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中国山水诗的更高境界是领略意境美。所谓诗歌的意境指诗人强烈的什么?

如题所述

山水诗的意境相对简单,因为使用意象都是现成的景色描写,如何在景色描写中注入诗人的强烈情感,让优美的山水景色拔高成为诗人思想的载体,就是山水诗意境的形成。

也就是说山水诗更多的是要借助诗人的能力来造意象,所以山水诗从来都不适合表达过于复杂的情感主题,这是它本身的描写对象决定的——写景诗,你无论如何也跑不出当前所看到景色的基调去。

所以,山水诗的精髓在于选景,选择适合诗人情感颜色的景致去融情于景,制造诗歌意象,成就诗歌意境。

意境从字面上理解,“意”为意象,“境”为境界,所以意境就是到了一定境界的意象表达。

意象是人类大脑意识活动的产物。也就是说我们说到意象,就已经超出了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诗词创作中的写景、写物、叙事的时候已经加入了本人的感情渲染。

但是文学创作中只懂意象用词,是远远不够的。空有意象堆砌,无法盘活意境。

意象的连缀必须要上境界。

境界既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其可表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如何,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水平如何。其实也就是一种相对高度。

意象用词其实和格式一样,是固有的,也可以新创,我们可以使用的材料,可以增加我们思维的广度;而境界,是灵光一闪,是我们思维能达到的高度。

一首好诗,广度和高度必须同时存在,才能称之为有意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3
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从哲学的角度看,它是思维对存在、主观对客观能动反映的结果,是主观之“意”(意识)对客观之“境”(存在)的辨证统一;从美学角度来看,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和“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所谓“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的统一。一首好的诗歌,不论长短。只要作者情真意挚,遵循形象思维这一艺术规律,都能描绘出形美意足的境界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