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端午节的起源\传说\风俗的文章诗词?

如题所述

端午节,我国的传统节日,亦称端节、蒲节、重五节、端阳节、天中节、天长节、五月节、女娲节、龙子节、诗人节、女儿节、娃娃节、龙船节,香包节、沐兰节、白赏节、解粽节、粽包节等。据晋代周处《风土记》记载,“端”者,物初也。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而温州地区为纪念明代忠臣刘景而下狱而定在五月初四。唐玄宗生日为八月初五,当时宰相为讨好皇帝,避“五”字的讳,将“端五”改为“端午”。这一改,节日的含义更加明确,古代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五月为“午”,因此端午即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多种多样,主要的有:
①普遍的说法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唐代文秀《端午诗》记载:“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②纪念各族英雄人物,包括伍子胥、介子推、勾践、马援、刘景、曹娥、白洁夫人、岩洪蹩、莲花、钟馗、白娘子等。
③原始宗教的植物崇拜,如《诗经》中的“与其黍稷,以享祭祀”,以及《风土记》中的“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的记载。
④夏商周三代的兰浴说,道教定农历五月初五为“地腊”,是日要香场沐浴,驱逐瘴气,祭奠神祖,以保平安。
⑤古代吴越民族的图腾祭说,吴越先民断发文身,以“龙子”自居,每逢端午,都要赛龙舟、抛筒粽娱神,以求部落昌盛。以上诸说,长助并存,没有定论。
端午节的礼俗和食俗包括:
①避恶去毒,古人认为五月是个“恶月”,“阴阳争,血气散”,因此有端午避恶去毒的礼俗,如挂钟馗像、贴午时符、采集蟾酥和草药、悬挂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头和龙船花等。
②饮用雄黄酒、朱砂酒和菖蒲酒,小儿涂雄黄、佩香袋、挂药包与系五彩丝,赐扇,沐格兰汤等。
③赛龙舟、比武等。
④吃咸蛋和粽子,喝龟肉汤等。
端午节各地有不同的风俗,较流行的有龙舟竞渡,也叫赛龙船,传说是为了拯救落江的屈原。其他活动还有插艾、贴符、挂图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