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炒房团操作手法

最近要写个这方面的论文资料匮乏 知道内幕稍微透露点啊 千分求解~``~

炒房操作流程

一位不愿具名的温州炒家说到:“从产权房和期房的炒作流程可看出,我们只需几千万元的流动资金,就可抬高楼盘50%左右的可交易房源的价格,进而能撬动这个楼盘房价。”在新增房源有限下,只要这些标志性楼盘价格一上涨,必将带动楼市周边房价上涨,近而带动全市房价疯涨。从而达到炒房者最终暴利的目的。

从整个炒房团的特点来分析,分组作战、围剿城市核心楼盘,是炒房团的主要特点。在房地产市场,一般来说,3-5名关系紧密的炒家形成一组,一组能集聚上千万元以上现金,有自己的联动中介所。各组间主要成员联系紧密,事先已沟通炒作目标、行动时间等。对某个楼盘进行重点打击。
在目前房市来看:房源主要以产权房和期房为主。炒家对某个楼盘集中打击时,在过程中,炒家先与房东达成产权房的购房意向,炒家借口说,他是代第三方预订房子的,先给多少订金,等第三方一两个月回来后,再办理过户手续。在此后一两个月时间里,原本还放在房东手里的房子,已被炒家堂而皇之挂在中介所,售价已比原房价高出10%以上,等待下家。当炒家与下家确定购房意向时,炒家会称,因资金突然紧张,无奈卖房,但这房子尚未过户,但他保证下家与房东之间的过户安全。购房需先支付订金 (包括10%以上的抬价总额),至此炒家牟利退出,下家与房东发生交易。
在炒作期房的操作上,炒家与房东确定期房买卖时,炒家和房东一般会签订房屋买卖委托协议,并经公证部门公证。这时本应由房东找的受委托人,反过来却由炒家来找与其关系紧密的人来操作。在此之前房东和炒家事先商定,炒家先支付30%总房款,办理产权时再支付其余70%房款。据了解,期房到办理产权证一般都需要一两年时间里,期间因期房限转政策限制不得变更户名。这时炒家开始在联动的中介所挂出这一房源,价格一般比原先高出15%左右。在炒家和下家确定购房意向时,下家需向炒家支付30%的预付款,以及拉价后产生的利润空间。至此炒家脱身,在不菲劳务费的激励下,房东也会愿意和下家再次签下房屋买卖委托协议。如下家仍是炒家,操作手法类似。
经过这样一番炒作后,在办理产权证之前,期房已经被炒家多次炒作,价格空间已明显透支。炒客们随后拿走了虚高了房价的利润,转而瞄准下一个目标,留给真正购房者无穷的叹息和无奈的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2
东北网哈尔滨3月24日电 这几年,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市场都闪现着温州购房团的身影。春节过后,温州炒房团登陆沈阳的消息让人有冰城房价是否要涨的疑问。日前,记者采访了在哈炒了近四年房产的温州人余某。据其介绍,从去年10月份开始,自己已由炒住宅变成了一次性买断在建临街商铺产权。

  据余某介绍,今年春节过后,自己已经买下了动力区“XX广场”的一楼临街产权商铺4000平方米。“那个地段不错,现在买进,已经看涨,盖好后,我准备像卖豆腐一样,你需要多大,我就给你分割成多大。”

  据了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余某来到绥芬河,往俄罗斯贩运旅游鞋。1998年,在哈市做起了水暖配件的生意。从2000年,自己和温州来哈的内弟,投资买下了某高层四套住宅。时过俩月,温州来哈的老乡相中了两套,一出手就净赚了21万元。自此,哥俩陆续把亲朋好友近20人的上亿元资金投入了在哈炒房。

  谈到不再炒住宅而转向临街商铺,余先生表示,产权商铺,将来不论是卖还是租,风险较小,回报率相对较高。

  据其透露,目前,哈市流入的温州炒房团民间资本达数亿元,多是亲朋好友联合,少则两三人,多则几十个人,大家按入股比例或按房屋套数分红。

  随着对温州炒房团在哈情况调查的深入,在本埠两位房地产开发商的点拨下,温州人冰城炒房的手法也被厘清了。

  手法一:前期介入买“脑子”。在哈房地产开发商的地皮刚到手,相关炒房人士就会伺机介入。但这部分温州炒房人数量不多,多为房屋信息和广告策划公司。

  手法二:中期介入买“规划”。和手法一不同的是此时介入的温州炒房团更注重开发商的开发区域。他们要研究市政规划,城市中有没有大动作,如建桥修路、重点学校搬迁等。据了解,这类地区住宅对温州炒房团的吸引力巨大。

  手法三:后期介入买“实力”。开发商的实力从业界口碑和住宅开发地皮面积可略知几分。比如,某开发商在相对偏僻的城乡结合部准备建设30万平方米住宅区,一期已建成10万立方米。如该小区除绿化较好,整体配套设施较完善,那肯定会成为温州炒房团的猎取目标。

  手法四:随时介入买“缝蛋”。涉及建筑工程,就会发生材料赊欠。就是这个建筑材料、人工投入的赊欠,给温州炒房团提供了可乘之机。一般市场价的房子最终往往以半价左右的价格出手,而温州炒房团囤积后,再以比市场价低一成的价格分销。

  哈尔滨的房价会因温州炒房团的插手而飙高吗?对此,哈市两位颇具实力的开发商给了记者否定的回答。据他们分析,哈尔滨地处内陆,房产获利不会发生一年上涨两倍的沿海奇迹;哈尔滨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城市比差距较大,外来购房者有限;同时,上述炒房手法已逐步演变成本地人使用的住宅营销手段。基于此,温州炒房团难以对哈市住宅房价造成较大影响。
第2个回答  2013-08-02
从2000年开始温州人开始在上海、杭州、苏州、厦门、北京、宁波、金华等地置业。“温州的房地产开发规模相当于江西一个省的总量,而温州市区的人口不过100万多一点。”温州市建设局房地产开发处副处长李祥川透露说,炒透本地楼市后,温州人开始大规模向外扩张,这就有了“温州购房团”。

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市区及乐清、永嘉等县约有8万多人在全国购置房产,其中至少90%以上是炒楼,按1人购买2套房子动用资金60万元计算,总资金额在420亿元。

在外地有160万温州人,购置多处房产的相当普遍,保守估计在5万人以上。按照1人1套50万元计,共为250亿元。国外的温州人在国内投资房产的资金也不下几十亿。而业界广泛认同的是,温州有10万人在炒楼,动用的民间资金高达1000亿元。

一位温州购房团的成员告诉记者,“温州现在是全民炒房。按照回报率15%计算,这比任何一个产业都要赚钱,可谓‘温州第一产业’。”

业内人士分析,温州人炒房很有特点:商铺、公寓、别墅是温州人炒房的首选。据调查,有在沪购买商铺意向的温州人群中,半数以上喜欢购买30万至50万元的小商铺,另有一小部分合股购买百万甚至千万元以上的整层商铺、写字楼。此外,温州人有钱,屡屡采用一次性现金付款的“款爷”作派,让世人称奇。

中介一条街:炒房如炒股

“房屋面积155平方米,原价4698元/平方米,成交价:按原总价加17.8万元……”这是记者近日在温州新世纪D1幢底层的一家房产中介商那里看到的一份房屋买卖合同。此次成交的是位于温州新城区的恒达·假日花园的一套期房。

记者自称是来自杭州的买房客。该房产中介的负责人周先生热情地介绍说,恒达·假日花园今年2月份刚刚开盘,要到2005年才全部交付使用,现在这个楼盘的许多房子都在房屋中介处挂牌,一般每套已经上涨了20万元左右。

“你可以买下来,然后加两三万元放在我这里,也许明天就出手了。”周先生热情地鼓动。

“这个地方可是一天一个价。”他强调说。

记者问他有没有现房。他回答说:“这里都是炒期房的,哪里有什么现房?”似乎是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他又出示了另外一个名单:“你看,中心花园刚开盘第二天就有人来挂牌了。”记者扫了一眼,两套房子的登记资料上赫然显示:“加5万元”。

与周先生毗邻的“诚信房产中介”的吴小姐告诉记者,在她这里登记挂牌的除了已经正式开盘的期房,还没有正式预售的“房号”也不少。

站在新世纪花园D1幢的楼下,只见房产中介一字排开,总数超过20家。据周先生说,常来这里的专业炒房客不下1000人,其中大约有30多名温州永嘉的家庭妇女几乎天天在这里转悠,就像一些大中城市的股民每天看股票一样。杭州新政封杀炒房

在温州市面上,开发商手中的一级市场几乎没有存量房,他们以各种形式收取定金,相当一部分3年以后才可能到手的房子在二级市场上已转了五六手了。

有圈内人士披露,按照常规操作手法,有门路的直接从开发商手中拿到预定号,过段时间抬价卖出;接手者再次抬价、再次脱手;更新的楼盘推出时,又以提高了的房价行情作参照定价,并开始新一轮的炒卖过程。如此周而复始,房价扶摇而上。“温州的房子和楼花像接力棒似的,在炒家手中一路传递。炒家似乎至今尚未被套牢过,而且是屡买屡赚,这使得温州人把投资热情几乎全都落到了房地产上。”

在温州炒得不亦乐乎之后,投资客开始走向全国:一般由温州某媒体刊登外地某市的看楼广告,出面广招投资客,组成“温州购房团”。这些购房团大多由一些温州企业老总的太太牵头,所以购房团也被称为“太太团”。据说这些购房团操作已经非常专业和熟练。

上海和杭州成为受温州购房团影响的“重灾区”。以杭州为例,根据杭州市国土局估计的两组数据:一方面,购买杭州商品房的人,本地人不到50%,而温州的投资客则以20%之多而位居第二;另一方面,杭州房地产市场近年来的年成交量约在200万平方米左右,均价一年攀升一个台阶,1999年每平方米均价为3000多元,现在杭州商品房每平方米均价大概在5000元左右。

9月18日,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在记者招待会上点名指出,“沪杭房价上涨过快”。这引起浙江省各级政府的迅速反应,日前召开的一次杭州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形成的几点意见颇为耐人寻味。

“意见”规定,杭州市居民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惟一生活用房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面对公众的困惑,杭州市市长茅临生公开表态:“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和恢复征税,控制炒房现象,如对炒作商品房期房转让的,增收期房转让契税;对于炒二手房者,恢复征收20%的个税;对购买高档住宅的实行3%的高税率等。”

“通过调节税收抑制房价,在国外有很多。”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虞晓芬举例说,新加坡也曾出现过房地产过热的现象,政府就征收过100%的个人所得税。当炒房者觉得炒房风险太大时,他会退出来使投机性的需求减少,原来囤积的房子,包括开发商手上的房子也会吐出来。

来自浙江省省直房地产置换部的消息显示,目前在网上挂牌的数量比上月平时翻了一番。这对已饱受温州投资客所累的杭州市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但政策的执行程度以及城市的监管空白,近期似乎还未能对温州购房团构成全面封杀的态势。 (据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商报、新华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