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是什么?

如题所述

诚信。

道德规范在中国已经系统化、精炼化,熟记这些规范,不但有助于应对一些重要的考试(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立身做人。

①个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②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③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④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04
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不同的对错标准是特定生产能力、生产关系和生活形态下自然形成的。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忠孝节义”四个字:

忠: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是暴君也不得反抗。而原本中国人认为:君臣以义合,不可则去。

孝:子女必须绝对服从家长,“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家长殴打虐待子女被看作理所当然的权利。而原本中国人认为: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父母有过而子女不谏为不孝。

节:中国传统社会中仅片面要求女性守贞、从一而终,男人则可以三妻四妾,而原本中国人认为:三妻四妾,人欲也。是不应该的。虽然男女均遵从婚姻包办,但只有男性有离婚权利。

义:指被统治者必须誓死服从道德规范,为了统治者的利益必须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原本中国人认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义是从天下之志,与统治者无关。
当今社会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其实还是四点,不过含义有了变化
忠:忠于祖国,民族
孝:孝顺父母,长辈
节:遵守社会基本道德,秩序
信:身边人之间讲基本的信用
第2个回答  2013-08-11
德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
道家则以为所谓天地万物之自然为“道”,而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为“德”。对人而言,便是品德。宋明理学家把“德”称作是实行某种原则,有所得于心。
德 dé
【释义】
(一)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参见词条“道德(一)”。例:品德|公德|德育|德才兼备。
(二)情义;恩惠。例:功德|积德|感恩戴德|《书·盘庚上》 “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
(三)心意;信念。例:同心同德|离心离德。
(四)感德。例:《左传·成公三年》 “然则德我乎?”
(五)事物的属性。例:章炳麟《国故论衡·语言缘起说》 “实、德、业三,各不相离。”
(六)德国的简称。
(七)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11
人的道德底线其实很高,是仁、义、礼、智、信。
只是,我们这个世界实在太坏了,道德底线都一再突破。
其实现在的底线,已经没有了。因为谈到底线,还有什么意思呢?有的人不仁不义,有的人却只是不守信用,有的却很残忍。
第4个回答  2013-08-11
基本素质分为5类:
1。道德素质,也就是你个人的修养素质。
例如一个有一定修养的人,不会乱冲红灯,不会乱抛垃圾、不会乱讲粗言烂语等等;
2。智力素质(或称为智能素质),也就是你个人的学问和能力。
例如你的人文素质和科学修养等等,或者你的艺术/创新能力、逻辑/数学能力、语言/文字能力;
3。身体素质(或称为身体素质),也就是你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以及所具有的体育才华。
例如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身体,以及能打几场羽毛球,跑得800米等等等;
4。审美素质,也就是指你个人的外表衣着是否得体和内心审美情趣是否高雅了;
5。劳动素质,也就是你个人的实践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了。可以说,劳动素质是现代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必定要拥有的,否则他她就很难独立和健康发展。
概括起来,就是——
德、智、体、美、劳,
如果你想自己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或者,你要成为“人中之王”——“全才”,就必须拥有以上5种素质。
祝你成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