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有几位特约评论员?

如题,

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有:

杨禹、尹卓、孟祥清、傅前哨,房兵,宋晓军

1、杨禹

2、尹卓

3、傅前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杨禹,中国经济导报社新闻中心主任、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2009年7月起任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他分析问题,思想之深刻,思路之清晰,内容之独到,令人叹服,无冕之王,实至名归。 中文名:杨禹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69年7月职业: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报社编辑主要成就:全国新闻论文大赛金奖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代表作品:《浅作深时深亦浅——国际视野下的经济报道新思维》个人简介   杨禹参与《焦点访谈》  杨禹同志从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到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闻采编一线指挥员,多年来始终在新闻工作的最前沿经受磨砺,经受住了重大考验。从1993年起,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主持多档节目,是“北京广播奖”得主。从1996年至今,他在中国经济导报社先后担任新闻部记者、科技社会部副主任、新闻中心副主任、新闻中心主任,在每一个岗位上都恪尽职守,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中国经济导报》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以宏观经济报道见长,强调准确性、权威性、可读性的报纸。十几年来,杨禹参与了报社几乎所有重大战役性报道,参与并指挥了历年的全国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等报道,策划组织了数十次围绕突发的重大社会焦点新闻、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国家宏观调控重大政策演变等展开的重点报道。他还是报社日常持续进行宏观经济报道的核心组织者之一,以及报社采编管理制度的主要设计者和执行者。   在这些报道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杨禹同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性原则,坚决贯彻党的新闻宣传纪律,上级主管部门的宣传要求,以及报社领导的各项要求,以良好的大局观、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准确理解,积极、严谨地把握报道的立场、尺度,带领一支团结、进取、高效的新闻采编队伍,圆满完成了每一次报道任务,没有出现过任何政治性、政策性差错,报道的权威性、宏观性、可读性不断提高,受到了广大读者、上级主管部门和报社领导的好评。[1]   十几年来,在新闻采访的一线,杨禹同志留下了他勤于奔波和思考的身影。   杨禹同志的这些努力,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他的工作得到了报社同事们的认可,曾经连续8年被评为报社的年度先进工作者。他持之以恒的努力,也为我国宏观经济新闻报道水平的不断提高,尽了一份来自新闻实践一线的微薄之力。他具备的较为突出的新闻采访、编辑、管理和研究能力,得到了新闻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工作经历   央视评论员杨禹   1997年长江三峡截流前夕,他在截流最前沿采写了大量生动的现场报道;他还只身跋涉上千里,深入三峡库区移民点进行了十几天的调查采访。1998年长江大水之际,他奔赴湖北抗洪一线,从荆州、公安、牌洲湾等洪水重灾区发回报道。世纪之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转折,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矛盾逐渐凸显。那期间,杨禹同志曾就上海纺织业结构调整、大批员工面临下岗再就业等焦点问题展开深入调查采访;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化进程进行了深入采访。200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宏观调控难度进一步加大。杨禹同志直接采访、撰写了大量涉及宏观调控焦点问题、经济社会发展难点问题的消息、综述、访谈和评论。   主持报社新闻中心工作以来的近十年间,由于报社编辑部门实行采编合一的工作组织方式,杨禹同志实际上既是新闻采访的策划者、组织者,也是新闻编辑的组织和实施者。面对这副具有双重责任和压力的担子,杨禹同志迎难而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从选题策划到采访组织,从协调处理稿件到值班签版的全过程。   在选题策划中,他总能超前谋划,以敏锐的新闻判断力和对经济形势的准确把握,主持设计报社阶段性的宏观经济报道方向和选题。在采访组织中,他发挥自己在一线新闻采访中积累的经验,以及极强的组织能力,对每一个重大战役性采访做出充分、缜密的准备,并知人善任,妥善调度报社的采访力量;遇到突发性重大新闻事件,他能果断决策,及时调整部署,使报纸的采访内容、版面安排都因事而动,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他充分显示了良好的大局观、政策观,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富于创新精神的思路,指挥编辑队伍,圆满高效地完成任务。除了外出采访,十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报纸值班签版的岗位上,尽职尽责,默默奉献,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编辑部的办公室。   让报社同志们记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