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名言

如题所述

1、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2、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3、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4、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5、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6、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7、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8、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德伯里

9、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

10、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4

1,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 巴罗

2,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王符

3,闲有余日,正可学问。—— 陈继儒

4,读书应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鲁迅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6,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 赫尔普斯

7,出现了不少空谈家,他们读书只是为了“驳斥”别人,高声宣扬自己的革命精神,以便跳到那些比较谦虚,比较严肃的同志面前去—— 高尔基

8,读书如吃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饭者生疾病—— 章学诚

9,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毛泽东

10,记诵之法,学问之舟—— 章学诚

11,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12,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13,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1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16,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扩展资料:

读书名言属于适合任何人群进行读书规律指导的心得体会,原创人多为历代著名的成功人士或名人,对后人具有积极的影响。读书名言具备精练、目的明确等特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05
第3个回答  2013-09-08
1、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3、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4、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5、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富兰克林
  6、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像。 ——哈兹里特
  7、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科尔顿
  8、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9、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10、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 。——巴甫连柯
  11、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12、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3、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罗廖夫
  14、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15、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16、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17、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18、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9、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20、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迪生
  21、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22、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凯勒
  23、书是顾问——凯勃斯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24、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5、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26、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
  27、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28、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29、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要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30、书是社会——皮罗果夫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31、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32、书是遗训、忠告和命令——赫尔岑说:“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33、“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34、“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3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36、“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弥尔顿
  37、“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坎耶里
  38、“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39、“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40、“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41、“书读得多而不去思考,你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书读得多又思考,你会觉得你不知道的很多。”——伏尔泰
  42、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冰心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7则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3、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4、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
  6、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
  7、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中国现代名言3则
  1、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邹韬奋》
  2、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3、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西方名言3则
  1、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
  2、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3、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读书名言或读书格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
  1、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 熹
  3、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 熹
  4、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 熹
  5、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6、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 熹
  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 熹
  8、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 熹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0、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郑板桥
  11、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13、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14、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15、 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 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薛宣,明朝理学家
  16、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南宋 尤袤
  17、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 ―――清 童铨
  1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明代学者)
  19、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 徐谓 (明代)
  2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1、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22、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23、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秦牧
  24、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25、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26、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
  27、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29、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3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31、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宋]
  32、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 颐
  3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34、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35、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清]
  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明]
  36、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3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8、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39、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4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中国近现代读书名言: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2、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3.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4、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 ——--鲁 迅
  5、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读书杂谈》
  6、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鲁迅全集》
  7、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致颜黎民》
  8、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
  9、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 ——--臧克家
  10、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11、努力耕耘,少问收获。学生读课外书籍要养成习惯。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是好习惯。把书估计一下,预定若干日读完,而且如果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者朋友,是好习惯。自己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其实说不好的习惯,半途而废,以及眼睛在书上,脑子开小差,都非常不好。——-叶圣陶
  12、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陶行知:《八位顾问》
  13、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陶行知
  14、奋力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
  15、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16、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 ——--谢觉哉
  17、我读书奉行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18、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邹韬奋
  19、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高士其
  20、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21、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 ―――顾颉刚
  22、要记住,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卡片摘记,一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就要如获至宝,准确地摘记下来。天才是就是勤奋,知识在于积累。这样,卡片摘记积累的多了,功到自然成,你就可以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类,分析研究,综合利用,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来。 ―――吴晗
  23、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读好了基础,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研究,基础要求广,钻研则要求深,广和深 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广。——吴晗
  24、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25、多读多抄,这二者是必须保证的。――吴晗
  26、环境于人的影响极大,亲师取友,问道求学是创造环境改进自己的最好的方法,你们于潜心独研外更要注意这一点,万不要一事不管,一毫不动,专门只关门读死书。――向警予
  27、外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黄庭坚
  28、读书就是翻译,因为从来不会有两个人的体验是相同的。一个拙劣的读者就好比一个拙劣的译者:他会在应该意译的时候直译,而需要他直译时他却意译。在学习如何才能把书读好时学问固然极为宝贵,但却不如直觉重要。中国诗人何其芳
  29、读书也像开矿一样,―――赵树理
  30、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张载
  31、非读书,不明理。――李光庭
  32、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33、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34、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金缨
  35、不尽读天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汤显祖
  36、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37、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38、一个人可以无师自通,却不可无书自通。――闻一多
  39、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40、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41、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42、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林语堂
  43、读书不仅是教师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源头活水"!--------- 朱永新
  44、无书不成器,有书则可立国于天下——杨俊鑫
  培 根的读书名言:
  1、 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2、 读书不是为着要辩驳,也不是要盲目信从,更不是去找寻谈话的资料,而是要去权衡和思考。
  3、 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
  4、 读书使人渊博,辩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
  5、 读书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正如适当的运动能够矫治身体上某些疾病一般。
  6、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7、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补读书之不足。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
  8、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咀嚼消化。
  9、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
  10、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培根)
  11、把一本书置于一个无知者的手中,就像把一柄剑放在一个顽童手中那样危险。
  12、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另外的学习以及读书的名言: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
  ——孔丘 引自〈礼记·中庸·博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引自《进学解》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 引自《训学斋规》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王符(东汉思想家、哲学家)引自《潜夫论·赞学》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引自《朱子语类大全》第10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荀况引自《荀子·劝学篇》
  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
  ——李惺(清代作家)引自《西沤外集·药言剩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韩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唐代诗人)引自《登鹳雀楼》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唐代书画家)引自《劝学》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清代学者)转引自《人间词话新注》
  行是知之始;知是形之成。
  ——陶行知(近代教育家)引自《陶行知教育论文选集》
  唯有专心致志,把心力集中在学问上,才能事半功倍。
  ——蔡元培(近代教育家)
  知识是引导人生的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
  ——李大钊引自《李大钊选集》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比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鲁迅 引自《鲁迅全集》第3卷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陶行知 引自《八位顾问》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引自《游太湖蠡园为游人题词》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石乞石乞复考之,书我不相属。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唯珠玉。
  ——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转引自《大学生》1981年第2期
  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高士其
  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引自《谢觉哉杂文集》
  不广泛地吸收,是谈不到博大精深的。一条大河总得容纳无数的小溪、小涧的流水,一座几千米的高山总得以一个高原作为它的基座。小小的水源,最多只能形成一个湖泊;荡荡平川,也不会有什么戴着冰雪帽子的高峰。
  ——秦牧 转引自《艺海拾贝》
  读书不必求多,而要求精。这是历来读书人的共同经验。
  ——邓拓 引自《燕山夜话》
  自然界、机器和一切工作,对待没有知识的人,对待怯弱的人是很不客气的,甚至常常是粗暴和残酷的;但是它们对待具有丰富知识的人,对待健壮的和勇敢的人,则是非常驯服的,承认你是主人,情愿为你服务。
  ——宋庆龄(现代革命家、政治家)引自《宋庆龄选集》
  不管你预备走哪一条路,顶顶要紧的是先要为自己做好准备。你不能赤手空拳地开始你的行程,你必须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你必须锻炼出健壮的身体和足够的勇气。
  ——宋庆龄引自《宋庆龄选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7-12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