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蜡烛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如题所述

写作思路: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根据所述时间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材料。一般叙事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这部分要详写,次要内容 可略写或不写,主次分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红蜡烛》读后感:

初生的蜗牛对刚刚出现在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它睁开了眼睛,于是便开始认识了绿色的叶子、早晨的露珠、飞远的蝴蝶、连“妈妈也不知道”的天空……这些在蜗牛妈妈眼中已经习以为常的世界,在小蜗牛那里,却处处充满了惊奇!美智子抱了一次婴儿之后,内心中立刻就充满了奇怪的感觉,既不觉得孩子淘气,也不觉得孩子份量重,还非常珍惜那一种经历所带来的全部感受。

当初次绽开的花骨朵、新生的马宝宝以及蝴蝶第一次面对面的时候,它们的内心,又会是荡起一圈又一圈什么样的涟漪呢?当山里的小鹿,第一次见到了春天,第一次与老爷爷相遇,第一次得到了一朵花,它就知道,春天果然是那么美好!还记得第一次放爆竹的经历吗?如果已经不记得了的话,不妨和动物们一起再来经历一次,看看自己还能够想得起多少……

读过了太多的喜悦、忧伤,再回过头来读一本如《红蜡烛》这样的书时,内心中情不自禁地就生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似乎是一种久别重逢时的感觉。新美南吉在《红蜡烛》中不过只是讲了五个短小的故事,却能够让人的心头上感觉到像是立刻流淌过了一条一条恬淡的小溪;然后,似乎已经远去了很久很久的那一份情愫,又一次难得地聚集到了一起,似乎是想让整个人经历一次净化,擦去尘埃,重归洁净。

《红蜡烛》中的五个故事,同样的精彩、同样的迷人,而且在讲着相类似的同一个主题。当我们与这个世界发生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时候,那一种奇妙又奇特的感觉,在《蜗牛》《美智子》《马厩旁的油菜花》《村里的春天,山里的春天》或者《红蜡烛》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惊讶、满足、兴奋或者小小的虚惊一场,或者是一种不期而遇。

不能不说,这样的一种感觉,其实已经很久都未曾经历过了。走了那么远的路,或许很多人早已经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或者是早已经忘记了自己出发时的预期目标到底是什么——因为在那个过程中,有太多的美丽或者不那么美丽的风景,有太多的有意无意的吸引或者诱惑,坚定的内心,早已经有了或深或浅的裂缝……

但一切似乎还来得及,还来得及认真而细致地检点一下自己,好好地整理一下自己的行装,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来,还要继续为了什么而去!脚下的路,也许直到经历了思考、再思考之后,才会从此变得丰富起来!

除了故事,在《红蜡烛》这个来自一衣带水的日本的绘本,还有童画家太田大八所创作的精美的插画可以欣赏——大部分是黑白画,极少一部分是彩色画。但无一例外,都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仿佛充满了无穷无尽的魅力,非常值得一看再看……大概,经典都是这样“炼”成的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2
红蜡烛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蜡烛的牺牲精神,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更好的去运用,应该多帮助别人学会燃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