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灯,15首含“灯”的熟悉古诗词回顾

如题所述


沉浸在古韵烛光中:十五首含“灯”诗词的独特魅力</

在古典诗词的瑰宝中,"灯"这个意象虽不常被选为飞花令中的高频词,却因其深沉的意境,赋予了诗词别样的韵味。让我们穿越时空,一同回味那些烛火微光下的动人篇章:


剑影与灯火</——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那盏灯下的剑影,仿佛照亮了他豪情壮志的夜晚。


孤光萤火</——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中,"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渔夫的小小灯火,在漆黑的江面独自闪烁,令人遐想。


赵师秀在《约客》中,"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那寂寞的夜晚,落花的灯花也仿佛在诉说着等待的滋味。白居易的《长恨歌》里,"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灯光下的思绪如飞萤般缠绵。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中,"夜深千帐灯",辽阔的边疆,无数营帐里的灯火,温暖了将士们孤独的夜行。颜真卿的《劝学诗》则提醒我们,"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那一抹灯火,见证了多少人的辛勤求学。


元宵佳节,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描绘了“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的繁华景象,而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勾勒出神秘而温暖的邂逅。文天祥的《除夜》中,"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那挑灯夜未央的场景,透出坚韧与决绝。


元稹的"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描绘了一幅美人在灯火下醉态可掬的画面,而杜甫的“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则表达了共享此刻的温馨。同样在《生查子·元夕》中,欧阳修以“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诉说着时光的流转和不变的期待。


杜甫的《漫成一绝》中,江月与风灯相互映照,"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让人感受到江上夜的静谧与深远。元稹在《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那一盏残灯,承载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牵挂。


这些诗词中的灯,不仅仅是照明的工具,更是情感的载体,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照亮了人们的思绪,映照出古人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每一盏灯火,都是一个故事,一段情感的见证,让我们在现代生活中,也能感受到那份古人的诗意与深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