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哲学观点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如题所述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是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常常要面对的问题。如果能借用一些哲学观点既能全面客观地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又能减轻学生负担。
  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客观科学地评价。全面的就是要一分为二的看人的一生,既要看主流又要看到缺点或不足;历史的就是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当时起的作用如何?既要看到功又要看到过,一分为二对待他们。如功大于过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康熙帝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秦始皇统一全国,结束了战国分裂割据混战局面,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利于国家巩固、人民生活安定和经济发展,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而“焚书坑儒”在加强中央集权有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但也不能否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危害更大。它籍制了人民的思想、摧残了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破坏和阻碍作用。他修的长城,有阻止匈奴南下骚扰的作用,但也不乏有占用劳动人民耕作时间和劳动力的不足之处。客观上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利于生产力、利于经济发展。用此观点可以衡量唐玄宗功过个半,隋场帝过大于功。
  二、用辩证的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即前功后过的如唐玄宗,在其统治前期,推行开明的政策,善于用人,使封建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盛世;而后期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宠爱杨贵妃,导致政治腐败,出现“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而衰。像近代的陈独秀可以说明用辩证的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评价更恰如其分。还有前过后功的张学良、李宗仁都可以用此法来评价更合适。
  三、用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的方法评价。把历史人物所做的事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如隋炀帝虽过大于功,但在开凿大运河这件事上,当时确有加重人民负担、摇役过重的现象,但从长远观点来看,它的开凿,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也成为闻名世界的一项伟大工程。他三次派人去琉球(即今天的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四、用生产的观点即用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观点和方法评价。推动则肯定为主,否则相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则表现为阶级斗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阶级则要采取革命的方式推翻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制度。如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为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或者用起义、武装斗争的方式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即改革),在局部改变一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人民得以生存,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如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1868--1871年的明治维新,中国古代历史上开明的统治者(皇帝或大臣)调整统治政策,都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应予以肯定。
  五、用群众的观点,人民群众与重要人物辩证作用的观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重要人物在关键时刻起重要作用,或者说起加速或延缓、推动或阻碍的作用。如隋场帝的残暴,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破坏了经济发展,从而引起隋末农民战争推翻了他的统治,也使唐朝统治者接受隋亡教训,采取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是人民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诸葛亮的孙刘联合抗操的建议在赤壁之战中,阻碍了国家统一。秦始皇采取了灭六国、巩固统一的措施。康熙皇帝评定内乱和反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巩固了边疆统一。再如列宁在反动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要绞杀革命的关键时刻,决定提前起义。当然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来说,广大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综上所述:对于 学生来说,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高考选拔人才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它可以增强学习信心、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而评价时学会借用一些哲学思想,即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就能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给以客观的、实事求是地、科学的评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9
请问是用什么哲学评价?人本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科学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哲学、唯意志主义哲学、生命哲学、功利主义哲学、分析哲学、现象哲学、存在主义哲学、结构主义哲学、法兰克福学派、英美科学哲学、英美政治哲学。这些哲学体系的哪个,是你要的评价结果?恩格斯将哲学分为唯物与唯心。也就是说唯心或唯物是在马克思哲学内说的,放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谈唯物还是唯心。
第2个回答  2013-07-29
具体分析人物对历史的两面性,从而进行评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