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祖大寿,为何两度叛降却安然无恙呢?

如题所述

“松锦大战”后,明朝遭受到了重大打击,精心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明朝已然彻底失去了反击的能力,仅能困守山海关和宁远等几座孤城。而在整个“松锦大战”中,只有吴三桂的军队建制较为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而他镇守的宁远也是此前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君王历经十余年都不能攻克的。

所以,皇太极积极拉拢祖大寿,也是要利用祖大寿与吴三桂之间的舅甥关系,以对吴三桂实施劝降,进而拔除其挥师入关之路上的最后一颗“钉子”。

只不过,即便是自己的舅舅祖大寿出来劝降,吴三桂却依旧不为所动。

“上方欲宠大寿讽明诸边将,使大寿书招明宁远总兵吴三桂,三桂,大寿甥也,答书不从。大寿因疏请发兵取中后所,收三桂家族。”

其二,祖大寿的子侄与部将,都已经皇太极汉军营中的高级将领,善待祖大寿也是要让其安心。

前文中也说到了,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极正式扩编创立汉军八旗的时候,祖大寿长子祖泽润成为了汉军镶白旗的固山额真,自领一旗。而包括祖泽洪、祖可法、张存仁等,也都在朝堂上担任高官。

所以,皇太极需要借祖大寿,来对这些在“大凌河之战”以及后来在“松锦大战”中投降的汉族降官降将们进行安抚,以使其更加死心塌地的为其效忠。

其三,此时的皇太极已经将目光放在了挥师入关、逐鹿中原上,而这也是他的一种“怀柔之道”。

祖大寿是辽东的军事世家,其本人更是在明朝辽东战场以及在整个明军队伍中享有极高的声望与影响力。对于祖大寿曾经“降而复叛”的既往不咎,继续委以高官厚禄,无疑就此树立其怀柔政策的榜样,解除了明朝有投降意愿的武将和官员们的后顾之忧,特别是那些曾与清军进行过对抗的将官们,对他们的冲击力是更加明显和彻底的。

而这也为后来清军入关争夺天下,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基础,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在此期间,皇太极仿照明朝制度,开科取士,遴选人才,打通了汉族精英阶层的晋升通道,“清初第一汉臣”范文程便是这其中的最大收获。对于明朝的降官降将,皇太极一律予以信任与优待,籍此吸引了一大批明朝官员将领来降,“三顺王”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便是其中的代表。至于曾经的敌人,皇太极也同样是既往不咎、笑脸相迎,以使其转而为自己效力,除了祖大寿,洪承畴也被皇太极劝降,而他更是在之后清军定鼎中原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也正是因为皇太极对于人才的重视,使得可用之人越来越多,朝堂上下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而这也为后来大清王朝最终能够一统天下奠定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5
因为他实力非常的强大,他叛降后有十分巨大的作用,所以说他安然无恙。
第2个回答  2020-12-05
祖大寿虽然两度叛降,但是他是非常有名的将领,当时清军正是用人之际,是不可能杀掉他的,
第3个回答  2020-12-04
因为他非常低调,还很会做人,能够处理好各种关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