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天体为什么大部分都是球形的?

还有就是如果站在土星上看土星环是什么样子的?

先说第一个问题:天体是球状的主要是万有引力和天体形成时的初始旋转的原因 大质量的天体一般都是球状的 但天体质量足够大时 万有引力指向天体中心 是天体形状趋近于球形 而这样的天体一般都是由无数碎片 尘埃 冰 其它重元素相互吸引形成的 这样的天体在处于“胚胎”阶段 也就是旋转收缩的星云的时候 这种旋转也使天体趋于球状 因此 较大质量的天体都是略扁的球体(自转的缘故) 第二个:如果站在土星上看大光环 是一条横跨天穹的巨大圆环 圆环的受光面会很亮 因为图形的大光环是由无数的冰排列形成的 小的肉眼不可见 大的有几公里 因此反光度很高 环就像老式唱片一样 有一道道环缝 想来一定非常壮观吧 但是遗憾的是人类科技再发达你也不可能真的站在土星上 因为土星属于巨行星 而且是气体巨行星 意思是 土星是由气体组成的 这意味着土星根本就没有可以让你站着的地面 如果从太空中扔一个着陆器下去 它会一直落 越来越快 直到被土星内部的巨大压力和高温化成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5
在宇宙中由于摩擦力几乎不存在,因此,物体之间只要有一丝力就会互相影响、互相吸引。 我们可以先假设一下,一些不规则的物体,它们分别互相吸引,并且逐渐靠近,由于质量越大、重力(引力)也就会越大,因此,当它们积聚到一定程度时,质量变的越大,导致了重力越大。这些物质就会不断的向内‘挤’(也叫坍缩)。由于中心点对外面的影响是呈现均匀分布的。所以,当物质分布不均匀时也会互相‘调节’,相互渗透。使得这些物质分布的较为均匀,然后在加上中心对外引力是等效的,就造成了这些物质都呈相同的速率向内坍缩。就使得最后形成的物质为类球体。
第2个回答  2013-07-25
因为自转的离心力和星体为了维持自身的稳定依靠重力行成的聚合力,而球体是受力最平衡的。土星环是由冰和小石块组成的,反射阳光所以在土星看到的是和彩虹似的弧。而且是运动的。
第3个回答  2013-07-25
第一个,这是一个很难说清的问题,建议问紫金山天文台的人第二个,站在土星上看土星环就像看到很多呈现规则状的运行的流星,当中还有一些大的就看上去像月亮
第4个回答  2013-07-25
因为只有圆形物对其中心重力是相等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