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人性都是自私的,对吗?可是我认为人间自有真情,网友也真诚!

我遇到的事,是命案,牵涉的人多,很棘手,我也只有这样的能力,我尽力了,我觉得我再搞下去也没有什么用了.我也提过很多关于法律方面的问题,例如这样的凶手该不该发通缉令?网上追逃是不是一样?追逃的资料除刑侦人员外的公安都查不到吗?还有作为被害人的家属可不可以从公安局拿到不认识的凶犯照片和身高?身高是动态的吗?及我做这样的请求会得到支持吗?都是热心的网友帮忙解答的,我很感谢他们,以后我不会经常来,今天在这里谢谢大家,并且在百度知道里把相关的命案连带问题问了是,这样的罚款合理吗?有什么依据?这个社会太复杂了,我很压抑,我的很多网友看了我的问题也是这样说. 人在没有利益冲突时都是好人,一旦有利益冲突就都是自私的.

  俗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以前我总觉得说这话俗气,把人都看成了散发着铜臭味的势力小人。而我不喜欢常常把“孔方兄”挂在嘴边,也不愿与葛朗台式的人为伍,还时常庆幸生活周边的环境是一片净土。平时单位的同事大多数豁达、不计较个人得失,可今天我却看出了人性的自私和肮脏,悟懂了“人为财死”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有人说:人的自私是与生俱来,只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造化,有的人私心要重些,有些人私心要轻些,有的人只是占点小便宜,而有的人会私欲膨胀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人平时善于伪装,一旦涉及私利他们就会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有的人比较张扬,豪不掩饰自己的私欲。。。。。。

  今天我可看到了一场人性私欲众生相。单位为了给职工谋福利,准备在去年购置的一块空地上修建职工宿舍,主要是解决一部分职工的住房困难,有些有房的户还可以通过福利房赚点钱,这本是一件大好事,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分上房只能采取商品房开发的形式进行修建(国家政策规定原有福利房的户不能享受集资建房,而商品房不受此限)。接下来寻找开发商洽谈,前来洽谈的有六个,每人拿出自己的开发方案,由职工进比较。今天开会讨论方案,每个人都说一套,各怀心事,其目的就是如何保证自己的利益,根本不考虑大局,如何把事情谈好、谈拢,大有最好不用花钱免费住房的趋势,有的信口开河、有的只想自己利益、有的为了利益硬想要某开发商来开发,大家争得面红脖子粗,结果会白开了,不欢而散。。。。。。

  从今天的事,我终于看到了平时掩饰下的人性的自私!!
  http://www.andun.cn/blog/more.asp?name=juanzi&id=11334

  人,其实都是自私的。

  有的人,平时很大方开朗,谁也看不出他是个自私的人,可一到了关键时刻,他那自私的本性就表现无意。

  譬如我吧,很多人都说我大方开朗,可到了关键时刻,我也是自私的,譬如下午,我的朋友在一朋友的论坛回了一贴《再说一次,你没错》被人删除了。我立刻气不过,在Q上告诉他,“我正义一回,帮你讨说法去。”于是便在那个论坛发了疑问《XX是可以随便删贴的地方吗?》
  全文如下:

  刚我朋友回复在《最后的落幕致辞》后面的回贴《再说一句,你没错》怎么删除了?
  他好象并没有什么过于激的言行啊。
  我二分钟之前看看还有
  可再刷新看看就不存在了。
  ???????????????????????????????????????????????????????????????????????????????????????????????????????????????????????????????????????????????
  不会将我这贴也删除了吧?

  可能因为我是那边的老朋友,他们没人删除我的了,引来一大帮朋友的结实和附和。原来被删除的贴的人不止我的朋友一个,我想他们不删除的原因可能因为我是他们的老朋友,而且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看的人也不少了。

  其实就这事而言,我是自私的,如果那个不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是一个我不认识的陌生人,说心里话,我不会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呢?我何苦。可是,就因为是我的朋友,我便扮演了一回正义的角色。

  可是后来朋友告诉我,他已经在那个论坛发不了贴了,我估计,他已经被打入黑名单了。我感觉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多么自私的人性!

  平时谁也看不出会是那么自私的人,而且我一直觉得那论坛很大气,并且那个属主是我非常敬昂的一个人。我真想不到,一个堂堂有名的论坛竟然有如此自己的人。

  删除他的贴就删除了,为什么还要将人打入黑名单?为什么还要让人发不了贴?其实他既没发人身攻击的贴,也没发无字贴,他只是表明自己的看法而已。

  有必要那样做吗?

  其实就是写这篇文字,我还是自私的。

  因为是我的朋友遭遇到不平等的待遇,如果是陌生人。我又何必理呢?

  看看,不是自私是什么?我的朋友啊,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我当然不能做视不理了!

  譬如我的女儿和人打架了,我会说我的女儿的不是,但是,回到家,我会和女儿说“他打你一拳,你还他一脚就是。”看看,我不是自私是什么?

  当然了,我是个极端自私的人。总是考虑自己,总是关心自己,

  当然了,和我不认识的人,不关我事的人我为什么要理呢?

  朋友们说,是吗?哈哈

  无论什么事情,到了关键时刻,人性的自私就显现出来了。

  悲哀哟悲哀,自私的人群,悲哀的人性。
  http://bbs.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granger&message=10302

  《中国人性分析报告》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人性是自私的。我的老板在开会时也三番五次地强调这一点,认为每个人为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很正常,甚至直白地说“干好了大家分钱”,就这么简单。我佩服他们说真话的勇气。

  关于人性自私还是无私的命题,推而广之就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三字经》开篇说“人之初,性本善”,从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来看,大体上可以认定这是说瞎话。人生来本是一张白纸,但人性有趋恶的倾向,这是人自然属性的反映——为了生存,自私是一种必要的本能。想想看,人性要是向善,有必要那么多法律约束和道德教育吗?有必要特意去修心养性吗?在这一点上,西方人比我们勇敢得多,他们认定人有原罪,所以要反思、要忏悔。我曾对朋友说,中国人缺乏反思的精神和忏悔的勇气,几千年来,一直在自欺欺人。

  当然,我并不推崇人性自私。关于人性是自私的,有两点我想需要补充:人可以自私,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否则将为社会所不容;还有,人的本性虽然趋向自私,但在后天是可以改造的,所以历史上才有了那么多大公无私或接近大公无私的人。

  雅典德尔菲神庙前的石碑上镌刻着一句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一直用这句话劝诫自己的同胞。今天,我也想说,认识你自己,然后超越你自己。

  《中国人性分析报告》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人性是自私的。我的老板在开会时也三番五次地强调这一点,认为每个人为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很正常,甚至直白地说“干好了大家分钱”,就这么简单。我佩服他们说真话的勇气。

  关于人性自私还是无私的命题,推而广之就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三字经》开篇说“人之初,性本善”,从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来看,大体上可以认定这是说瞎话。人生来本是一张白纸,但人性有趋恶的倾向,这是人自然属性的反映——为了生存,自私是一种必要的本能。想想看,人性要是向善,有必要那么多法律约束和道德教育吗?有必要特意去修心养性吗?在这一点上,西方人比我们勇敢得多,他们认定人有原罪,所以要反思、要忏悔。我曾对朋友说,中国人缺乏反思的精神和忏悔的勇气,几千年来,一直在自欺欺人。

  当然,我并不推崇人性自私。关于人性是自私的,有两点我想需要补充:人可以自私,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否则将为社会所不容;还有,人的本性虽然趋向自私,但在后天是可以改造的,所以历史上才有了那么多大公无私或接近大公无私的人。

  雅典德尔菲神庙前的石碑上镌刻着一句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一直用这句话劝诫自己的同胞。今天,我也想说,认识你自己,然后超越你自己。

  《中国人性分析报告》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人性是自私的。我的老板在开会时也三番五次地强调这一点,认为每个人为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很正常,甚至直白地说“干好了大家分钱”,就这么简单。我佩服他们说真话的勇气。

  关于人性自私还是无私的命题,推而广之就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三字经》开篇说“人之初,性本善”,从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来看,大体上可以认定这是说瞎话。人生来本是一张白纸,但人性有趋恶的倾向,这是人自然属性的反映——为了生存,自私是一种必要的本能。想想看,人性要是向善,有必要那么多法律约束和道德教育吗?有必要特意去修心养性吗?在这一点上,西方人比我们勇敢得多,他们认定人有原罪,所以要反思、要忏悔。我曾对朋友说,中国人缺乏反思的精神和忏悔的勇气,几千年来,一直在自欺欺人。

  当然,我并不推崇人性自私。关于人性是自私的,有两点我想需要补充:人可以自私,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否则将为社会所不容;还有,人的本性虽然趋向自私,但在后天是可以改造的,所以历史上才有了那么多大公无私或接近大公无私的人。

  雅典德尔菲神庙前的石碑上镌刻着一句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一直用这句话劝诫自己的同胞。今天,我也想说,认识你自己,然后超越你自己。
  http://sunrider001.bokee.com/4103224.html

  关于人性是否自私的一点补充看法

  文章作者:[刨根]

  这个帖子是应王洛克之邀写的,看法并不成熟,算是抛砖引玉吧!

  不过,在得出最后的结论之前,我们还应该看到人类的特殊性,人类这种动物经历了至少数百万年的小群体集体生存和进化的历史,其个体是依附于群体而生存的。因此,需要一些与那些松散地联系在一起或干脆独居的动物不同的一些本能,否则的话他们稍微长大一点之后要么会自己离开群体,要么被成年个体驱逐。即它至少需要群居本能,需要一系列的交往的本能,依赖于群体的本能——灵长类个体离开群体的原因假如不是失散的话,便是被逐,而不是自己离开。尤其重要的是被驱逐的个体还是要想方设法地加入到另外的群体中,如果它弱小,也许会被收留,如果它强悍,就跟原群体的首领战斗,胜利后那一群跟着它。有一点相当重要,那就是群体的防御责任通常不是大家的事,而是首领的任务,在遭受野兽的攻击或者别的群体进入领地的时候,它会勇敢地赶跑野兽和对付另一群体的首领——显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首领的本能系统跟其他人的不一样,那种为了群体而战的冲动,显然不仅不是自私的,而且明显地是利他的。那么其他个体为什么就不会如此地利他呢?看来在群体等级中的地位以及身体条件等等决定了该本能的发挥。

  早期人类到底是什么样的,已经难以考察,很多东西都来自于对现代灵长类的研究。但是进入原始社会的人类的很多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有据可考的,尽管其对人类本能系统的界定方面的价值并不突出。比方说平均分配食物、集体觅食、没有私产之类的现象到底是观念支配下的行为,还是本能,就没办法得到切实的证据。尤其是原始社会分化为奴隶社会,私有制产生的历史本身就足以让人怀疑人类具有利他的本能,而且反过来可以成为人类天性自私的旁证。但是,原始人艰难的生活处境和集体狩猎以及抵御外敌的必要性肯定需要强化群体联系的本能和观念,群体的权益不是一个与个体的权益相割裂东西,而是内在地成为个体权益组成部分的东西。例如原始人流行复仇,按照自私的理论,自己的伙伴被另一个氏族打死了,自己去报复不仅没有好处,而且还可能发生新的流血,但是这种报复的冲动却是持续和强烈的(这种报复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普遍的和流行的)。假如没有将群体利益认同为自身利益的一部分的观念或者本能,这种事情便是不可想象的。现代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等情感和观念就是原始群体本能的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自私包含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人们具有对价值物的占有的排他性和自我优先性。比方说自己的东西吃不完,宁愿倒掉,也不会容许流浪街头的饥饿的孩子坐到自家的餐桌上,与之分享。不过在另外的情境中,假如那个孩子不是流浪儿,而是邻居家的孩子,则可能受到热情的款待,当然,假如那是他自己的孩子,他很可能宁愿自己饿着,也要先保证孩子吃饱。有些被别人评价为很坏的人,在家里可能是个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比方说他把偷来的钱都花在家里人的生活上,但是因为邻居家的鸡吃了自家的几粒米便大发雷霆,跟邻居大吵大闹。……看来有某种东西将人类从原始时代的群体之间的分割转变成了更复杂的分割,这种东西不是别的,正好是私有制。

  原始人尽管内部是一个整体,但是不同的群体之间则并没有内部的那种团结,也就是说利他是有条件地局限于群体内部的,这种把群体与自身的利益统一在一起的观念的强烈程度可以通过为群体内部人员复仇之类的事情上看出来。但是,类似食人之类的事情也说明群体之外的人并没有等同于群体内部成员的那种“人”的属性,它们仅仅是敌人——甚至是食物。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体会到群体自私的本能。随着原始人之间的相互征服,胜利者对俘虏的虐待式的利用,起初肯定没有受到谴责,而且可能是娱乐的一部分(人类学家记述过这方面的现象)。这种群体排他性和可能是更广泛的排他性的重要起源——奴隶制起初就是让俘虏当奴隶,本部落的人当自由民,然后本部落的人因债务或“犯法”而成为奴隶……。人们之间原先站在群体对立方面的冲突开始在一个包括了外族人组成的的奴隶更大的群体内部出现了,过去只能在战争或者庆祝胜利和报复的场合才能看到的虐待别人的行为成了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样,新一代在成长过程中便不再可能简单地区分族群内部和外部了,随着奴隶的生产开始提供一部分消费品,随着日常劳动不再必须通过群体协助才能完成,原先将人们牢固地统一在一起的力量消失了。

  当私有制确立之后,人们面对的突出问题已经不是如何相互协作,而是如何防止自己落入别人的圈套而沦为奴隶,尤其是必须控制好自己的财富才能维持生存,因为别人已经不能再为自己提供什么了,相反地,是自己必须为别人(奴隶主或国家之类)提供些什么的时候了。这样,私有制非常明确地让人们不得不区分你的和我的,必须明确区分所有权——不仅要明确地区分这一点,而且还要牢牢地把握住属于自己的东西。关于这一点,父母们从小就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弄清楚这一点,以免因为拿了邻居家的东西而引起矛盾。同样地,当父母因为自己的孩子把东西慷慨地给了别人而训斥孩子的时候,也就告诉了他应该保护自家的东西。这样,价值物便从直接的消费品变成了人们的“所有品”,成为自己不得不去保护和努力占有的东西——于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私诞生了。这种自私的观念从儿童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们自觉不自觉地灌输给了小孩们,例如通过如下常见的句子“不许动,这是我的”、“你不能动,那是他的”……。

  当使用奴隶为自己创造财富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之后,占有其他人的创造物便开始成为思维中的一种方式,那种借助自己的力量来获取所需物的天然的冲动(例如渴的时候想喝水,于是自己去找水)便被利用别人的劳动去达到的更高的手段所代替(例如让奴隶去拿水),思维找到了更省力的工具——别人。因此,私有制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占有别人的财物的习惯性——其前提是对别“人”(这里的人并没有被赋予人的意义,它们只不过是会说话的牲口)的占有,尤其是保护自己的财物的习惯性。这样,私有制把人们培养成了被迫自私的人,即在利益分配上相互排斥对方的人——妥协只是没办法的事。

  http://www.wsjk.com.cn/gb/paper18/39/class001800001/hwz197259.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3-26
俗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以前我总觉得说这话俗气,把人都看成了散发着铜臭味的势力小人。而我不喜欢常常把“孔方兄”挂在嘴边,也不愿与葛朗台式的人为伍,还时常庆幸生活周边的环境是一片净土。平时单位的同事大多数豁达、不计较个人得失,可今天我却看出了人性的自私和肮脏,悟懂了“人为财死”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有人说:人的自私是与生俱来,只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造化,有的人私心要重些,有些人私心要轻些,有的人只是占点小便宜,而有的人会私欲膨胀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人平时善于伪装,一旦涉及私利他们就会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有的人比较张扬,豪不掩饰自己的私欲。。。。。。

今天我可看到了一场人性私欲众生相。单位为了给职工谋福利,准备在去年购置的一块空地上修建职工宿舍,主要是解决一部分职工的住房困难,有些有房的户还可以通过福利房赚点钱,这本是一件大好事,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分上房只能采取商品房开发的形式进行修建(国家政策规定原有福利房的户不能享受集资建房,而商品房不受此限)。接下来寻找开发商洽谈,前来洽谈的有六个,每人拿出自己的开发方案,由职工进比较。今天开会讨论方案,每个人都说一套,各怀心事,其目的就是如何保证自己的利益,根本不考虑大局,如何把事情谈好、谈拢,大有最好不用花钱免费住房的趋势,有的信口开河、有的只想自己利益、有的为了利益硬想要某开发商来开发,大家争得面红脖子粗,结果会白开了,不欢而散。。。。。。

从今天的事,我终于看到了平时掩饰下的人性的自私!!
http://www.andun.cn/blog/more.asp?name=juanzi&id=11334

人,其实都是自私的。

有的人,平时很大方开朗,谁也看不出他是个自私的人,可一到了关键时刻,他那自私的本性就表现无意。

譬如我吧,很多人都说我大方开朗,可到了关键时刻,我也是自私的,譬如下午,我的朋友在一朋友的论坛回了一贴《再说一次,你没错》被人删除了。我立刻气不过,在Q上告诉他,“我正义一回,帮你讨说法去。”于是便在那个论坛发了疑问《XX是可以随便删贴的地方吗?》
全文如下:

刚我朋友回复在《最后的落幕致辞》后面的回贴《再说一句,你没错》怎么删除了?
他好象并没有什么过于激的言行啊。
我二分钟之前看看还有
可再刷新看看就不存在了。
???????????????????????????????????????????????????????????????????????????????????????????????????????????????????????????????????????????????
不会将我这贴也删除了吧?

可能因为我是那边的老朋友,他们没人删除我的了,引来一大帮朋友的结实和附和。原来被删除的贴的人不止我的朋友一个,我想他们不删除的原因可能因为我是他们的老朋友,而且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看的人也不少了。

其实就这事而言,我是自私的,如果那个不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是一个我不认识的陌生人,说心里话,我不会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呢?我何苦。可是,就因为是我的朋友,我便扮演了一回正义的角色。

可是后来朋友告诉我,他已经在那个论坛发不了贴了,我估计,他已经被打入黑名单了。我感觉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多么自私的人性!

平时谁也看不出会是那么自私的人,而且我一直觉得那论坛很大气,并且那个属主是我非常敬昂的一个人。我真想不到,一个堂堂有名的论坛竟然有如此自己的人。

删除他的贴就删除了,为什么还要将人打入黑名单?为什么还要让人发不了贴?其实他既没发人身攻击的贴,也没发无字贴,他只是表明自己的看法而已。

有必要那样做吗?

其实就是写这篇文字,我还是自私的。

因为是我的朋友遭遇到不平等的待遇,如果是陌生人。我又何必理呢?

看看,不是自私是什么?我的朋友啊,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我当然不能做视不理了!

譬如我的女儿和人打架了,我会说我的女儿的不是,但是,回到家,我会和女儿说“他打你一拳,你还他一脚就是。”看看,我不是自私是什么?

当然了,我是个极端自私的人。总是考虑自己,总是关心自己,

当然了,和我不认识的人,不关我事的人我为什么要理呢?

朋友们说,是吗?哈哈

无论什么事情,到了关键时刻,人性的自私就显现出来了。

悲哀哟悲哀,自私的人群,悲哀的人性。
http://bbs.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granger&message=10302

《中国人性分析报告》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人性是自私的。我的老板在开会时也三番五次地强调这一点,认为每个人为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很正常,甚至直白地说“干好了大家分钱”,就这么简单。我佩服他们说真话的勇气。

关于人性自私还是无私的命题,推而广之就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三字经》开篇说“人之初,性本善”,从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来看,大体上可以认定这是说瞎话。人生来本是一张白纸,但人性有趋恶的倾向,这是人自然属性的反映——为了生存,自私是一种必要的本能。想想看,人性要是向善,有必要那么多法律约束和道德教育吗?有必要特意去修心养性吗?在这一点上,西方人比我们勇敢得多,他们认定人有原罪,所以要反思、要忏悔。我曾对朋友说,中国人缺乏反思的精神和忏悔的勇气,几千年来,一直在自欺欺人。

当然,我并不推崇人性自私。关于人性是自私的,有两点我想需要补充:人可以自私,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否则将为社会所不容;还有,人的本性虽然趋向自私,但在后天是可以改造的,所以历史上才有了那么多大公无私或接近大公无私的人。

雅典德尔菲神庙前的石碑上镌刻着一句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一直用这句话劝诫自己的同胞。今天,我也想说,认识你自己,然后超越你自己。

《中国人性分析报告》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人性是自私的。我的老板在开会时也三番五次地强调这一点,认为每个人为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很正常,甚至直白地说“干好了大家分钱”,就这么简单。我佩服他们说真话的勇气。

关于人性自私还是无私的命题,推而广之就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三字经》开篇说“人之初,性本善”,从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来看,大体上可以认定这是说瞎话。人生来本是一张白纸,但人性有趋恶的倾向,这是人自然属性的反映——为了生存,自私是一种必要的本能。想想看,人性要是向善,有必要那么多法律约束和道德教育吗?有必要特意去修心养性吗?在这一点上,西方人比我们勇敢得多,他们认定人有原罪,所以要反思、要忏悔。我曾对朋友说,中国人缺乏反思的精神和忏悔的勇气,几千年来,一直在自欺欺人。

当然,我并不推崇人性自私。关于人性是自私的,有两点我想需要补充:人可以自私,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否则将为社会所不容;还有,人的本性虽然趋向自私,但在后天是可以改造的,所以历史上才有了那么多大公无私或接近大公无私的人。

雅典德尔菲神庙前的石碑上镌刻着一句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一直用这句话劝诫自己的同胞。今天,我也想说,认识你自己,然后超越你自己。

《中国人性分析报告》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人性是自私的。我的老板在开会时也三番五次地强调这一点,认为每个人为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很正常,甚至直白地说“干好了大家分钱”,就这么简单。我佩服他们说真话的勇气。

关于人性自私还是无私的命题,推而广之就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三字经》开篇说“人之初,性本善”,从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来看,大体上可以认定这是说瞎话。人生来本是一张白纸,但人性有趋恶的倾向,这是人自然属性的反映——为了生存,自私是一种必要的本能。想想看,人性要是向善,有必要那么多法律约束和道德教育吗?有必要特意去修心养性吗?在这一点上,西方人比我们勇敢得多,他们认定人有原罪,所以要反思、要忏悔。我曾对朋友说,中国人缺乏反思的精神和忏悔的勇气,几千年来,一直在自欺欺人。

当然,我并不推崇人性自私。关于人性是自私的,有两点我想需要补充:人可以自私,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否则将为社会所不容;还有,人的本性虽然趋向自私,但在后天是可以改造的,所以历史上才有了那么多大公无私或接近大公无私的人。

雅典德尔菲神庙前的石碑上镌刻着一句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一直用这句话劝诫自己的同胞。今天,我也想说,认识你自己,然后超越你自己。
http://sunrider001.bokee.com/4103224.html

关于人性是否自私的一点补充看法

文章作者:[刨根]

这个帖子是应王洛克之邀写的,看法并不成熟,算是抛砖引玉吧!

不过,在得出最后的结论之前,我们还应该看到人类的特殊性,人类这种动物经历了至少数百万年的小群体集体生存和进化的历史,其个体是依附于群体而生存的。因此,需要一些与那些松散地联系在一起或干脆独居的动物不同的一些本能,否则的话他们稍微长大一点之后要么会自己离开群体,要么被成年个体驱逐。即它至少需要群居本能,需要一系列的交往的本能,依赖于群体的本能——灵长类个体离开群体的原因假如不是失散的话,便是被逐,而不是自己离开。尤其重要的是被驱逐的个体还是要想方设法地加入到另外的群体中,如果它弱小,也许会被收留,如果它强悍,就跟原群体的首领战斗,胜利后那一群跟着它。有一点相当重要,那就是群体的防御责任通常不是大家的事,而是首领的任务,在遭受野兽的攻击或者别的群体进入领地的时候,它会勇敢地赶跑野兽和对付另一群体的首领——显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首领的本能系统跟其他人的不一样,那种为了群体而战的冲动,显然不仅不是自私的,而且明显地是利他的。那么其他个体为什么就不会如此地利他呢?看来在群体等级中的地位以及身体条件等等决定了该本能的发挥。

早期人类到底是什么样的,已经难以考察,很多东西都来自于对现代灵长类的研究。但是进入原始社会的人类的很多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有据可考的,尽管其对人类本能系统的界定方面的价值并不突出。比方说平均分配食物、集体觅食、没有私产之类的现象到底是观念支配下的行为,还是本能,就没办法得到切实的证据。尤其是原始社会分化为奴隶社会,私有制产生的历史本身就足以让人怀疑人类具有利他的本能,而且反过来可以成为人类天性自私的旁证。但是,原始人艰难的生活处境和集体狩猎以及抵御外敌的必要性肯定需要强化群体联系的本能和观念,群体的权益不是一个与个体的权益相割裂东西,而是内在地成为个体权益组成部分的东西。例如原始人流行复仇,按照自私的理论,自己的伙伴被另一个氏族打死了,自己去报复不仅没有好处,而且还可能发生新的流血,但是这种报复的冲动却是持续和强烈的(这种报复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普遍的和流行的)。假如没有将群体利益认同为自身利益的一部分的观念或者本能,这种事情便是不可想象的。现代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等情感和观念就是原始群体本能的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自私包含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人们具有对价值物的占有的排他性和自我优先性。比方说自己的东西吃不完,宁愿倒掉,也不会容许流浪街头的饥饿的孩子坐到自家的餐桌上,与之分享。不过在另外的情境中,假如那个孩子不是流浪儿,而是邻居家的孩子,则可能受到热情的款待,当然,假如那是他自己的孩子,他很可能宁愿自己饿着,也要先保证孩子吃饱。有些被别人评价为很坏的人,在家里可能是个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比方说他把偷来的钱都花在家里人的生活上,但是因为邻居家的鸡吃了自家的几粒米便大发雷霆,跟邻居大吵大闹。……看来有某种东西将人类从原始时代的群体之间的分割转变成了更复杂的分割,这种东西不是别的,正好是私有制。

原始人尽管内部是一个整体,但是不同的群体之间则并没有内部的那种团结,也就是说利他是有条件地局限于群体内部的,这种把群体与自身的利益统一在一起的观念的强烈程度可以通过为群体内部人员复仇之类的事情上看出来。但是,类似食人之类的事情也说明群体之外的人并没有等同于群体内部成员的那种“人”的属性,它们仅仅是敌人——甚至是食物。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体会到群体自私的本能。随着原始人之间的相互征服,胜利者对俘虏的虐待式的利用,起初肯定没有受到谴责,而且可能是娱乐的一部分(人类学家记述过这方面的现象)。这种群体排他性和可能是更广泛的排他性的重要起源——奴隶制起初就是让俘虏当奴隶,本部落的人当自由民,然后本部落的人因债务或“犯法”而成为奴隶……。人们之间原先站在群体对立方面的冲突开始在一个包括了外族人组成的的奴隶更大的群体内部出现了,过去只能在战争或者庆祝胜利和报复的场合才能看到的虐待别人的行为成了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样,新一代在成长过程中便不再可能简单地区分族群内部和外部了,随着奴隶的生产开始提供一部分消费品,随着日常劳动不再必须通过群体协助才能完成,原先将人们牢固地统一在一起的力量消失了。

当私有制确立之后,人们面对的突出问题已经不是如何相互协作,而是如何防止自己落入别人的圈套而沦为奴隶,尤其是必须控制好自己的财富才能维持生存,因为别人已经不能再为自己提供什么了,相反地,是自己必须为别人(奴隶主或国家之类)提供些什么的时候了。这样,私有制非常明确地让人们不得不区分你的和我的,必须明确区分所有权——不仅要明确地区分这一点,而且还要牢牢地把握住属于自己的东西。关于这一点,父母们从小就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弄清楚这一点,以免因为拿了邻居家的东西而引起矛盾。同样地,当父母因为自己的孩子把东西慷慨地给了别人而训斥孩子的时候,也就告诉了他应该保护自家的东西。这样,价值物便从直接的消费品变成了人们的“所有品”,成为自己不得不去保护和努力占有的东西——于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私诞生了。这种自私的观念从儿童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们自觉不自觉地灌输给了小孩们,例如通过如下常见的句子“不许动,这是我的”、“你不能动,那是他的”……。

当使用奴隶为自己创造财富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之后,占有其他人的创造物便开始成为思维中的一种方式,那种借助自己的力量来获取所需物的天然的冲动(例如渴的时候想喝水,于是自己去找水)便被利用别人的劳动去达到的更高的手段所代替(例如让奴隶去拿水),思维找到了更省力的工具——别人。因此,私有制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占有别人的财物的习惯性——其前提是对别“人”(这里的人并没有被赋予人的意义,它们只不过是会说话的牲口)的占有,尤其是保护自己的财物的习惯性。这样,私有制把人们培养成了被迫自私的人,即在利益分配上相互排斥对方的人——妥协只是没办法的事。
第2个回答  2006-04-02
自私本性
●人人都是自私的(普劳图斯)

●自私是永远存在的(伏尔泰)

●自私是万物之源泉(骚塞)

●自私是平静的,它是自然力量,你可以说,树也是自私的----(罗·路·史蒂文森)

●起支配作用的自私欲常常被误解为一个人投身人类事业的神圣热忱(埃·哈伯特)

●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英国)

●一切聪明人都是自私的(爱默生)

●只顾自己捞一把,哪管他寸草不生

●只要蛇肚了饱,不管哈蟆掉了皮

●只顾自己碗里满,不顾人家肚里空

●与其得罪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我何之百姓

●自己的东西当宝,别人的东西当草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许多人知道如何享乐,却不知道自己从何时起已不再向别人提供欢乐(阿瑟·赫尔普斯)

●人被认为自私自利,并非因为追求自己的福利,而是因为不顾邻人的福利的缘故(英国)

●人一生下来就离不开别人:谁只为自己活着,谁就枉活一世----(弗·夸尔斯)

●只为自己活着的人是渺小的(蒙田)

●人为了谋取私利是不惜一切代价的(罗·勃朗宁)

●人总是先顾自己的利益(马里亚特)

●为自己的利益而争论,人人都是雄辩家(奥维德)

●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人的利益之上(忒壬斯)

●世界上有两根杠杆可以驱使人们行动利益和恐惧(拿破仑)

●理智、正义和平等都没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地球上的人类,唯有利益有这种力量(托·杰弗逊)

●保住你所拥有的,争取你所得到的(布尔沃·利顿)

●每个人都应照顾自己的利益,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普劳图斯)

●谋求自己的利益是美德或者是正当的处世之道唯一重要的基础----(斯宾诺莎)

●自私自利有时候一个人得到他所想得到的东西,但更多的时候是使他得到应受的(非洲)

●自私的心灵是会饱尝它应得的苦痛的(爱·扬格)

●私心重,祸无穷

●自私自利的人不会爱别人,但也决不会爱自己(德国)

●私德所能接受的最高的颂扬就是仆人的赞美(塞·约翰逊)

●那些将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人们,注定要被仇恨的锁链锁住,而且绝不可能挣脱那些锁链〈法句经〉

●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自私自利从来弄不明白:究竟他是全人类的一部分,还是全人类是他的一部分(欧洲)

●不要用别人的刀为自己立功(日本)

●损人利已,分文不值,容不得他人本身就是自私,忍受不了他人的自私并加以谴责的其实也是一种自私(桑塔亚那)

●枯干的果树上,莫想摘取大甜梨;贪图私利的人,莫想做出好成绩(蒙古族)

●歪嘴和尚念不出好经来

●想自个儿上天国的人,绝对上不了天国(德国)

●都为自己打算的人群里,不会出英雄(苏联)

●一旦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标,人生就会变得没目标

----(法国)

●自私为一切天然与道德的罪恶根源(希腊)

●自私是人类万恶之源(莱斯顿)

●利已心是最坏的顾问(英国)

●追求私利,所有的美德就会付诸东流(苏联)

●犹如细流在大海里消逝,美德在自私自利中丧失----(拉罗什富科)

●在人人都自私的地方,智者不仅不比愚者好,反而比愚者还危 险(弗劳德)

●公道达而私门寒,公义立而私事息

●万恶皆由私字起,千好都从公字来

●自私自利人人憎,大公无私人人敬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人不为已,顶天立地

●人不为已遇事不迷

●走正路的人,不怕迷失方向(阿尔巴尼亚)

●无私者公,无我者明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公事不私议

●想着自己的人被尘土埋没,想着群众的人威名远扬----(哈萨克族)

●穿着私字鞋,走不了公字路

●欲除烦恼先忘我,历尽艰难好作人

●为财而生,不如为众而死(朝鲜)

●公道立,奸邪塞,私权废〈汉书〉

●凡立公,所以弃私也〈慎子〉

●私心胜者,可以灭公(宋·林逋)

●君子不以私害公(汉·韩婴)

先讲经济学上对人的自私的假定。这是一个研究的方法论的问题。事实上,经济学家并不真正关心人是否自私、什么叫自私等等问题,他们只是发现,在这个假定下,能够很好地解释人类的行为。

再讲自私。自私有好有坏,但肯定不是好坏参半,否则,人类早就灭亡了。二百多年前的斯密就明确地指出,我们享受到的丰裕物质,都是其他人出自自私造就的。

自私也有坏处。警察费用、信用证费用、防盗设备等等,都是因为人类自私本性而造成的生活成本的上升。

一个成功的经济制度,就是能够充分调动人的自私的积极性的制度(分析会表明,这必定是一个产权被明晰界定的制度),而不是大多数人觉悟升华、舍身忘己的制度。我一再说,如果谭咏麟去扫地、张五常去跳水、麦当那去搞妇女事务,这个世界就不是这样美好了。

……

经济学不关心人到底是否自私这个事实,它只是假定人是自私的,从这个前提出发,演绎出一整套的理论,能够令人满意地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

当义工到底是纯粹的利他,还是要满足自己的利他欲望(也有可能解除某些不可告人的负罪感),不是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经济学是以自私作假设来解释人类行为的科学。究竟自私是否人类的本性,是生物学的问题,与经济学无关——在科学上,任何能够有效地帮助解释现象的假设都是有用的;只要这个“自私假设”能有效地解释人类行为,用之也就无伤大雅
第3个回答  2006-03-20
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我试着做如下回答.
首先,你所谓"自私",是指纯粹的自私自利,百分百的利己主义;还是一般的利己考虑.比如说白色,你是说纯白色百分百白色,还是与黑色比是白色的白色.
那么,先假设你说的是纯自私,百分百利己主义.我想人性决不会是这样的自私的.这句话是说人类大多数决不可能如此百分百自私.譬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以为中国父母对孩子基本上是无私的,无所谓自私.作反向推理,人都是如此自私,谁会和谁合作呢,人类怎么会进步呢.
然后,假设你说的自私是一般的利己考虑.则人人都是自私的.很显然,人是个体统一的,人的灵魂,思想,和肉体,及需求整体统一的.人的思想行动当然要首先满足自己的需求,出于对自身利益考虑当然是第一的,必须的和合理的.
限于篇幅,我总结一句,大多数人都是有限的自私的.
第4个回答  2006-03-19
神都是自私的,何况是人
那年,耶和华(耶稣他爸)在慕沙山上给摩西十戒时
就说:"除我之外,你们不可信奉其他神."
只要你相信自己,
那么你就是自己的神,
主宰你的命运
所有的对错都不是绝对的
只要你坚持,
那么你就能支撑到最后
看到希望
人只要有希望就能活下去
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
你只有选择相信就一定会走到最后
不好意思,我只是把想说的说了
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呀
那我为你加油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