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孝图观后感

24个故事中任选一个写一篇观后感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图》的文章,给我印象十分深刻,颇有感受。
  文章讲的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
  先说说那个郭巨埋儿吧。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却有违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看似大孝,其实是残忍。古有为求神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为父母治病献五脏的,极少有为父母去杀人的。为了节约粮食,就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一则有违老爱'相关的作文">母爱孙之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举,称为“愚孝。“
  随便一翻《二十四孝图》,这样的字眼映入眼帘:“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刻木事亲”、“埋儿奉母”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尝粪忧心”则让人恶心。
  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30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二十四孝》,元代郭居敬编,内容是记录古代所传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是旧时宣扬封建孝道的通俗读物。

鲁迅的家有许多藏书,但只有这一本《二十四孝图》是他第一本专有的,画图的本子,可是在写《朝花夕拾》的鲁迅的眼中,这本书扭曲了事实,摧残了人的思想。在《二十四孝图》中的“卧冰求鲤”、“老菜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被鲁迅斥责为“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论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由此可见鲁迅对于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制度的批判性审视。

记得曾在电视上听到过对鲁迅的评价,我想这或许也与这本《二十四孝图》有关吧!

然而在《二十四孝图》中夹叙夹议里却有着深沉的悲怆:

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至于打手心。

塾师扼杀了我们的童真,扼杀了我的创新能力,这不就是悲怆吗?

抒情的柔和与深沉的悲怆,这或许就是《朝花夕拾》的魅力吧!
第2个回答  2013-07-30
希望自己也能做好一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