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来到田纳西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毫无疑问 / 我做的馅饼 / 是全天下 / 最好吃的”

以《一个人来到田纳西》为题,看似荒谬不合常理,却在其中渗透了浓浓不可见的深情。有关乡愁,有关爱情。

全诗只有短短四句,十三个字,描述了诗人一个人来到田纳西,举目无亲,做起自己往日喜欢吃的家乡馅饼,活生生地构筑了一个十分立体的“境”,抒发了一种客居他乡的孤独状味,嗅到一种浓烈深刻的思乡情思,令人读完觉思良久,倍感心酸。

本诗的题意是“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是十分平实的语言,而诗中的词句,同样朴素自然。诗开首第一句是“毫无疑问”,诗人以冷静而斩钉截铁的一个下定义的手法,让人不容置疑相信她的这句话,是最真实的,是发自诗人内心世界的呐喊。

而第二句说“我做的馅饼”,强调是“我”,是诗人本人做了(家乡的)馅饼,并不是路边小滩买来的,可以想像诗人人处他乡,想起家乡的往事,馅饼在这里已包含着整个家乡情结在里边;到了最后两句“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更是强化深刻了主题。

因为她是“一个人”来到异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没人能给她做喜欢吃的家乡馅饼,只有她一个人会做,当然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通过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想到在寒冷的冬天里,诗人在屋里对着满天飘雪,做着家乡的馅饼,在热气腾腾中乡愁随烟雾缭绕,边吃着馅饼边深深地把亲人思想。

扩展资料:

在美国东部著名的阿巴拉契亚山脉(Appalachian Mountains)与中部的密西西比河之间,有一片丰饶的土地,名为田纳西州(State of Tennessee)。

全美最受青睐的国家公园之一——大烟山国家公园(Great Smok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就坐落于此。

早在一万两千年前,就有北美印第安人在这里生息繁衍。欧洲大陆的探险者们从十六世纪开始将田纳西引入世界文明的版图,并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扩张着影响力。

西班牙殖民者从1540年开始在田纳西土地上定居,受到外来殖民者影响的原住民只能被迫不断向南方迁徙。

田纳西州名字的来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流行的一种为:1567年,西班牙航海家胡安·帕尔多(Juan Pardo)在率领船队从南卡罗来纳向美国内陆进发的过程中,

在今日田纳西境内路过一个名为“Tanasqui”的原住民村庄,这一名字与同在田纳西境内的一个名为“Tannsi(或Tannse)”彻罗基村庄十分相似,

虽然不知道这两个村庄是否为一个,但是田纳西州名字便来源于此。1750年,时任南卡罗来纳殖民地总督的詹姆斯·格伦(James Glen)首先使用了“Tennessee”的拼写方式,这一名称也便成为了后来田纳西的正式名称。

1756年,英国殖民者开始染指田纳西领地。位于今日田纳西州境内的南卡罗来纳殖民地劳登堡(Fort Loudoun)是当时英国殖民领地最西段边界。

1760年开始,一个叫做沃托加的组织(Watauga Association)从印第安彻罗基人(Cherokee)那里租赁了大量的土地,并由此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欧洲移民前来这里开荒拓土。这其中大部分是英国人,也有一部分是苏格兰-爱尔兰人。

沃托加协会成为了今日田纳西州的前身,该州土地曾经归属北卡罗来纳,后来成为联邦政府管辖的“西南领地”(Southwest Territory)的一部分。1796年6月1日,田纳西批准美国宪法后,成为联邦第十六个州。

从地理上看,田纳西州共与八个州接壤,北面是肯塔基州和弗吉尼亚州,东面是北卡罗来纳州、佐治亚州和阿拉巴马州,南面是密西西比州,西侧为阿肯色州与密苏里州。

田纳西州的地域面积在全美排名第三十六位,人口总数列第十七位。纳什维尔(Nashville)虽是该州首府,但却只是全州第二大城市,州内最大城市是孟菲斯(Memphis)。

美国建国之后,作为当时联邦西部的边境州之一,田纳西面临着西扩的诱惑。因此,美国联邦政府与北美原住民,特别是印第安部落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甚至剑拔弩张。

在美国总统马丁·范·伯伦(Martin Van Buren)执政期间,共有超过一万七千名印第安彻罗基人以及他们的两千名奴隶被迫于1838至1839年间在美国军队的武力驱使下离开故土,迁向遥远的阿肯色印第安人领地(Indian Territory)。

在这艰难的征程中,共有超过4000名彻罗基人死亡,因而印第安人将这次迁徙称为“哭泣征程”(The Trail Where We Cried)。从此以后,“哭泣之旅”(Trail of Tears)也就成为了美国原住民形容他们悲惨迁徙遭遇的代名词。

到了美国内战时期,田纳西州在是否从联邦脱离的问题上内部意见不一。时任州长艾沙姆·哈里斯(Islam Harris)倾向于脱离联邦,他希望在离开联邦后可以通过条约的方式保留该州与联邦之间的一定联系。

但该州民众否决了这一提议,尤其是东田纳西(East Tennessee)主要由坚定的联邦主义者构成,强烈反对该州脱离联邦。随着战争的打响,南方邦联向田纳西州的萨姆特堡垒(Fort Sumten)发起了攻击。

林肯总统要求田纳西州派兵迎战,而田纳西州州长一方面调兵,一方面向州议会提交了退出北部联邦的法令,州议会批准了这一法令,后来选民投票确认了这一结果,使得田纳西州于1861年6月8日成为最后一个脱离联邦而加入南方邦联的州。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田纳西州:异彩纷呈的音乐宝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25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全诗只有短短四句,十三个字,描述了诗人一个人来到田纳西,举目无亲,做起自己往日喜欢吃的家乡馅饼,活生生地构筑了一个十分立体的"境",抒发了一种客居他乡的孤独状味,嗅到一种浓烈深刻的思乡情思,令人读完觉思良久,倍感心酸。本诗的题意是"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是十分平实的语言,而诗中的词句,同样朴素自然。诗开首第一句是"毫无疑问",诗人以冷静而斩钉截铁的一个下定义的手法,让人不容置疑相信她的这句话,是最真实的,是发自诗人内心世界的呐喊。而第二句说"我做的馅饼",强调是"我",是诗人本人做了(家乡的)馅饼,并不是路边小滩买来的,可以想像诗人人处他乡,想起家乡的往事,馅饼在这里已包含着整个家乡情结在里边;到了最后两句"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更是强化深刻了主题。因为她是"一个人"来到异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没人能给她做喜欢吃的家乡馅饼,只有她一个人会做,当然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通过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想到在寒冷的冬天里,诗人在屋里对着满天飘雪,做着家乡的馅饼,在热气腾腾中乡愁随烟雾缭绕,边吃着馅饼边深深地把亲人思想……
第2个回答  2018-04-26
留学党来答一下。
如果我想吃个馅饼,我要先转两次一小时一班的公交车去离我家五六公里远的超市买面粉和猪肉,然后再转车去华人超市买调料。回家之后要和面,揉面,发面,做肉馅,做成馅饼,然后再炸,折腾下来至少要小半天吧。
这首诗我小学读过,当时真的不懂啊,觉得莫名其妙,现在想想觉得诗人那时候真的蛮惨的哈哈
诗人大概是0几年的时候发表的这个诗,那时候大农村田纳西(我在2018年的纽约州)应该连中式调料都很难买,更别说去外面买中式馅饼了。所以诗人就是表示自己很想家,外面的日子真的苦逼,虽然折腾了一天吃到了好吃的馅饼觉得有一点小满足,但是明天起床出门还是在异国他乡
第3个回答  2022-06-16
没任何意思,这样的东西不会有人看,没有真材实料,还写诗,诗人的名声就是被这样败坏的
第4个回答  2021-08-15
毫无疑问
会断句
就能

诗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