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荻私奔张学良后,父亲将她逐出家门背后有什么深意?

如题所述

1927年的春天,万物生长,又到了动物交配的季节。赵家四小姐赵一荻在天津蔡公馆舞会上,初见张家公子,大名鼎鼎的东北少帅张学良。此时的赵一荻年方十六,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而对面的那个男人,已经二十七岁了,虽然年纪有些稍大,但身上却充满着成熟且坚毅的气质。

要知道,此时的张学良可不再是当初的纨绔公子。两次直奉战争的洗礼已经让这个男人身上,套上了铁血坚韧的外衣。尤其是第二次直奉战争,张学良率军突破山海关,直捣北平,跟着父亲一起入住了北洋政府,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具权势的男人。

这样的张学良,对赵一荻有着无法抵抗的吸引力。很快,赵四小姐就爱上了这位大她十一岁的男人。二人出双入对,你侬我侬,好似一对神仙眷侣。

此时,作为父亲的赵庆华,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很清楚,自己的女儿是很难得到真正归宿的,因为这位张家公子早已经娶妻生子,是有妇之夫。自家女儿跟他在一起,其实就是一个小三儿。

他赵庆华虽然不是什么名流大佬,但好歹也是政府官员,曾经当过铁路局局长,担任过民国的交通次长,甚至还曾经做过整个东三省的外交顾问。而自己的女儿赵一荻也算是出身大户人家,从小知书达理、琴棋书画一应俱全。如此传扬出去,未免会有人说他赵庆华攀龙附凤,卖女求荣。

更为关键的是,自己的女儿甚至连做妾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张学良发妻于凤至乃是张作霖为张学良亲自挑选的,其人温柔敦厚,识大体,知进退,在张家有口皆碑。张作霖非常系喜欢这个儿媳妇。他曾告诫张学良,在外面风流他管不着,但是不能带回张家,和于凤至争位置。

而且以张家公子风流公子的秉性,或许就只是和赵四小姐玩玩儿而已。张学良作为民国四大美男子,可谓是情场高手,当时的社会名媛,不少人都和他有着说不清的关系。

但是赵庆华没有办法,当时的张家权势滔天,所有人都巴不得去结交,包括他们赵家。他不敢因为张学良泡了自己女儿,而与人家翻脸。是故,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北伐势头渐猛,张学良不得不放弃北平,回到东北。紧接着,皇姑屯事件爆发,老帅张作霖被日本炸死,张学良含泪接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一职,开始统治东北,他和远在北平的赵四小姐,似乎渐行渐远。

赵庆华心中那块高悬的石头,也逐渐放下,开始计划着给小女儿谋划一门亲事。但是,他低估了赵四小姐的执着,也没想到张学良是真的喜欢自己女儿。

1929年3月,办完交接的张学良,第一时间给赵一荻打了电话,问她愿不愿意去奉天。受够了相思之苦的赵四小姐,自然是欣喜异常。但是父亲赵庆华却并不愿意,因为他明白,自己女儿此去不是张学良明媒正娶,而是去当小三啊。且不说女儿得不到应有的名分是否会幸福,至少他们赵家免不了会被人说攀龙附凤,出卖女儿的幸福去巴结权贵。

不过,赵一荻已经认定了张学良,她根本就不在乎名分,只要能和张学良在一起就可以。这应了那句老话,女大不中留。最终,无奈的赵庆华点头了,还亲自将女儿送上了火车。

但是,转头他就发表声明,与女儿断绝关系,日后女儿身上发生的一切,和自己,和赵家都无半点儿关系。更有意思的是,赵庆华在声明中说还强调赵一荻是和人私奔去了,不知所踪!

“四女绮霞,近日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规条第十九条及第二十二条,应行削除其名,本堂为祠任之一,自应依遵家法,呈报祠长执行。嗣后,因此发生任何情事,概不负责,此启。

这份公告在报纸上连续登载了五天,赵四小姐和张学良之间的绯闻轰动一时。第六天,赵庆华又在报纸上声明辞去东三省外交顾问一职,声言教女无方,惭愧为父母官,从此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粗略一看,赵庆华此举是出于对女儿不听话的愤怒,颇有些绝情。而且都说家丑不可外扬,赵庆华此举又颇有些反常。

事实上,这正是赵庆华的高明之处。首先,他挽回了赵家的名声,不会因为女儿给人家当小三而污了门庭清白。赵庆华反对赵一荻和张学良在一起的重要原因就是,不想让人看低自己,不想让人认为他是“卖女求荣”,用女儿来换取仕途上的更上一层楼,于是他选择了辞去政府职务。

当然同时在那个动乱年代,赵庆华此举也是为了自身安全。女儿的安全他不用发愁,但是他辞去官职后自身安全就出现了问题,保不准张学良的政敌借此攻击他,撇清和张学良的关系显得很有必要。

其次,他给了于凤至一个面子。自家女儿作为第三者,她的出现,受伤最重的无疑是原配于凤至,所以于凤至应该是恨赵一荻的。而如今赵一荻被逐出家门,也算是付出了代价,就算于凤至心中有怨,也不好如此发泄在一个无家可归的女人身上。

果不其然,善良的于凤至最终还是接纳了赵一荻,虽然赵一荻没有名分,但她被允许和张学良在一起。

最后,以退为进,给张学良以压力。赵庆华很清楚,张学良是个风流公子,最喜欢始乱终弃。如今女儿年轻貌美,自然是喜欢她。但若日后年老色衰,免不了会被抛弃。如今公开自己和女儿断绝关系,孤苦无依,意思就很明显,人家为了爱情甘愿抛弃一切,你张学良看着办吧。要知道,这可是登报了的,当时赵四小姐的勇敢可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追捧,张学良若是始乱终弃,必将遭受舆论谴责。

所以,赵庆华和女儿断绝关系,不是真的绝情,而是对女儿满满的爱。

当然,赵一荻的结局还算美好,得以一直陪在张学良身边,而且在1964年张学良和于凤至离婚,正式嫁给了张学良,拿到了自己应有的名分,并与张学良厮守终生。

只可惜,父亲赵庆华在1952年便已经病逝了,他至死也没能再见到自己的女儿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6
这是因为她父亲觉得她一个姑娘家跟人家私奔了,有辱门楣,丢他的脸,所以就将她逐出家门
第2个回答  2020-11-20
就是要张学良对赵一荻负责,告诉世人他们的事,并表明赵一荻除了嫁入张家没有退路。
第3个回答  2020-11-28
她父亲成全了她,如果不把她赶出家门,她没有办法进入张学良家门,因此他父亲是为了她。
第4个回答  2022-05-19
赵一迪毕竟是京津范围,而当时直奉战争,这么做其实是保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