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谈谈你怎样从自身做起,坚持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如题所述

为了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弘扬尊老敬老,创建文明和谐好家庭的道德风尚。在社会营造了一个尊重老人、关爱老人部的良好氛围,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重视人伦道德,敬老尊老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这是我们每个人认识和实践的基础。 现在许多年轻人也遵循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不分春夏秋冬,不论阴晴雨雪,精心的关爱老人。由于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变化、感觉功能的变化,心理功能特征的变化和生活结构的变化,造成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与青壮年完全不同的情况。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子女们为他们付出了“爱心、孝心、细心、耐心、恒心”。对于子女们的付出老人们也感到了“安心、放心、开心、舒心、宽心”。 由于老年人的生活模式和行为方式已定型,需求方面就比其他人群需要的更多,更细。对此社居委克服搬迁的动荡,为老年人提供了环境优雅的活动场所同时做到了“政治上关心,精神上安慰”。社区的党团员、志愿者也从“知老、爱老、敬老、孝老、助老”对他们进行身体、心理和经济上的援助。由于社居委持之以恒的关心和帮助、子女们的敬老爱老,星火社区已形成了集“温馨、和谐、融洽、和睦、美满”于一体的家庭氛围和社区环境。全社区的老人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儿女给予的关爱和温暖,都有健康的生活,舒畅的心情,幸福的晚年。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星火居民“亲老爱老”的行为,诠释了“爱心、孝道”的更多内涵。爱心是什么?爱心是对幼者无怨无悔的教化,虽愚钝无知而不舍;爱心是对爱人无我无私的忠贞,任山崩海枯而不绝;爱心是对长辈无日无夜的关怀,虽贫病交加而不弃;爱心是对祖国无边无际的眷恋,任颠沛流离而不忘。 在这里特别强调和十分注重的是作为子女对老人要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爱心。因为老人曾经对社会作出过贡献,又为抚养和教育子女操劳终身,倾注了全部心血。因此,当他们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时,应当得到社会、子女和家庭成员的尊敬、关心和照顾。尊重、尊敬、赡养老人,既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起码要求,也是子女必须承担的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星火社区很多的年轻人对于老人和长辈都会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奉献自己的爱心。在精神上,给予关心和照顾。经常与老人谈心,悉心进行心理疏导和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老人的想法和需求,消除孤独感、怀旧感、退化感,时时、处处、天天让他们心情快乐,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社区有很多老人很关心形势和经济建设,子女就主动打开电视,找来报纸,帮助查看相关新闻,老人常为合肥的快速发展而高兴,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有的老人爱看书,子女就买来《健康》、《长寿》、《故事会》、《老人天地》等报刊杂志,供他们阅读,丰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节假日或天气晴朗时侯,很多子女就陪着老人游览大建设中的合肥市容,观看滨湖风光;或带老人一起到公园、广场,欣赏合肥新貌,愉悦身心,享受大自然美景。平时,有关事业、家庭、经济等重大事项,都主动征求老人的意见,体现对老人的尊重;在物质上,多给予关心和精心照料。从衣着到饮食,从居室到用品,从医疗到保健,从患病到护理,都悉心照料,精心照顾,无私奉献一颗“爱心”。 “孝道”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孔子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孝顺父母,尊敬老辈,天经地义。古往今来,多少敬老爱老的故事被传为千古美谈。古有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润人胸襟的故事,还有孝子董永的传说,都感人至深,这些古代优秀的故事都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和做人的楷模。清代康熙帝指出:“孝者百行之源,义者万事之本。”为人没有孝道也就没有道德,而没有道德的人是不可能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服务社会、做好工作的。作为子女所倾注的“孝心”是把孝敬老人当作做人的起码准则、道德的基本要求,当作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当作家庭必须做到的美德,把关爱、孝敬、尊重老人当作自己神圣的义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老人在世时,真正做到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他们,从精神上亲切热情地安抚和宽慰他们,让他们无论是在物质世界和还是在精神世界里都能够幸福地安享晚年。多年来星火社居委的年轻一代在实际生活中,认真履行着做子女做晚辈的孝道,倾注着爱心,他们的做法不仅让老人感到了安慰和愉悦,同时感染了社会教育了未成年人,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 为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建设文明和谐家庭,星火子女们把这种信念和追求化作精神动力,变为实际行动。用真情和爱心温暖他们的心,生活上处处周到地孝敬老人,精神上时时给老人以深情的慰藉,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亲人最大的幸福,以不懈的努力让老人活得快乐而又充实。只要老人能高兴,就是做儿女最大的心愿。与老人们在一起的共同生活中,子女们做到了不仅关心孝敬老人,和老人相处十分融洽,而且对老人孝敬有方,主动为老人分忧,克服一切困难,付出许多艰辛,牺牲很多休闲时间,放弃许多游玩的机会和业余爱好,挑起了照顾老人衣食起居日常生活的重担,持之以恒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老人以极大的关怀和精心的照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子女们的行为社居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老人深切感受到子女的孝心、家庭的幸福、社会的温暖和党的关怀,尽情享受“健康生活,幸福晚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