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唐宋明前期都挺好的,怎么到明朝、清朝和民国的就打几次了呢?

明朝的倭寇是民间行为吗?另外,怎么到清朝前期就没有倭寇呢?

日本对中国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宋即以前中国的国力远大于日本,日本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仰视中国;明清时期,随着中国闭关锁国导致的国力迅速下降,日本在这一时期是平视中国,主要表现为对中国附属国朝鲜发动的战争;随着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而此时中国的国力却是进一步下降,日本人对中国的的心态自然也随之变化,即俯视中国,这一心态在甲午战争后更为明显。总之,历史上中日关系的变化根本上是由综合国力的对比决定的,加上日本本身就是欺软怕硬、外强中干的狼子野心民族,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心态,俯视当然就会伴随着欺辱,于是到明朝、清朝和民国就发动了数次对华战争。而到了现在,中国的国力迅速上升,尤其是经济总量超越日本之后,日本人对中国的心态又开始复杂起来,包括最近的钓鱼岛争端更显现出日本人对中国崛起的恐慌。这也给我们启示,只有国家强大,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倭寇是指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我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抗日战争期间,我国人民亦用以称日本侵略者。是属于民间行为,类似于现在的索马里海盗。16世纪以后,由于日本国内政治形势转变,加上官府的管制,日本人出海抢掠船只的事件已经减少,到了清朝前期自然就没有倭寇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22
中国元朝末期,由于日本国内武士制度走向没落,大批武士失去赖以生存的经济保障,沦为流寇,其中相当部分与中国内贼勾结,成为专事打劫中国东南沿海商旅以及沿岸城市的海盗,我们称之为倭寇。明朝中后期,随着日本战国时代兼并战争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领主,武士失去领地,不得不踏上侵略中国富庶地区以谋取暴利的道路,为确保大明税负的根本,平倭乱成为明政府首当其冲的国策。十六世纪后期,随着中日朝鲜战争以明朝大胜告终,日本国内觊觎大陆的野心被彻底打垮,自此200多年,日本安于闭关锁国,不曾轻易挑衅大陆王朝。晚晴,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自强之路,成为近代军事强国,日本以华夏沦丧,恢复中华为军事扩张的藉口,发动了对中国属国朝鲜,琉球的侵略,清廷无力抵抗,马关条约使得清国谋求东亚强国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22
确且地说从元朝开始中日便已大打出手。元朝先后两次出兵日本,但两次做战均以失败告终,这场战争也伤到了元朝的元气。从那个时候起日本人就已经有了紧迫感,他们害怕被中国征服,所以从明朝开始野心不断膨胀,两国摩擦不断。
第3个回答  2012-11-22
日本的大和民族素来有欺侮弱者、崇拜强者的习惯。按我们平时的话讲就是欺软怕硬!唐宋时期,我国在当时世界上属于强国,国力以及文明程度高于日本,所以日本尚能与我国和睦相处。后来国力日渐衰败,小日本瞧不起咱中国,所以就起了狼子野心,和中国开打!
第4个回答  2012-11-26
首先,由于蒙古入侵,成立了元朝。日本认为中国已不是中国,而是可侵之国。明朝的倭寇是民间行为。清朝前期就没有倭寇的原因与其国内政治有关,无暇他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