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的潜伏期

我去年被宠物店的小白老鼠咬了一口,有没可能得鼠疫,不会有问题吧
鼠疫潜伏期有多长时间,今天起了一片疙瘩,不会是鼠疫的症状吧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临床以腺鼠疫最多见,而肺鼠疫病死率更高。

1、鼠疫潜伏期症状

鼠疫轻型仅表现为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压痛,无出血现象;重者会休克、继发败血症或肺炎而死亡。一般有呼吸道症状或发热者,就应该接受医疗观察。

腺型最多见,常发生于流行初期。急起寒战、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皮肤淤斑、出血。发病时即可见蚤叮咬处引流区淋巴结肿痛,发展迅速,第2~4天达高峰。腹股沟淋巴结最常受累,其次为腋下、颈部及颌下。

2、容易感染鼠疫的人群

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预防接种使易感性降低,患病后有持久免疫力。流行季节与鼠类活动(黄鼠与旱獭能带菌冬眠)和鼠蚤繁殖有关,南方多始于春而终于夏,北方则多起于夏秋而延及冬季。肺鼠疫以冬季为多。

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3、感染鼠疫菌的主要途径

接触患有鼠疫病的动物,如剥皮、煮食等;被带有鼠疫菌的跳蚤叮咬;肺鼠疫病人传播,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腺鼠疫可并发败血症而导致肺鼠疫,患者痰中的鼠疫杆菌可借飞沫或气溶胶以「人-人」的方式传播,造成人鼠疫的大流行。

扩展资料:

鼠疫的预防

1、严格控制传染源

管理患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按紧急电话和网络报告疫情,城市不得超过2小时,农村不得超过6小时。同时将患者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患者互相往来。患者排泄物应彻底消毒,患者死亡应火葬或深埋。对于肺鼠疫患者要进行严格的隔离以防空气传播。

消灭动物传染源对自然疫源地鼠间鼠疫进行疫情监测,控制鼠间鼠疫,广泛开展灭鼠爱国卫生运动。

2、切断传播途径

消灭跳蚤患者的身上及衣物都要喷撒安全有效的杀虫剂杀灭跳蚤,灭蚤必须彻底,对猫、狗,家畜等也要喷药。加强交通及国镜检疫对来自疫源地的外国船只、车辆、飞机等均应进行严格的国境卫生检疫,实施灭鼠、灭蚤消毒,对乘客进行隔离留检。

3、保护易感者

保护接触者在流行时应避免接触蚤,腺鼠疫患者的接触者应用适当的杀虫剂进行灭蚤,所有的接触者是否需要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服药都要进行评估,与疑似或确诊的肺鼠疫患者的接触者后要用四环素或氯霉素。

预防接种自鼠间开始流行时,对疫区及其周围的居民、进入疫区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预防接种。目前的疫苗仍不能对腺鼠疫和肺鼠疫产生长久的免疫保护,因此,一般每年接种一次,必要时6个月后再接种一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鼠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l~6天,肺鼠疫、败血型鼠疫1~2天。接种鼠疫菌苗者发病可延长到7~12天。因剥食染疫动物经皮肤伤口感染的潜伏期比染疫蚤叮咬者要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