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方内圆的例子

如题所述

外圆内方事例:

1、越国曾对吴国称臣,勾践沦落为夫差之奴,喂马劈柴,饱受折磨。有臣子不解,问勾践为何有此之举。勾践说这是隐忍。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立志报仇血恨。他通过十年的努力,使越国的实力超过了吴国,用三千越甲吞并了吴国。

外方内圆事例:

1、宋军曾与楚军隔江而战,宋襄公为了亮出正义的大旗,不听臣子劝告,非要在楚军渡河后才下令进攻,而没有在其渡河时偷袭。宋军以卵击石,最终溃败。

2、飞将军李广当年立功心切,不服从主帅卫青的命令,私自率三千军马袭击匈奴。李广有勇无谋,仅仅凭自己的大义凛然,不计后果与匈奴硬碰硬,最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刭。人要等待,我们要衡量事情的大小。

扩展资料

外方内圆:

解释:外方:外表有棱角,刚直;内圆:内心无棱角,圆滑。指人的外表正直,而内心圆滑。

出处: 《后汉书·致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员(圆),朋党奸,罔上害人。”

含义:“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主张“治事合乎至德”。所谓“至德”就是“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智圆行方”被古人当做境界极高的人生道德和智慧。

黄炎培给儿子写道“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意思是做人应当方圆并用,该方则方该圆则圆。

洪应明《菜根谭》:“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 《曾国藩家书》:“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润,行得通也。”

史上有很多精通“方圆”之道而成就功业的。如:诸葛亮、徐文远、曾国藩、勾践、乾隆二刘(刘统勋和刘纶)、同时期的刘墉、纪晓岚等具精此“变通”之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外方内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