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义》谁是唯一采访过列宁并最先展示给中国人民看的中国记者?

如题所述


瞿1921年生于浙江上海,原名沈,瞿秋白之女。他从1928年到1941年住在苏联。随母亲回国后,被新疆军阀盛囚禁。1946年被解救释放,分配到新华社。1982年退役。

1924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三则启事登报的同时,秋白和母亲在上海结婚,沈亲自祝贺。沈的父母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认为他们丢了沈家的脸。其实我爷爷是同意我妈和我生父离婚的,因为我生父当时对我妈有点不忠。但是,秋白和我的生父成了好朋友,经常写信,写诗,唱和平。

为了纪念他们的结合,秋白的父亲亲自在一枚金别针上刻上了“致我终生伴侣”的字样,送给了他的母亲。这个爱的象征陪伴了我母亲几十年。

他还专门刻邮票。他爸爸对他妈妈说:“我一定要把‘秋白花’、‘秋白花’、‘秋白花’刻成三枚邮票,以示你身上有我,我身上有你,没有我你们永不分离。”母亲说:“不如刻‘秋华’和‘秋华’,比较贴切简单。”后来,瞿秋白终于刻下了“秋白花花”的印章。

父母结婚后,我没有和母亲在一起。沈家人不让她见女儿。我妈妈很想我。

我第一次见到秋白的父亲是在1925年。他和他妈妈来萧山接我。但是我爷爷家不让我去,所以没有接待我。邱的父亲伤心得流下了眼泪。他妈妈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他爸爸哭了。

不久后,他们约定在浙江农村再次见面。他们住在我奶奶家,最后我被我奶奶从沈阳偷出来送到我爸妈那里。这段时间,我妈忙得没时间照顾我。秋白的爸爸对我很好。不管他有多忙,只要他有空,他都会来幼儿园接我。在家里,他手把手教我写字画画。

在见到母亲之前,早在1921年,丘伯的父亲第一次去了俄罗斯。他是第一个把俄罗斯直接介绍给中国的人。

正是在1920年下半年,《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闻》决定派遣一批外国记者到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以便直接采访和报道世界各国的大趋势。父亲《北京晨报》去莫斯科做特派记者。

1921年1月25日晚11时,父亲一行到达红色首都莫斯科的雅罗斯拉夫斯基车站。1920年10月16日,从北京火车站到莫斯科,用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俄罗斯人民外交委员会东方部主任宋洋接见了他们,并安排了他们的住宿和工作。后来,他们遇到了《真理报》的主要作者石梅奇洛库夫。在此期间,父亲认识了他的终身好友郭志胜,苏联人民外委会东司专门派郭志胜为父亲做翻译。我父亲和郭志胜一拍即合,成了我一生的知己。郭志胜和父亲讲了很多苏联革命的轶事,以及现实生活中的革命过程。父亲说:“考试是从见郭志胜开始的。”

我父亲还见过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他送给他一本诗集《人》。他还去克里姆林宫采访了教育人民委员会主席LunaCharski。

他的父亲到达莫斯科后不久,就见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索菲亚托尔斯泰,并应邀参观了托尔斯泰故居的展厅。

在我父亲关于俄罗斯的报告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国家的真实情况。苏联虽然革命热情高涨,但此时仍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人们沿街小便,剧院吸烟室的地板上到处都是烟灰火柴。人们经常违背自己的诺言。

1921年3月8日至16日,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列宁作了一个关于用实物税代替余粮征收制度的报告。我的父亲,作为一名记者,从6月22日到9月23日,在《北京晨报》上连载了27次俄罗斯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新闻标题是“第十届全俄共产主义人性化会议”。他写了一篇三万字的文章介绍苏联的方方面面。

1921年6月22日,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我父亲报道了大会盛况。7月6日,父亲在安德烈大厅见到了列宁。那天,他激动地写了一篇新闻报道,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历史场景,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描述了列宁的形象。

他说列宁听了三四次讲座,德语和法语流利,说话冷静果断。在他的演讲中,从来没有一个大学教授的姿态,而是在本质上透露出一种真诚而坚定的政治家的态度。

他说,每当列宁演讲的时候,前台总是挤满了人,桌椅板凳都坐满了人。当电子照相灯打开时,列宁的影子投射在共产国际和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的题词“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上。列宁的演讲经常被雷鸣般的掌声淹没。

令父亲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会议走廊上追上列宁,要求采访。列宁没有向他的父亲挥手说不,而是停下来和他进行了简短的交谈。因为列宁此时正忙着开会,他把一些关于东方问题的材料指给他父亲参考,然后说了几句话,然后为自己的忙碌道歉。虽然采访很短,但父亲很激动,随后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另外,我父亲在会上采访了托洛茨基。

除了当记者,父亲作为当时莫斯科唯一的翻译,于1921年9月开始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文班做翻译和助手。瞿秋白上课教俄语,担任政治理论课翻译,讲授唯物辩证法和政治经济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