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节日分别属于哪一个民族?那达慕,开斋节,火把节,端节;水族,回族,蒙古族,纳西族

如题所述

那达慕属于蒙古族,开斋节属于回族,火把节属于纳西族,端节属于水族。

1、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语,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

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开斋节

开斋节,亦称“肉孜节”或“小节”。与“宰牲节”同为伊斯兰教两大节日。时间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穆斯林在莱麦丹(第9月)全月斋戒。我国回族人民信仰的就是穆斯林。

此日穆斯林们穿上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和庆祝活动。礼拜仪式规模和气氛均盛于“聚礼”,阿訇应讲经布道。“会礼”后,分头游祖坟,念经文,追悼亡灵。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散子、油香之类食品,赠送他人。

3、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的时间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4、端节

端节,贵州水族人民又称“借端”或“借瓜”,相当于汉族过春节,是水族人民最隆重的年节,节日期间主人以最丰盛的形式招待来客。

端节按贵州水族历法来推算过端日期,以正月的第一个亥日为一岁的终了和新年的开始,有继往开来之意。水历十二月(农历八月)至水历新年二月(农历十月)期间,以亥日为主要端节,亦有以午、未、申、酉、戌日为端节的节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5

1、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2、开斋节

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3、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4、端节

端节,贵州水族人民又称“借端”或“借瓜”(“借”水语“吃”的意思,“借端”“借瓜”即吃端、过端之意),相当于汉族过春节,是中国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榕江等地水族人民欢庆团聚、辞旧迎新、庆祝丰收而举行的节日,也是水族人民最隆重的年节,节日期间主人以最丰盛的形式招待来客。

端节按贵州水族历法来推算过端日期,水历一年12个月,分“黏盛”(暖季)“黏糯”(寒季)两季,以秋实为岁首,以阴历的九月为正月(即端月),以阴历的八月为岁尾,亥是地支的末序,故以正月的第一个亥日为一岁的终了和新年的开始,有继往开来之意。

扩展资料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

中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

由于一些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出现相同的重大节日,如:古尔邦节 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把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少数民族节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那达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4
【那达慕】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开斋节】开斋节在穆斯林国家通常是回历的10月1日,我国回族、维吾尔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等都是按照我国农历10月初1举行的。
【火把节】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
【端节】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水语称“借端”、“过端”。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11
那达慕蒙古族,回族开斋节,纳西族火把节,水族端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