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如题所述

7种,分别是: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

文学理论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价值取向。它的实践品格在于:它来源于文学实践,同时又受文学实践的检验,并进而指导文学实践活动。其价值取向品格在于:它作为文学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总是打上阶级或阶层的烙印,体现出明确的价值取向。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可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所以形成了多样化形态

扩展资料:

文学理论的影响:

文学理论研究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文学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其中包括它与其他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以及一切艺术所共有的普遍性,也包括它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文学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所起的社会作用。

其中包括它与其他社会现象共有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所独具的功能和作用;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文学本身的不同形态(抒情的、叙事的、戏剧的)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和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文学种类、体裁;研究文学的创作过程及其规律,其中包括方法、风格和流派等等。

文学理论不是关于文学的固定不变的法则,而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它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前进。文学理论也吸取文学史的研究成果,从而又对文学史研究发生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理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4

基本形态:

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依据: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分为两个过程,

即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到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生产到作品价值生成到文学消费过程。

这样一来,文学理论研究虽然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认识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关照的多种对象。

文学理论的认识客体是指文学活动的整体,不同的对象则是研究者凭借独特的视角与方法窥视到的整体中的有限的部分、方面、侧面、因素等,正式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系统。

扩展资料:

文学理论现代的发展:

文学理论的自主性,在于理论自身的学理建设。80年代下半期和整个90年代,是中国文学理论比较全面地建立自身学理的时期,确立自身主体性的时期。在文学理论学理的探索、建构中,无疑,西方文学理论发生过重要影响;

80年代初期,在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如潮水般涌入中国的时候,中国文学理论中的西化倾向十分流行。但是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审美研究、作品形式、结构等因素的内在研究,和那时中国美学问题的大讨论,都对中国文学理论改造起到良好的作用。

同时在讨论中,不少学者对现代文论传统进行了有批判的吸收,并且力图打通古今中外。所以到了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国的文学理论研究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景象,新说屡起,佳作迭现。文学理论中的新作,都是在解构旧说的基础上出现的,同时又是新的建构。

因此,这十多年的文学理论,不是一味的解构,不是一味地听从外国人说话,不是把外国人的文学理论进行简单的移植,而是在批判。

借鉴的基础上,对文学理论既有改造,又力图有所创新,并且卓有成效地创立了一些新的文学理论范畴。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文学理论在不断地走向边缘化,不被人们重视,但是应当承认,文学理论是个有成绩的部门,真正的理论创新,自会留下自己的印痕。

自然,不必把成绩估计过高,但也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新的理性精神的解构与建构,正是文学理论现代性的体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理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24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为:文学哲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产生再到文学接受,这是一个活动过程。

文学理论作为文学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打上阶级或阶层的烙印,体现出明确的价值取向。

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可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所以形成了多样化形态。

文学活动的四要素规定了文学理论四个方面的任务:观念论,创作论,文本论,接受论。

扩展资料:

当代文中国学理论问题首先在于:各种文艺理论思想几乎共时态的涌入,中国的接受语境的复杂化。

阎晶明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文学理论批评在文学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文学创作和文学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随着时代社会的巨变,理论批评的存在形式、表达方式、言说方式乃至批评家的身份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依然有许多关乎理论批评自身的概念需要重新识别、界定,“批评的批评”值得重视,这些对于重新激活批评的活力至关重要。

理论研究与文学批评互动融合,保持着紧密联系,二者相互激发,对现实和自身的言说十分有效。

文学论争纷起,各种思想在碰撞、辨析中相互借鉴、改变,从而激发了文学界的思想活力。不同代际的理论批评家相互走近、相互学习,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传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理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7-24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等七种。

文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它的特点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文学是什么作出总体解释。

文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文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基本特征为对文学与社会作多维研究,从而阐明文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更新的基本规律 。
文学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介于文学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着力探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揭示人类作为文学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的心理奥秘,从而提高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

文学信息学,是以信息的文学加工,文学信息的形态,文学信息的功能,文学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文学价值学,是对文学进行价值论研究的理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一种效用关系。文学价值论把文学视为主体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有目的的创造精神价值的活动。

文学文化学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文学文化学是一个综合各种理论、方法,从各个具体不同视角宏观研究文学,从广度与深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

文学符号学是在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出现的,是运用符号理论对文化的研究。

文学接受学则突破传统的文艺批评模式,将视角探入文学阐 释学、接受美学、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活动的特征和规律 。

这些现象说明,文学理论的形态是多样的。
顶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8-21
形态包括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依据 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即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这样一来,文学理论研究虽然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认识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关照的多种对象。文学理论的认识客体是指文学活动的整体,不同的对象则是研究者凭借独特的视角与方法窥视到的整体中的有限的部分、方面、侧面、因素等,正式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系统。
欢迎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