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形象的特征?

如题所述

何形象都是具体的。文学是用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形象来自现实生活,是生活原型的生动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都是具象的,具有可感、可视的特点。因此,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必须形象地描绘生活的具体形态。不仅小说、戏剧这些叙述性作品的文学形象是具体的,而且散文、诗歌中的文学形象也是具体的。

文学形象不仅是具体的,而且是生动的。人们在分析艺术形象时,也往往把具体、生动联系在一起。前面例举的形象既是具体的,又是生动的。所谓形象的生动性,就是指文学描写的具体对象在活中的运动形态。绘画和雕塑的形象固然也具体生动,但表现的是动态在一瞬间的凝固状态。而文学形象却不然,它可以描绘出事件的发展,人物的外在行动和内心状态的变化过程。因而,比之其他艺术,文学形象的生动性尤为突出。

形象的具体性和生动性,在自然科学著作中,也不乏描写。例如,在达尔文的进化论著作里,就有对于自然界许多生物的具体生动的描写。而文学艺术形象与之相区别的一个特点,除了具体性、生动性以外,还具有倾向性,也就是它还蕴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倾向。文艺作为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必然带有作家主观的印记,包括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思想认识和感情态度,作家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认识了什么,又没有认识到什么,都往往通过作品中的具体形象表现出来,从而也通过形象指引读者的思想认识与感情爱憎。在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贾母、贾政、贾宝玉、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的描写也莫不有鲜明的倾向。读者不难通过这些形象看出作家鲜明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从而产生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欢和同情林黛玉、贾宝玉;厌恶贾母、王熙凤、薛宝钗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7
它的基本特征是:1.及时性2.纪实性3.文学性

1.及时性.报告文学往往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报告文学之所以受读者欢迎,就在于它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群众关心的现实情况迅速地反映出来,发挥“文学轻骑兵”的作用。

2.纪实性. 报告文学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情节,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

3.文学性. 一般来说,报告文学要写真人真事,但不是任何真人真事都能成为报告文学描写的对象。报告文学要追踪事实,但并不是任何事实都值得它们去报告,而是要有所选择和提炼。 报告文学不能像新闻报导那样,只有事件梗概,它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必须有生动的形象化的细节。 报告文学不同于小说,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但它在艺术形象性上的要求是很高的。人物特写自然必须在介绍人物事迹中努力刻画人物,即使在以写事为主的作品中也离不开写人,如果能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必然会大大加强感染力。 报告文学还可以吸收小说的描写技巧、戏剧的对话艺术、电影分镜头的叙述方法以及诗歌的跳跃手法等。
第2个回答  2013-07-27
所谓文学形象的感知的间接性,是指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它只能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换言之,读者只有了解了某种语言文字的意义,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艺术的想象和思索,才能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形象蕴涵的思想意义。(文学语言→读者想象→文学形象)
歌德说:“造型艺术对眼睛提出形象,诗对想象力提出形象。”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与语言文字的抽象性、符号性密切相关。文学作品是用“文字”,即“语言的替代性符号”来描绘形象的。语言符号虽然也有声音或书面的载体,能为人们的知觉所把握,但不能直接再现事物本身的形象,直接作用于读者的视觉或听觉。读者必须懂得符号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外语文学),通过对文字的阅读,语义的理解,根据语言符号的提示与刺激,产生想象和联想,唤起以往类似的经验和体验,才能感受到作品中的形象。以此言之,读者至少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懂得并熟练掌握、理解该作品所用的语言;
(2)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3)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经验和感受。

因此,文学形象缺乏直观性,是非物质的,是一种必须诉诸想象才能被感知和领悟的间接性形象。
萨特说:“小说给人的不是物,而是物的符号。光凭这些符号,即指示虚空的文字,怎么能建立一个站得住脚的世界呢?”(《论文学》)……召唤读者自由想象。

参考:文学理论课程讲义《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
第3个回答  2013-07-27
1.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2.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