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痛,怎么办?? 高分在线等。。。。。。。。

我不知道怎么的,从昨天开始半夜就要上厕所(原来没有过),要上完的时候就感觉特别痛,象针扎一样。现在对上厕所都产生了恐惧心理,希望专家帮我下忙,说说我是什么病,要吃什么药,小女子感激不尽。 谢谢!谢谢!!!
应该不会是尿结石吧,我是那天吃了很多辣的东西,然后晚上才开始出现这个症状的。 今天没有吃辣椒,比昨天好些了。 其实肯定去医院是最好的,但现在工作忙,事情多,没有时间,希望能说说什么病,吃什么药。谢谢了!

男性出现尿痛,则建议进一步检查,明确尿痛的病因后,才能对症处理。可能的原因及处理办法如下:1、急性或慢性的尿道炎,这时可以出现排尿时尿道内疼痛,可以进行尿液常规检查和尿培养检查。如证实存在有感染,则建议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也可经验性的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一粒,每日三次,连续口服三天,观察尿痛是否改善;2、当患有尿道结石,也可以出现排尿时疼痛,甚至可以伴有尿道口出血或者血尿等。建议进行泌尿系的B超或者X线片检查,排除有无结石。如有结石,建议在尿道镜下碎石取石等综合治疗;3、男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都可以造成排尿疼痛。青年男性常常患有前列腺炎,除外尿痛可能伴有会阴区胀痛不适,或者尿频、尿急等。建议行前列腺液检查,如有感染、前列腺炎等,建议口服头孢克肟胶囊一粒,每日两次,连续口服一周。如年龄较大的男性,常规进行泌尿系统B超检查,排除有无前列腺增生症。如存在前列腺增生症,则建议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一粒,每日一次,连续口服一个月。

在选择医院治疗自己疾病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以免自己上当受骗。首先要看看医院的资质,是否是正规医院,是否具备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医生资质如何,临床经验是否丰富等。有些医院有自己的特色科室,可以根据自己的疾病,选择相应的医院,祝您早日康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12
尿路感染是以尿液内有大量细菌繁殖,引起尿路炎症,并以尿频、尿急、尿痛尿路刺激症状等为临床特点。淋证是由肾虚,膀胱湿热为主而致膀胱气化失司,尿道不利,排尿不畅的一类病症。淋证的基本临床特征是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或伴有血尿,或伴有尿浊,或排出砂石等。因此,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的范畴。然而,尿路感染与淋证又不完全相同。尿路感染有的有临床症状,有的则无临床表现。淋证又有热、石、气、血、膏、劳之分,凡有尿路刺激症状,除非特异性尿路感染之外,肾结核、泌尿系结石、膀胱癌、前列腺炎、乳糜尿等均属淋证的范畴。因此,非特异性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中热淋、血淋及劳淋的范畴。
1)尿路感染病因机理:
1. 膀胱湿热
感于外者多因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从下窍上犯膀胱,酿生湿热;或外感湿热,下注小肠,传入膀胱。生于内者,多因过食肥甘酒热之品,脾胃运化失常,积湿生热,湿热流入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淋证。
2. 肝胆湿热
因情志失和,恼怒伤肝,肝气郁结,胆失通利,肝胆郁热,久郁化火,气火郁于下焦,循经下注膀胱,酿生湿热,发为本病。
3. 三焦湿热
夏秋之交,湿热邪盛,侵袭机体,湿热之邪困阻三焦,气机不利,发为本病;或湿热伤中,中焦不运,升降失司,浊阴不降,下焦不利,湿热内郁,发为本病。
4. 脾肾气虚
淋证日久,过服寒凉,伤中败胃,或劳倦过度,损伤脾土,或膀胱湿热久蕴,内伤于肾,致脾肾气虚,脾不运化,肾失开阖,水道不利,湿浊留恋不去,则淋沥不已,时作时止。
5. 肝肾阴虚
湿热久蕴,或渗湿利尿太过,伤及肾阴;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致肝肾阴虚。阴虚而湿热留恋,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淋沥不已;或阴虚火旺,虚火灼络,络伤血溢,则血随溺出。
6. 气阴两虚
淋病治不得法,显证虽去,余邪未尽,停蓄下焦,暗耗气阴;若清利太过,湿热虽去,但正气受伤;或失治,久病不愈,湿热不除,气阴两伤。
总之,本病的病因以湿热为主,其病理损害有两大特点:一是湿热贯穿病程的始终;二是湿热壅塞气机,阻碍气化。本病的病位在肾与膀胱,与肝、脾、肺有关,病初多为邪实之证,久病则由实转虚;如邪气未尽,正气已伤,则表现为虚实夹杂的证候。
2)急性期的辩证治疗:
急性期,包括急性尿路感染和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期,临床上以尿频、尿急、尿痛、尿浊,或发热恶寒,偶见血尿为特征。
1. 膀胱湿热
小便频数,短涩刺痛,点滴而下,急迫灼热,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发热恶寒,口苦呕恶,或腹痛拒按,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八正散加蒲公英、石韦
取滑石、石韦、蒲公英各30克,车前草15克,瞿麦、篇蓄、山栀、灯心草各10克,木通、大黄(后入)、生甘草各6克。
本方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2. 肝胆郁热
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欲呕,不思饮食,尿频而痛,溺色黄赤,少腹胀痛,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数。
龙胆泻肝汤
用车前子、当归各15克,柴胡、泽泻、生地各12克,龙胆草、山栀、黄芩各10克,木通、甘草各6克。
本方清泻肝胆湿热。
3. 三焦湿热
寒战高热,午后热盛,身重疼痛,胸闷不饥,口干不欲饮,脘腹痞满,时感恶心欲吐,小便浑浊,苔黄厚腻,脉濡数或滑数。
三仁汤加味。
取生薏苡仁、飞滑石各30克,白蔻仁、制半夏各12克,杏仁、厚朴各10克,竹叶9克,白通草6克。
本方宣利三焦,清化湿热。
3)缓解期的辨证治疗:
缓解期,急性症状已缓解,病程在6个月以上,小便涩痛不甚显著,时作时止,感腰痛,疲乏无力,常因劳累或感冒引起急性发作。
1. 脾肾气虚
倦怠乏力,纳呆腹胀,腰酸腰痛,尿频清长或夜尿多,大便稀软,时感小便涩滞,时作时止,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清泉饮(自拟方)
取薏苡仁、石韦各30克,党参、黄芪、山药、茯苓、枸杞、车前子(布包)各15克,菟丝子12克,甘草3克。
本方益气健脾补肾,佐以利湿。
2. 肝肾阴虚
头晕耳鸣,甚则头痛,潮热盗汗,口干唇燥,腰酸痛,小便短赤而黄,舌质偏红苔薄黄或少苔,脉沉细或弦细。
知柏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味
用益母草18克,山药、茯苓、车前子(布包)各15克,熟地、牡丹皮、泽泻、女贞子、旱莲草各12克,知母、黄柏、山萸肉各9克。
本方滋阴清热利湿。
3. 气阴两虚
小便黄浊涩滞,尿意不尽,或淋沥不畅,反复发作,病程缠绵,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腰酸痛,低热口干,但不欲饮,或手足心热,舌尖红苔薄白少津,脉沉细或弱。
山药劳淋汤(自拟方)
取山药、白茅根、麦冬、石韦各30克,党参、黄芪、茯苓、枸杞、女贞子、旱莲草各、车前子(布包)、益母草各15克,甘草6克。
本方益气养阴,佐以清热利湿。
4)饮食酸碱调节须知:
大多数抗生素在碱性尿液中的抗菌作用强,如磺胺、氨基甙类
第2个回答  2008-04-10
关于尿痛

人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排尿现象,本来应该没有什么痛苦,但根据统计,约有百分之三十的妇女,在其一生当中,至少有过一次因解尿疼痛需求医诊疗,可见解尿疼痛也是妇女常发生的问题。

人类的排泄系统当中,肾脏是制造尿液的地方,输尿管宛如排泄系统,尿路的上游,膀胱犹似集水区,而尿道就像尿路的下游一样,可以将尿液排出体外。

然而女性的尿道长度却比男性的尿道来得短,而且又与阴道毗邻而居,所以细菌很容易逆流而上,特别是在性交过后,“蜜月性膀胱炎”就是因此而得来的。

通常在人类整个尿路的表面上会覆盖着一层像似保护膜的粘液层,可以抑止细菌附着在上面而侵入组织,又因妇女的阴道恰与肠道、肛门邻近,所以很多大肠细菌也会闯入阴道为非作歹,所以在正常的情况下,阴道粘膜会滋生很多常在菌—乳酸杆菌,使阴道呈酸性来抑止外来菌入侵,当这些自然防御功能因先天性的缺乏或后天性的改变,就会使妇女容易有阴道或尿路感染。而这些改变包括:

1、尿液排泄的阻碍:如肿瘤或结石的阻碍尿路;膀胱膨出使尿路的结构与功能改变。

2、阴道常在菌的改变:使用避孕杀精剂、滥用抗生素、更年期妇女缺乏荷尔蒙所致。

3、破坏尿路之粘液保护层:如尿路器械手术或插尿管等。

妇女解尿时为何会疼痛呢?

当阴道或尿道有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尿液经过该处就会疼痛:对肥皂、卫生纸、润滑剂、阴道冲洗剂、避孕海绵或泡沫过敏时,解尿也会疼痛;膀胱发炎或肿瘤(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压迫膀胱、尿路结石都会引起解尿疼痛;若因癌病需接受化学抗癌药物治疗或骨盆腔放射线治疗时,也会引起膀胱发炎致解尿疼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4-10
尿路感染概述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好发于女性。

尿路感染病因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

尿路感染症状
一、急性肾盂肾炎 :1.起病急骤; 2寒战、畏寒; 3.发热; 4.全身不适、头痛、乏力; 5.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6.尿频、尿急、尿痛; 7.腰痛、肾区不适; 8.上输尿管点压痛; 9.肋腰点压痛; 10.肾区叩击痛; 11.膀胱区压痛;
二、慢性肾盂肾炎 :1.急性发作时的表现可与急性肾盂肾炎一样,但通常要轻得多,甚至无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全身表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也不明显; 2.水肿; 3.高血压;
三、膀胱、尿道炎: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疼痛。尿道分泌物。

尿路感染需要做哪些检查
1.肋腰点压痛、肾区叩击痛;
2.尿常规检查,尿中白细胞增多、脓尿;
3.尿沉渣涂片染色,找到细菌;
4.尿细菌培养找到细菌;
5.尿菌落计数>10的5次方/ml,有尿频等症状者,>10的2次方/ml也有意义;球菌10的3次方-10的4次方/ml也有诊断意义;
6.一小时尿沉渣计数白细胞〉20万个;
7.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8.血沉增快;

尿路感染治疗
1.对症支持治疗;
2.针对病原体的治疗(头孢唑啉钠,诺氟沙星);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对所有病人均鼓励多喝水,喝水少的病人应给予输液,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5.部分病人可配合服用中药。

尿路感染专家提示
尿路感染,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很重要。尿路感染多有一定的诱因,故应仔细检查患者有无尿路结石,肾或输尿管有无畸形等情况。除药物治疗外,多喝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这样起到尿路冲洗的作用,对于尿路感染的治疗也很重要。另外,目前淋球菌性尿道炎也很常见,如有者,应先按淋病治疗。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尿路感染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可以应用如清热解毒的板兰根、地丁、败酱草、车前草等,此外,还应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下尿路感染
膀胱和尿道的细菌性炎症,统称为下尿路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多数为继发性的,女性较多见。常见的诱因有尿道梗阻、邻近器官的炎症、膀胱或尿道器械检查、创伤、手淫等。
(1)临床表现 下尿路感染的主要表现分:起病多急骤,尿频,尿急,尿痛,或有黏液性分泌物。检查尿液有脓细胞、少量红细胞。
(2)治疗 包括:①增强机体抵抗力,治疗原发病灶并消除衣发因素;②多饮水,热水落石出或1:50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③抗感染:可选用增效联磺1克,每天2次,庆大霉素片8万单位,每天3次,诺氟沙星0.2克,每天3次,严重者可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2-4克或丁胺卡那霉素0.4-0.6克;④尿道刺激症状明显者,可用适量解痉止痛药,如山莨菪碱5-10毫克,每天3次口服,或阿托品片0.3-0.6毫克,每天3次。

女性为何易患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细菌进入泌尿系统生长繁殖,导致炎症发生的一种疾病。各种调查资料均显示,在成人中,女性罹患尿路感染明显多于男性。为什么会这样呢?应如何针对各种致病原因进行预防?这是许多人,特别是女同胞十分关心的事。这里逐点剖析,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 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结构的特殊性,女性的尿道较男性短且宽弛,细菌易于进入。因此,女性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 女性的尿道口与阴道和肛门邻近,男性的尿道口远离会阴部,而且还有一段"空间距离",因而不易患尿路感染。而女性的尿
道口与阴道,肛门距离很近,无论是阴道还是肛门周围,都有大量细菌,阴道的分泌物也是一种较好的培养基,使用菌更容易繁殖。因此女性预防尿路感染之法便是勤加清洗,尽量减少细菌的数量。以降低发病机会。

三, 月经和性活动,月经血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经期卫生,特别是月经用品的清洁和消毒,是减少细菌入侵的重要环节。性交活动可以把前尿道的细菌通过机械性的推挤动作推进后尿道和膀胱。临床上有一些病例,都是房事后发病的,说明了这点。性活动是夫妻生活的重要部分,当然不可能"因噎废食",但在反复发病且病因与性活动情况下,适当节欲也是应该的。更重要的还是采取下列措施:房事前饮一杯开水,目的是增加尿量;房事结束后就厕小解,把因性动作而推进去的细菌,在它侵入黏膜组织之前冲洗、排放出体外,若这两种方法仍未能杜绝尿路感染发生,可于房事后服抗菌药物一次(具体药物和剂量由医生指导),预防效果怄气理想,且副作用也极小。

四, 妊娠 怀孕时,增大的子宫会压近膀胱和输尿管,内分泌的变化也使输尿管舒张和蠕动减慢,使尿流缓慢或者形成一种轻度的积液。此种情况也利于细菌侵入和繁殖而致病。以前有人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但此法不可取。因为滥用抗菌药物对母体和胎儿可能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何况漫长的十月怀胎,可谓防不胜防。笔者认为安全之法还是严密观察,定期检查尿液,一旦发现及时治疗。

五, 憋尿 这是女性常见的不良习惯。其会造成两种不良后果。其一,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长,万一有少量细菌侵入,便使其有更多时间繁殖,也有更多时间侵入组织;其二,膀胱满盈,压力增高,尿液会逆流向上至输尿管,若已有细菌侵入,便会将细菌送到更上游的位置,引发肾盂肾炎。解决之法当然是不憋尿,甚至应养成"勤"小解的好习惯。
第4个回答  2008-04-14
尿急就是一有尿意,必须马上排尿,否则可能发生尿失禁。尿急往往与尿频、尿痛同时发生,单因尿急而就诊者少见。

尿频就是指排尿次数增多,但总尿量不多。一般人排尿次数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首先是饮水量的影响,喝的多排的多,有可能出现尿频。如口渴不明显时,喝数百毫升水,可能数十分钟后即可出现排尿。其次气候因素的影响,冬天出汗少,体表丢失水分少,水分需通过肾脏排出,可能尿的次数就会增多。而夏天出汗多,尿量少,尿次数少。再其次是精神因素的影响,精神紧张时排尿次数也可增加,造成尿频。此类尿频者,在注意力分散时,如在睡眠中,不发生尿频。最后是由于肾脏泌尿系统疾病所造成的尿频,此类尿频则可能与尿路感染、糖尿病、肾脏功能受损、膀胱有效容量减少等因素有关,通过尿液检查及血生化及影象学检查可做出诊断。

尿痛指患者在排尿的过程中尿路或尿道口的不适感,包括疼痛感、烧灼感以及酸胀感,个别患者会有小腹不适,同样包括疼痛感、烧灼感、酸胀感以及下坠感。此异常感觉多见于尿路系统的感染。

尿急、尿频、尿痛可以单独存在,如上述,但更多见的是同时发生。同时发生最常见于普通的下尿路感染,就是膀胱炎。膀胱炎在女性多见,尤其是育龄妇女和老年妇女。老年男性由于前列腺增生,会造成尿路梗阻,继而引起膀胱炎。膀胱炎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外阴部的细菌沿尿路逆行上去造成,因此无论是预防或者是治疗膀胱炎,多饮水多排尿是有效的方法。对婴幼儿以及成人反复发生的尿路感染,一定要到专科医师处彻底追查病因,并给予积极彻底的治疗,否则有可能发展至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可以是尿急、尿频、尿痛的表现,但尿急、尿频、尿痛不一定就是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属于身体深部的脏器感染,因此往往伴有全身的炎症反应或肾小管功能受损的表现。根据急性或慢性的不同,可有不的临床表现。前者除表现有尿急、尿频、尿痛外,还可出现腰痛(较明显时甚至不能直腰或走路)、发烧、寒战、恶心、呕吐症状,化验检查除尿常规中有白细胞、红细胞和少量蛋白外,还可发现血常规中白细胞及其分类升高,个别患者可出现急性肾功能受损。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较急性肾盂肾炎发病隐蔽,病程长,病人可因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夜尿增多、搐溺等就诊,可以没有发热、腰痛,结合平日有反复的尿急、尿频、尿痛,则高度怀疑肾盂肾炎。通过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气化验检查可发现贫血,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盂肾炎需静脉使用抗生素,而慢性肾盂肾炎除要积极根治泌尿系感染外,尚需针对受损的肾功能进行对症治疗,此时就长期在专科医师处就诊,以减缓肾功能进展。

少数尿急尿频尿痛者,反复检查均不能发现有病原菌或感染的证据,常被患者自己或医师误认为是尿路感染,但长期服用抗生素无效,即所谓的尿道综合征。尿道综合征多见于女性,原因可能与尿道损伤、刺激、过敏以及排尿肌共济失调有关,如性活动后、避孕药物或避孕工具以及清洁剂的使用等。大部分病人有明显的心理因素,注意力分散时,症状可明显缓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