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捕蛇者说对比阅读

如题所述

1. 捕蛇者说可以和哪些文言 *** 对比

捕蛇者说可以和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做对比, 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

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

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节选自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

③焦令谌(chén):人名。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婉。

⑤判:状纸。⑥舆:抬。

⑦衣:包扎。

2. 捕蛇者说可以和哪些文言 *** 对比

捕蛇者说可以和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做对比,

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节选自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③焦令谌(chén):人名。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婉。⑤判:状纸。⑥舆:抬。⑦衣:包扎。

3. 语文中考文言文复习《捕蛇者说》一词多义 最好和之前学过的的文言文

①“黑质而白章”中“而”表南并列关系。

②“得而腊之以为饵”中“而”表示承接关系。③“以啮人”中的“以”假设连词,如果。

④“可以已大风”中的“可以”,是“可以用来”,今义“可以”是“能够”的意思,是一个词。“已”是止,这里指治好(病)。

“腊”,干肉,名词,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把肉晾干”。嗣:继承。

戚:忧伤。悲:同情。

若毒之乎:若,你。毒,怨恨汪然:眼眶里含泪的样子。

生之:让我活下去。生,使……活下去。

向:先前。 病:困苦不堪。

乡邻之生日蹙(cù):蹙,窘迫。日,用作“蹙”的状语,一天天地。

殚(dān):尽。 庐:家,屋舍。

犯:冒。 藉:原指用草编的垫,文中用作动词,“垫着”;“相藉”,相压。

盖:句首助语词。 熙熙:快乐的样子。

疑乎是:对这句话表示怀疑。乎,相当于“于”,介词,对。

是,代词,指苛政。于:介词,比。

犹信:信,真实。孰:谁。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以,介词,用来。俟,等待。

夫,指示代词,那些。观,考察。

人风,民风,民情。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故不用“民”而用“人”。

得,看到。焉,相当于“之”,指作者写的《捕蛇者说》这篇文章都给你整理好了。

满意请采纳。

4. 和《捕蛇者说》类似的文言文

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犬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选自《捕蛇者说》)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小石潭记》)丙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杜甫)17.解释下列短语。

(2分)(1)顿踣:▲(2)翕忽:▲(3)逾墙走:▲(4)长已矣:▲(5)语声绝:▲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19.选出理解和分析正确一项。

(2分) 【 ▲】A.甲文、丙文主要运用语言描写,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露了社会弊端;乙文运用间接描写和直接描写的方法,写了小石潭独特的风景,风格与甲、丙文迥异。B.甲文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层层深入地揭示造成民不聊生的原因是“赋敛”,丙文借老妇人之口控诉了赋税之害。

C.甲文中的官吏凶悍嚣张,丙文中的官吏开始时态度不好,后来能倾听百姓的致词。D.乙文中因为作者仕途遭遇挫折,独自游小石潭,所以写鱼的游弋、潭的不可知其源、环境的寂静,其实都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20.柳宗元和杜甫都是唐朝的官吏,请根据选文比较他俩的为官行为。(4分)▲参考答案:17、(1)劳累得跌倒在地上(2)轻快敏捷(3)跳墙逃跑(4)长久地结束了(5)说话声消失了(或“停止了”)18、(1)那么我这差事的不幸,还不如恢复我赋税的不幸来得厉害啊。

(2)急忙到河阳去服役,还来得及为军队做早饭。19、A20.都用文章来抒写对老百姓疾苦的同情。

柳宗元没有权力,只能让观察民风的官吏来看自己的文章,从而来达到拯救百姓的目的。杜甫空有同情百姓之情,在百姓受到官吏压迫的时候,他自己畏缩不前,没能阻止官吏的行为。

5. 和《捕蛇者说》类似的文言文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犬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选自《捕蛇者说》)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小石潭记》)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杜甫)

17.解释下列短语。(2分)

(1)顿踣:▲(2)翕忽:▲

(3)逾墙走:▲(4)长已矣:▲

(5)语声绝:▲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9.选出理解和分析正确一项。(2分) 【 ▲】

A.甲文、丙文主要运用语言描写,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露了社会弊端;乙文运用间接描写和直接描写的方法,写了小石潭独特的风景,风格与甲、丙文迥异。

B.甲文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层层深入地揭示造成民不聊生的原因是“赋敛”,丙文借老妇人之口控诉了赋税之害。

C.甲文中的官吏凶悍嚣张,丙文中的官吏开始时态度不好,后来能倾听百姓的致词。

D.乙文中因为作者仕途遭遇挫折,独自游小石潭,所以写鱼的游弋、潭的不可知其源、环境的寂静,其实都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20.柳宗元和杜甫都是唐朝的官吏,请根据选文比较他俩的为官行为。(4分)

参考答案:

17、(1)劳累得跌倒在地上(2)轻快敏捷

(3)跳墙逃跑(4)长久地结束了

(5)说话声消失了(或“停止了”)

18、(1)那么我这差事的不幸,还不如恢复我赋税的不幸来得厉害啊。

(2)急忙到河阳去服役,还来得及为军队做早饭。

19、A

20.都用文章来抒写对老百姓疾苦的同情。柳宗元没有权力,只能让观察民风的官吏来看自己的文章,从而来达到拯救百姓的目的。杜甫空有同情百姓之情,在百姓受到官吏压迫的时候,他自己畏缩不前,没能阻止官吏的行为

6. 帮忙找下历年中考《捕蛇者说》练习

.2004年浙江省上虞市 柳宗元笔下的“永之人”为何要争着去捕蛇呢?阅读后,请回答1—4题。

(9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永之人争奔走焉。 余闻而愈悲。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3分) (1)然得而腊之 ( ) (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 (3)苛政猛于虎也 ( )2、能统领第一段内容的一个词语是异。

第二段作者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也”的目的是要说明: 。(2分)3、下列各句中“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⑴去死肌,杀三虫 ⑵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 ⑶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⑷挈妻子而去之走 A ⑵⑶ B ⑴⑵ C ⑶⑷ D ⑵⑷ 4、翻译句子(2分)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译文: 答案:1、(1)腊:把肉晾干 (2)俟:等待,含有“希望”之意 (3)于:比2、赋敛之毒甚是蛇 3、D 4、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比这种毒蛇还要厉害呢!二.2005年浙江省绍兴市(三) (9分) 蒋氏大戚-----虽鸡狗不得宁焉……”16.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3分)( ) (A)悍吏之来吾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殚其地之出——出郭相扶将 (C)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3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译文: 18.用简明的语言说说蒋氏“汪然出涕”的原因。(3分)答: (三) (9分) 16.D 17.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18.苛捐杂税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

[评分标准]:第16题3分。第17题3分。

第18题3分。三.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

(10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乙]自吾氏三世居是乡,--------以尽吾齿。8.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2分) 彻: 齿: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是进亦忧退亦忧 B.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之不能尽其材 C.若毒之乎 皆若空游无所依 D.殚其地之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1)傲尔远逝 译文: (2)斗折蛇行 译文: (3)犯寒暑 译文: 11.填空、简答。

(3分) (1)以上两篇文章的作者是 上添花 朝(代)的 (人名)。(1分) (2)甲文段运用 的写法,写潭中游鱼的形态;乙文段运用对比、烘托手法,使 和 形成强烈反差。

(2分)8.彻:笔直照射齿:年龄 9.B l0.(1)忽然游到远处去了 (2)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3)冒着严寒酷暑 11.(1)唐柳宗元 (2)动静结合 “赋敛之毒”和异蛇之毒四.2006年常州市(四)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18-21题。(12分)永州之野产异蛇,……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岁赋其二( ) (2)几死者数矣( )( ) (3)更若役( ) (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2分)译文: 20.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4分)答: 21.阅读下面短文,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

(4分)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③。”而曰:“然。

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⑤识之, !” (选自《礼记·檀弓》)注释:①[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②[子路]孔子的学生。

③[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④[吾舅]我的公公。

⑤[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1)文中横线处删去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根据文意把它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 (2)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那么,对上文的内容应怎样概括?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

(四)(共12分)18.(1)每年 (2)几乎、多次 (3)更换 (4)冒着 (2分。答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

意思对即可。)19.(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死在后面了(或晚多了、活得长了等),又怎么敢怨恨呢?(2分。

意思对即可。“虽”、“安”、“毒”等关键词,译错2个扣1分。)

20.蒋氏的第一次“戚”,为自己所“专利”工作的艰险而忧伤;第二次“戚”,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作者的第一次“悲”,为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为个人);第二次“悲”,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敛之毒而伤悲(为社会)。

(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如简单摘录原文,即使意思全对,也只能得2分。)21.(1)苛政猛于虎也。

(2分,缺“也”不扣分。语言表达不同,意思对得1分。)

(2)为逃苛政宁可山野伴猛虎。(2分。

意思相近即可,“目的”(躲避苛政),不避“危险”(猛虎伤人)各1分。字数不同,意思对得1分;字数相同,意思对,但结构完全不同,得1。

7. 九年级上册语文书文言文捕蛇者说翻译

译文

永州的野外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它是)黑底子,白花纹;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咬了人,没有能够抵御毒蛇的办法。然而捉到它后,把它晾干,制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疾病;还可以去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那时开始,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这种蛇的人,(用蛇来)抵他们的赋税。永州的人都争着去干这件事。

有个姓蒋的人家,独自享有捕蛇抵税这种好处有三代了。我问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有好几次险些死掉。”他说这番话时,神情像是很悲伤。

我很同情他,就说:“你怨恨这差事吗?我将要告诉地方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

蒋氏(听了),大为悲伤,满眼含泪的样子流出眼泪说:“您是哀怜我,想让我活下去吗?那么我这差事的不幸,还不如恢复我租赋遭受的不幸那么厉害呀。假使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住到这个地方,累计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去,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交租税,仍不够),只得号啕痛哭辗转逃亡,又饥又渴倒在地上,(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带毒的疫气,一个接一个死去,尸体都互相枕压着。从前和我祖父同住在这里的,现在十户当中剩不下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两三户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四五户了。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迁走了。可是我却由于捕蛇这个差事才活了下来。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乡,到处骚扰,到处叫骂,那种喧闹的样子惊扰了乡间的平静,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这时我就小心翼翼地起来,看看我的瓦罐,我的蛇还在,就放心躺下了。我小心地喂养蛇,到规定的日子把它献上去。回家后有滋有味地吃着田地里出产的东西,来度过我的余年。估计一年当中冒死的情况只是两次,其余时间我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都在危险之中呢!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比起我的乡邻已经死在他们后面了,又怎么敢怨恨它(捕蛇这件事)呢?”

我听了(蒋氏的诉说)越听越悲伤。孔子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还真是可信的。唉!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比这种毒蛇还厉害呢!所以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来)考察民情的人从这里得到一点百姓的实情。

望采纳!

8. 《捕蛇者说》这篇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突出“赋”的不

用对比、衬托手法来突出文章的主题。

文中写了毒蛇和赋敛之毒两方面的内容。而写毒蛇之毒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比来突出赋敛之毒的。

例如,在第1段中,作者着力去写毒蛇之毒、捕蛇之险,但因献蛇可以顶替交纳租税,所以永州人就争相捉毒蛇。通过这一对比,已暗示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主题。

第 4段中,为了说明“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之不幸之甚”这一情况,作者又把捕蛇和纳税作了一系列对比。例如:文中写出乡邻们被赋税逼得走投无路,到处“ 死者相藉”,而蒋氏却能“以捕蛇独存”。

乡邻们被逼税的悍吏们责骂骚扰,“哗然而骇”,被弄得鸡犬不宁;而蒋氏尚能“弛然而卧”,“熙熙而乐”,“甘食其土之有”。乡邻们遭受折磨熬煎“旦旦有是”,蒋氏“一岁犯死者”仅仅两次。

纳税或者捕蛇,最终都是死路一条,可是蒋氏因捕蛇,可以死在交纳租税的乡邻们之后。通过具体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主题。

9. 《捕蛇者说》的翻译及阅读答案

原文 捕蛇者说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即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参考译文 永州的郊野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皮肤,白色的花纹,接触过的草木全都枯死;如果咬了人,没有抵御它的办法。

但把它捉了来,风干以后制成药饵,可以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恶性疾病;还可以去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一开始,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它的人,可以用蛇来抵他们的租税。

永州的老百姓都争着去干这件差事。 有个姓蒋的人家,独自享受这种好处有三代了。

我向他问起这件事,他说:“我祖父死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这件差事十二年了,有好几次差点死掉。”

他说这些话时,神情很悲伤。 我怜悯他,并且说:“你怨恨干这差事吗?我打算去告诉主管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租赋,你看怎么样?” 姓蒋的更加悲伤,眼泪汪汪地说:“您想哀怜我,让我活下去吗?那么我告诉您, *** 这差事遭受的不幸,是远不如恢复租赋遭受的不幸的。

要是先前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住在这个村子,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

这六十年间,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田里的出产全部尽了,家里的收入全都竭了,只得哭号着辗转迁徙,饥渴交迫而摔倒在地,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带毒的疫气,常常是死去的人一个压一个。 从前和我爷爷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两三户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四五户了。

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迁走了。然而我却由于捕蛇而独自存活下来。

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们这个地方,到处乱叫狂喊,到处骚扰毁环,气势汹汹,惊骇乡里,就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啊。 我担心的起来,看看我的瓦罐,蛇还在里面,就放心躺下了。

我小心喂养蛇,到时候把蛇送上去献给国君。回家后有滋有味地吃着田地里出产的东西,来过完我这一辈子。

其实一年当中冒死的情况只是两次;其余时间我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都有死亡的危险呢!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比起那些死去的乡邻已经是晚了,我怎么敢怨恨这差事呢?” 我听了他的话更加悲伤。

孔子说:“苛酷的政治统治比猛虎还凶暴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孔子的这句话是可信的。

唉!谁知道租赋的祸害大大超过这种毒蛇之害的呢!所以写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看到它。 [编辑本段]词句注释 永州①之野产异蛇,黑质①而白章;触草木,尽死;①以啮人,无御②之①者。

然得②而腊③之②以为铒,可③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①其始,太医④以王命聚④之,岁赋②其二,募有能捕⑤之②者,当③其租入。

永⑥之人争奔走焉。 ①⑥“之”:的。

“异”:奇特。“质”:本体,指蛇身。

①“而”:表并列。 “章”:彩色花纹。

“触”:接触。“尽”:全部,都。

①“以”:而,如果。“啮”:咬。

“御”:抵御。②“之”:代蛇毒。

①“者”:指办法。“然”:然而。

②“而”:如果。“腊”:晒干。

③④⑤“之”:代蛇。②③④“以”:用。

“为”:作,制成。“饵”:药饵。

“已”使动用法,使……离去,这里意为治好。“大风”:麻疯。

“挛踠”:手脚不能屈伸的一种病。“瘘”:脖子肿。

“疠”:恶疮。“去”:除去。

“死肌”:失去感觉的肌肉,坏死的肌肉。“三虫”:人体内的寄生虫。

①“其”:指所要述说的事。“太医”:御医,皇帝的医生。

“聚”:收聚。“岁”:名词用作状语,每年。

②“其”:指蛇。“二”:两次。

“募”:征集,召募。②“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2-05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