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说过的三道中心到的具体解释【谢谢】

如题所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
  本句大意是: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和口到。
  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讲究三个“到”字: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这是几个重要的环节,朱熹的概括很精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博览,才能扩大知识面;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精粹,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三字经》说:“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即从此句总结概括而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27
原文:南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通过全文,心到就很好理解了。所谓心意指精神或注意力。与有口无心的意思相同,心到就是说,你要精神集中,注意留神到位的意思。自然科学来说:就是脑皮层反应要与你眼睛看到的东西,口中念叨的东西有关,三者不统一就违背了《训学斋规》的要求。
第2个回答  2012-11-28
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
  本句大意是: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和口到。
  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讲究三个“到”字: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这是几个重要的环节,朱熹的概括很精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博览,才能扩大知识面;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精粹,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三字经》说:“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即从此句总结概括而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