷物带给人间的怀念和敬意。节日前后,还要请亲友前来聚餐,共庆丰收。
云南省的景颇族,则在农历八、九月之间谷物收割前,选吉日祭鬼吃新,称“新米节”。各家主人背回一捆糯稻,放在家里的“鬼门”内,此日不能宰杀家禽,所以青年相约下河摸鱼捞虾,制备佳肴。全寨人集合头领家中,由巫师祭祀。祭祀完毕后每人得一小包新米饭,拿回家过尝新节。传说很久以前,因谷魂上天,所以谷子长得不好。懂事的家狗日夜吠叫,为主人喊回谷魂,才使景颇人的稻谷越长越好。所以饭前要先喂狗和牛,以示对它们的感谢
有些地区的瑶族,在农历八月新谷还家时,也要过吃新节,以新米蒸熟后祭谷娘,并要供狗饱餐一顿。但是他们这样做并不是由于狗给人们带来了种子,而是为了纪念祖先龙犬盘护与公主成婚,繁衍了后代。
阿昌族人民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日都要举行以祭祷老姑太为主要内容的尝新节。这一天,他们先打扫房屋,到地里拔一兜结得又多又大的芋头,砍一根结有双穗的玉米,一起捆在一米多长的竹棍上,然后将它靠在厅屋的左角或右角。并煮上新米饭,杀一只鸡代替老站太生前爱吃的鹧鸪肉。还供上果子、梨子等干鲜果品,全家人站在一起由家长念诵祭词,求得老姑太的护佑。
台湾岛上的高山族,每年秋收以后,从农历八月初一开始,要过盛大的“丰年祭”节日,接连举行数日。如遇大丰收之年,节日活动还要适当延长。节日前几天,男子上山打猎,妇女备办食品。到节日那天,每家都要用古老的钻木取火的方法取得火种,任其自燃自灭一次。然后再取火煮糯米饭、蒸糕、做菜。将供品送到社的集中祭祀点,由五名女巫主持祭祖。妇女集中跳杵乐舞,男子携猎具举行狩猎祭祀,庆祝农猎各业丰收。初三夜晚,在广场举行篝火晚会“司马拉”。全社成员围集篝火旁,享用酒宴,边喝边舞。悠扬的歌声响彻夜空。“捕得鹿来,收下稻米。摆出美酒,社众齐来赛戏会饮。黄金为谷白玉棉,家家酿得酒如泉。社中子弟舞欲颠,但愿明年胜今年。”歌声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和美好的期望
台湾高山族阿美人支系,每隔七年也要举办一次“成年礼”的节日。时间约在粟收获祭后的月圆之日,即农历八月的中旬举行。届时部落内年满18岁的青年都要参加,并须在节日前的一个月就开始练习长跑和歌舞,节日前两天要进山去捕捉野鸡,准备粟酒,以供长老和节日时饮用。过节那天,青年们先到部落首领家中集合,听长老训话,宣布他们已经长大成人,以后各个方面要以成人的标准进行要求。然后一起裸身跑向海边的目的地,在那里歌舞欢庆。下午,又穿上盛装,头戴羽冠,耳插耳轴,到村中的青年会所,围成圆圈继续舞蹈。此时,部落首领还要训话,教导他们如何遵从部落礼节规范,在尽情的宴饮中,欢笑达旦。
湖北省边境鹤峰、恩施、建始、宣恩等地的土家族,还分别因地而异的在农历五月初三、七月十二或八月十五过一年一度的女儿会。这一天前来赶墟场的姑娘们,打扮得特别漂亮。她们穿上传统的民族服饰,有的购置日用品,有的出售土特产等等。而青年男女往往借此机会结识初交或约会情人。有的人家还在这时相亲定情,形成了一个热闹、喜庆、充满情意的节日。
居住在云南省新平、峨山、双相一带的彝族,一年要过两次“赶花街”的节日。第一次在农历六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第二次在七月十四、十五日。届时,彝族男女青年身着盛装,来到三县交界的大西山上,跳舞唱歌,买卖土特产,通宵达旦。姑娘小伙在这高寒山上,通过赶花街,不仅度过欢乐的节日,而且还有交流物资、祈求庄稼丰收的种种意义。
每年七八月间,藏北草原的藏族牧民,要择日集中在那曲镇附近过赛马会。节日活动除赛马外,还有男女赛跑、举重、骑术射击表演等。赛跑是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上,赤脚跑完180米的矿石跑道。举重是用双手抱起沉重的沙袋,从身前举过肩膀,扔向身后,才算获胜。近来的赛马会节日,除传统的体育项目外,还增加了文艺演出及物资交流等内容。
台湾的高山族在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要进行“背篓会”的节日活动。在月亮初升之际,主持人将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招入槟榔树林,高颂祝词,祝愿大家幸福、美满。然后小伙子用手脚攀援上树,摘下30个槟榔,追逐在前面跑躲的姑娘,将一个个槟榔扔入她们花纹精致的小背篓中。姑娘只接意中人投来的果实,而将其他人投过来的槟榔抖落在外,又唱又笑地向前跑掉。得到槟榔的姑娘,往往掏出准备好的绣荷包送给小伙,一起感谢主持人的祝福,双双隐入槟榔林深处共度良宵。
八月十五的节日,在广西西林等地的壮族中有“骂中秋”的习俗。传说古代有位耿直的姑娘,不爱虚伪的甜嘴,却欣赏尖刻的骂人艺术。有一个男青年在中秋之夜,当众痛骂偷姑娘所种的甘蔗的人,骂得痛快淋漓,姑娘被感动,嫁给了青年。从此,形成一种青年人以恶作剧引人发骂的风俗。他们三五成群,乘老人中秋赏月之际,用反锁大门、搬走石磨、拔掉菜秧、抖落果实等小小的恶作剧,以引起主人痛骂。而恶作剧者往往还要挑选善于骂人的人家,进行挑衅活动。按惯例,骂人者不能使用污言秽语,只能以尖酸刻薄的语言显示其骂人才能。当地风俗认为中秋之夜被骂得越多,就越长寿。因而形成一个不是以欢歌曼舞,而是以骂不绝耳为主要内容的奇特节日。广西罗城一带的仫佬族,以八月十五为“后生节”。这一天,青年男女带着粽粑等食品,打着布伞,一起到野外走坡,从集体对歌到双双对唱,有了情意后,便约定再见之期,在皎洁的月光下播种爱情。贵州黎平等地的侗族,在八月十五过“赶坪节”。但是以甲子计算年份,逢单年只过一日,举行芦笙会;逢双年过两天,头一天芦笙会,第二天进行对歌。在芦笙会上要选出优胜的歌队。对歌时,男青年要以粽叶包脸、泥巴文身、穿着戏装,扮成乞丐模样,与姑娘对歌,使姑娘认不出是谁,也分不清贫富。对歌结束后,小伙们下河洗身,换上整洁服装,再回歌坪与姑娘谈笑。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和八月十五日要两次举行“拜树节”。过节日时所需黄牯牛一头,每年轮流由三户人家负责饲养或共同集资购买。节日时居住分散的各村寨仡佬族都集中到祖树所在地磨基村,由家族的长房主持拜树仪式。先扭断公鸡颈脖,扯下鸡翘、鸡腿及牛心为供品,鸡头及左翅、左腿献给祖公树;鸡头及右翅、右腿则献给祖婆树。供物要用红纸包妥,放入树洞,并以纸钱将洞封好。主祭人要向祖树祝祷祈福,并敬酒鸣炮。牛心切开,平均分给各户,以示同心协力,同甘共苦。牛的内脏及其他酒菜与来参加的各族群众聚餐共食。通过拜树节的活动,加强了民族内部的凝聚力。
每年农历九月霜降这一天,广西大新县的下雷、宝圩、雷平及靖西、德保县的壮族,还要过一个纪念民族女英雄岑玉音的霜降节。关于岑玉音的事迹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说壮族妇女岑玉音箭术高超,勇敢过人,曾带兵去广东、福建沿海一带抗击倭寇。她用兵果断,料事如神,多次打败入侵的倭寇,得到皇帝的封赏,最后她解甲回乡,直到逝世。人们因她曾在霜降这一天大败倭寇,所以在这一天举行祭祀以示纪念,逐渐形成为霜降节。又说是她和丈夫一起,为保卫壮族人民的安宁及财产,率兵抵御入侵之敌,于霜降之日大获全胜,故当地百姓庆祝三天,定为节日。每逢霜降的前一天,各地壮胞都到下雷附近各村寨借宿,次日清晨到玉音庙进行拜祭。据说清代时,当地州官也要备办供品前来参加祭祀。群众祭毕归来,就近表演舞狮、演唱壮剧、民歌等活动,欢度怀念民族英雄的节日。
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山区的瑶族盘瑶支系,传说起源于神犬盘护。因盘护咬杀敌国国王有功,得与公主成婚,搬入山区,生六男六女,繁衍成为一个民族,所以有了祭祀盘护王的盘王节。这个节日一般在农历七月初七或七月十四、十五日举行。届时都要杀猪宰鸡,欢歌舞蹈,祭祖求佑。
湖南新晃一带的侗族,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妇女只要用打开的伞遮住自己,就可以到别人菜园里去偷瓜摘菜。这是一个叫作“偷月亮菜”的节日。姑娘们一般总到自己心爱的小伙子家菜园去偷,一面摘一面喊:“我扯了你的瓜菜,你去我家喝油茶吧。”如果摘到并蒂的瓜果豆角,就认为是吉利的兆头。有孩子的妇女专偷肥瓜、毛豆,象征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男青年偷月亮菜的,但只能在野外煮食。
广西三江程阳一带的侗族中则有一个青少年自己的“南瓜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各寨少年男女分别组织“南瓜队”和“油茶队”。参加南瓜队的男孩先要报名,并缴纳一点费用;参加油茶队的少女要积极准备煮茶用的各种佐料。而父母亲也都尽力支持,到了节日夜晚,南瓜队的少男先去田间偷摘南瓜。按当地习俗,在此节日期间,偷瓜再多,瓜主也不生气,偷瓜者也要依据一定规矩,瓜藤上有两个瓜时,只摘走一个;有四个瓜时,则可摘两个。摘走一个瓜,则要插上一朵花,以示此处之瓜已被偷走。南瓜队偷够后,就制彩旗扎花束,将南瓜布置一番,抬往邻村已预先找好的煮茶对象,由油茶队的姑娘热情接待。他们一起喝油茶,共同吃煮熟的南瓜,并分男女两队打起南瓜仗,你追我赶,打闹嬉笑,直至天明。
居住在东北的朝鲜族,在八月十五日过“嘉俳节”,(即“秋夕节”)。传说古代新罗儒理王执政时,令其二女将木部女子分成两组,从七月十五日早晨开始,到八月十五日结束,在大都庭院举行织麻比赛。败者要置办酒席款待胜者,并举行歌舞表演,以后逐渐演变成嘉俳节。届时人们宰食牛羊,用新谷作打糕及松饼,村屯之间进行摔交、荡秋千、跳板等活动。有时节日活动要持续数天。晚间各家在院中置香案祭月,吃月饼观赏皎洁的明月。
同是八月十五这一天,在广西靖西、那坡、德保一带的壮族,却有一个“请囊海”的节日。“囊海”是壮语,即“月姑”之意。到了这一天,姑娘们用艾叶水沐浴,梳妆打扮,打扫屋内外,用柚子叶水洒在房屋四周。把一根五米到十米长的竹竿竖在门前空旷地,顶上插一个插满线香的柚子,香烟缭绕,作为指引月姑下凡的天梯。门前置桌,放上月饼、香蕉、柚子、甘蔗、柑桔、煮熟了的芋头和成把的毛豆等供品。姑娘与小伙们围坐一起,推选一位姑娘扮作月姑,坐在地席中央,用两手中指和大拇指分别压住双眼和双耳,旋转头部,以示正从月宫下凡。大家将月姑认作“同年姐妹”(义姐妹),请她对歌。大家发问,她作答,场内欢歌笑语,情意绵长。

参考资料:http://www.spvec.com.cn/zhuanti/jingpin/shengji/lyzy/tszl/%D6%D0%B9%FA%C9%D9%CA%FD%C3%F1%D7%E5%BD%DA%C8%D5.doc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4-09
用户信息
您好:hao0828
见习魔法师 二级 ( 146 )
• 我的提问 • 个人中心
• 我的回答 • 退出

同类热点问题
• 什么表会以一天慢小时?
• 中西方节日的异同
• 及笄的来历
• 网骆传送带怎么用啊
• 古有梁祝蝶双飞,今生遇你何为悲,白蛇升天许仙随,情感动天永不悔,七七见好雀侨汇
更多>>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
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
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订阅该问题

待解决
九月份我国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节日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2 天 19 小时

提问者:起曲 - 魔法学徒 一级

答复 共 3 条

阳历九月大约是农历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