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消毒用什么能起到最好效果?

如题所述

1、人员消毒——关键控制点。

(1)体表消毒
一切需进入养殖场的人员(来宾、工作人员等)必须走专用消毒通道。在大门人员出入口通道应设置汽化喷雾消毒装置,在人员进入通道前先进行汽化喷雾,使通道

内充满消毒剂汽雾,人员进入后全身黏附一层薄薄的消毒剂气溶胶,能有效地阻断外来人员携带的各种病源微生物。可用碘酸消毒液1:500稀释或百毒杀1:800稀释,猪场常备三种消毒剂1—2月轮换一次。
(2)鞋底消毒
人员通道地面应做成浅池型,池中垫入有弹性的室外型塑料地毯,并加入碘酸消毒液1:500稀释或戊二醛消毒液1:300稀释,每天适量添加,每周更换一次。两种消毒剂1—2月互换一次。
(3)人手消毒:
可用百毒杀消毒液1:300稀释(即每升水添加菌敌3ml)涂擦手部即可,无需用水冲洗。
2、大门消毒池——外来病源的重要控制点
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消毒池上方最好建顶棚,防止日晒雨淋;并且应该设置喷雾消毒装置。可用碘酸消毒液1:800稀释或戊二醛消毒液1:300稀释,每天添加1—2盖消毒剂,7天更换一次 ,1—2月互换一次。
3、车辆(包括客车、饲料运输车、装猪车等)所有进入养殖场(非生产区、或生产区)的车辆消毒必须严格消毒,特别是车辆的挡泥板和底盘必须充分喷透、驾驶室等必须严格消毒。可用碘酸消毒液1:800稀释或百毒杀消毒液1:300稀释,每天添加,7天更换一次。1—2月互换一次。(与大门消毒池所用的消毒剂一致)4、办公及生活区环境消毒正常情况下,办公室、宿舍、厨房、冰箱等必须每周消毒一次,卫生间、食堂餐厅等必须每周消毒两次。疫情爆发期间每天必须1—2次。可用百毒杀消毒夜1:1000稀释或戊二醛1:1200稀释,1—2月互换一次。
(二)生产区消毒
员工和访客进入生产区必须要更衣消毒沐浴,或更换一次性的工作服,换胶鞋后通过脚踏消毒池(消毒桶)才能进入生产区。
1、更衣沐浴
喷雾消毒室 ,可用百毒杀消毒液1:1800稀释或戊二醛1:1200稀释,每天适量添加,每周更换一次,1—2月互换一次。
2、脚踏消毒池(消毒桶):
工作人员应穿上生产区的胶鞋或其它专用鞋,通过脚踏消毒池(消毒桶)进入生产区。可用碘酸消毒液1:800稀释或百毒杀1:300稀释,每天适量添加,每周更换一次, 两种消毒剂1—2月互换一次。
3、生产区入口消毒池
可用百毒杀消毒液1:800稀释或碘酸消毒液1:300稀释,每天适量添加,每周更换一次,两种消毒剂1—2月互换一次。
4、生产区道路、空地、运动场等
应做好厂区环境卫生工作,经常使用高压水清洗,每周用碘酸消毒液1:1200对厂区环境进行1—2次消毒。
5、排污沟消毒
定期将排污沟中污物、杂物等清除通顺干净,并用高压水枪冲洗,每周至少用碘酸消毒液1:300消毒一次,对蚊蝇繁殖有抑制作用。
6、赶猪通道、装猪台消毒:
有条件应将种猪台和肉猪台分开,每次使用前后都必须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可用碘酸消毒液1:800稀释或戊二醛消毒液1:1000稀释,1—2月互换一次。
7、产房消毒
(1)产前处理:
用百毒杀1:200或碘酸1:150稀释作为洗涤消毒剂,全身抹洗后擦干。
(2)产后保护性处理
产后必须清洁消毒,特别是人工助产,必须严格进行保护性处理,以保证母猪生殖系统健康母猪分娩后,24小时以内,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子宫,两小时后可将滞留胎衣剥离排出;然后用宫炎清100ml灌入子宫。
(3)仔猪断脐及保温处理
仔猪一出生断脐后,迅速用毛巾等将胎衣简单擦拭抹去后,马上用干燥粉(仔猪专用保温干爽粉——除湿保温、消毒爽身)彻底擦拭抹干,尤其是脐带部位。可使仔猪迅速干燥,保持体温,减少体能损失;能更快、更多地吃到初乳。可再将仔猪脐带在聚维酮碘(人用)中浸泡一下,双重保护。
(4)断尾、剪牙、去势等
断尾、剪牙、趋势等手术创口直接用聚维酮碘反复涂抹几下,即可;(5)产房环境消毒产前在产房内放置缓释消毒盆,即在塑料盆中加2—3盖的碘酸或百毒杀,再加适量的水稀释,每10—20平方米放置一个缓释消毒盆。
8、仔猪出生后消毒
仔猪出生十天后,可用碘酸1:500或百毒杀1:500喷雾消毒,夏天可直接对仔猪喷雾消毒,冬天气温较低时,向上喷雾,水雾(滴)要细,慢慢下降,仔猪不会感到冷。每天一次,用量15—30ml/平方。同时猪只通过吸入聚维酮碘细雾,直接作用于肺泡,可有效控制和改善仔猪呼吸道疾病。
9、保育室消毒
保育舍进猪前一天,对高床、地面,保温垫板充分喷洒,可杀菌消毒、驱赶蚊蝇、防止擦伤等,同时让仔猪保育室跟产房的气味一致,降低断奶仔猪对变更环境的应激。干燥后再进猪。可用碘酸1:500或百毒杀1:500或戊二醛1:1000稀释,用量100ml/平方米。
10、后备及怀孕母猪室及公猪室的消毒
无论是备、怀孕母猪以及公猪的生活环境都必须保持卫生、干燥,并严格消毒;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各种传染病的感染几率,同时可以减少生殖系统被病原微生物感染致病,导致不孕、流产、死胎、少精、死精等疾病的发生。可用戊二醛1:1000稀释,3天一次。爆发疾病时,戊二醛1:800稀释,每天消毒一次。
公猪采精时,用手抓阴茎易擦伤或残留精液腐败,使阴茎感染。在采精完毕时,一手抓住阴茎先不放,另一手涂上碘酸1:150,慢慢放开抓阴茎的手,使其均匀涂抹在阴茎上,保护阴茎。
11、育肥猪室(中、大)消毒
用专用汽化喷雾消毒机喷雾消毒,喷雾水滴直径80—100微米,使消毒剂水滴慢慢下降时与空气粉尘充分接触,杀灭粉尘中的病原微生物。日常隔天消毒一次,
可用碘酸消毒液1:1200稀释或戊二醛1:1500稀释,一周二次;爆发疾病时,碘酸消毒液1:800稀释,每天消毒一次。
12、病猪(病猪隔离室)的消毒
每个生产区应有单独的病猪隔离室,一旦发现某一或某几个猪只出现异常,应隔离观察治疗,以免传染给其他健康猪只。
每天用戊二醛1:800或百毒杀1:300稀释,如发生呼吸道疾病,可用碘酸1:300汽化喷雾消毒,十分钟后再开窗通风,让猪只充分吸入活性碘,直接作

用肺泡,能有效控制和杀灭肺泡里的病原微生物,使呼吸道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减缓。如发生肠道疾病,如细菌性或病毒性腹泻,在饮用水中按0.8公斤/吨水
添加碘酸,疗效确切。
13、饮用水消毒
无论水质本身或二次污染,猪饮用污染的水会引起很多疾病的发生;进行饮用水消毒是为了杀灭和控制饮用水中致病微生物的浓度。但过量或有毒害的消毒剂通过饮水进入胃肠后,可能影响正常菌群的平衡或造成健康问题,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因而日常饮用水消毒剂要注意消毒剂品种及加入比例。季胺化合物不适用于饮用水

消毒。猪饮水应清洁无毒,无病原菌,符合人的饮用水标准,生产中要使用干净的自来水或深井水。应该将饮用水和冲洗用水分开,一方面饮用水必须消毒,而冲洗水一般无需消毒,成本低,同时可以很方便在饮用水中添加各种保健和治疗药物。饮用水消毒
,百毒杀1:2000饮水消毒,爆发急病时加大用量(日常用量加倍),特别是发生肠道疾病,如病毒性腹泻等,饮水中以0.8
公斤/吨水添加碘酸,连续三天,可有效控制病情。
14、饲喂工具、运载工具、及其他器具的消毒
频繁出入猪舍的各种器具、推车,如小猪周转箱(车)等,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各种饲喂工具每天必须刷洗干净,用水枪冲洗后,再用1:800碘酸消毒液、1:500百毒杀洗刷浸泡消毒,方可使用。
15、药物、饲料等物料外表面(包装)
对于不能喷雾消毒的药物饲料等物料的表面采用百毒杀1:800倍或戊二醛1:1500密闭熏蒸消毒:物料使用前除去外包装。
16、皮炎湿疹消毒
猪只无论大小,体表出现细菌、霉菌性的皮炎、湿疹等,可用碘酸1:300稀释每天喷猪体表两次,连续三天以上;或直接用棉签蘸碘酸原液涂抹患处,直至治愈。
17、手术(伤口)消毒
在进行手术前,手术创面可用碘酸1:200直接涂抹两次以上进行灭菌;兽医工作人员用碘酸1:200倍的稀释液反复搓抹1分钟以上,进行灭菌;伤口或溃疡可先用碘酸1:200倍的稀释液冲洗干净,再用直接涂抹原液即可。
18、医疗器械消毒
术后使用过的各种医疗器械,可先用碘酸1:150稀释液浸泡刷洗后,再放入百毒杀1:300浸泡半天以上,取出用洁净水冲洗晾干备用。同一器械要连续用于不同猪只时,如专用栓剂推进器,紧急消毒方法是:先用洁净水冲洗一下,再浸泡在碘酸1:100稀释液2—3分钟中,即可使用。
19、病死猪、活疫苗空瓶等处理消毒
病死猪最好在专用焚化炉中焚烧处理,也可深埋,用生石灰和烧碱拌撒深埋。每次使用后的活疫苗空瓶应集中放入装有盖塑料桶中灭菌处理,防止病毒扩散,可用消毒剂:碘酸1:100稀释溶液、百毒杀1:100稀释液中。
空栏空舍终端消毒程序
一般在某种传染性疫病平息后或猪舍空栏后,需要对环境及每间猪舍进行终末消毒,其措施如下:
1、打扫
猪粪和垃圾的污染程度高,又是感染的主要来源,所以必须彻底清除。
①猪舍若有猪,应将猪赶出,并搬出饲料及饮水设备、猪圈隔板等,并对其进行清洗;②用刷、刀或机械刮粪器清除所消毒区域内的所有粪便和被污染的垫料及剩余的饲料;③清除的粪便和污染垫料可经深埋,焚烧或其他无害化处理。
2、清洁
任何打扫过程都不能除尽所有具有感染性的污染物,因而在打扫后要使用具有去污和杀菌作用的消毒剂对墙壁和地板进行清洗去污,为此目的的可选1:1500碘酸或1:1500戊二醛药液,用压力喷洗机进行喷洗,用量大约每平方米面积1升消毒药液。冲洗先从舍顶棚开始,然后沿墙壁一直喷洒到地板上,同时要注意清洗死角和脏物积聚的地方。
3、饮水系统及设备的清洁与消毒
所有的供水系统一般都存在微生物污染,特别是贮水箱或池等是尘埃和脏物容易堆积的地方,对其进行清洁消毒就能清除微生物的存在。
①排水系统
在排水系统的总管道处卸开贮水箱,并从贮水箱的最远端将水排净,清除贮水箱内积聚的脏物,重新加满水,并按水中终浓度5-8ppm要求,按每吨水加入20-50ml百毒杀/碘酸冲洗排水管道,保持30分钟后排出,再重新注满新鲜用水。对非排水系统和水质差、被污染的供
水系统,也可参照“排水系统”处理。
②可移动的设备 将移出的设备,如喂料及饮水设备、猪圈隔板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清洗:将设备浸泡在水池中并擦洗,或用1:2000碘酸消毒液喷洗消毒,将处理过的设备放在不受污染的地方。
4、消毒
清洗后,其病原微生物,特别是病毒类的污染程度可能仍然很高,足以对敏感青年猪群或刚引进猪群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必须进行彻底消毒,以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视消毒对象不同可选用消毒威、全安、菌毒灭、绿力消、碘酸、烧碱、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这些消毒剂既可以杀灭细菌又可以杀灭病毒,还可以杀灭细菌芽胞,
属于广谱、高效、低毒性(除烧碱外)、低残留的消毒剂。
用1:500百毒杀消毒液或1:300碘酸溶液进行全面的喷洒消毒和对非金属制品(用具)的浸泡消毒(维持时间25-30分钟),喷洒消毒时每平方米表面(如地面、墙壁等)用配好的消毒药液300毫升。
喷洒时特别要注意那些容易残留污物的地方,如角落、裂隙、接缝和易渗透的表面,其喷洒顺序先猪舍顶棚,并沿墙壁冲到地面。待清洗的表面干燥后,再引入猪群。
5、空间喷雾消毒
猪舍的空间(空气)消毒对现代集约化养殖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降低呼吸道疾病的效果很显著。用1:1200戊二醛或 1:800百毒杀进行空气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500毫升配好的消毒剂药液,间隔2天1次,共进行2次。
注意事项:
①慎重选择消毒剂(最好在专家指导下选择使用)。
②消毒程序需要选择责任心强的消毒员实施。
③消毒措施应与其它措施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结:
所谓消毒即是杀死病原微生物,它构成了目前养猪业中疫病防疫的核心。消毒能够控制家畜传染病的发生,是杀死或杀灭病原,切断了疾病的最佳传播途径。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严格消毒可以将养殖场的疾病发生率降低到80%。也就是说,做好消毒工作能给养殖场安全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7

养猪场消毒有妙招,预防工作要做好,这样做成本低且效果好!

第2个回答  2012-12-13
用含氯的消毒剂,如:常用的84消毒液等。
第3个回答  2012-12-13
  猪场消毒剂的选择技巧 进入到春季,规模化猪场的疾病也多了起来。2008年春季多发的疾病有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口蹄溃烂、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瘟、呼吸道疾病等。应对以上这些疾病除了防疫、保健之外,猪场常用的方法还有加强消毒。针对消毒笔者总结十几年来的经验,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下心得。  
 消毒剂不可能将所有病原全部杀灭,但它的最大作用是控制病原的总数量,只要把病原数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就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消毒要有连贯性,定期消毒是科学的方法,而实践中用户常常是猪场有了病才加大力度消毒,无病时就不消毒,这是非常错误的。消毒的目的是将病原杀灭在猪只体外,如果发病前不消毒,一旦发病,病原已进入猪的体内,消毒剂已无能为力了,即使一天消毒3次,也于是无补。   
消毒剂的选择也很重要。消毒剂按功能可分为杀菌剂、杀毒剂和灭菌剂。有此消毒剂使用很广泛,效果很好,但是对病毒的杀灭能力有限,比如双链季胺盐类消毒剂。在猪场流行病毒病的时候,用这一类消毒剂就难以达到杀灭病毒的效果。有些消毒剂杀灭病毒效果虽然不错,但局限性很大,比如甲醛、来苏尔、气味很浓,消毒过后容易引起猪的呼吸道病,甚至引起母猪不发情。  
 金维康是一种高端的碘消毒剂。碘和氯消毒剂是猪场最重要的二类消毒剂。具有无味、无臭、杀灭细菌病毒能力强的优点。猪场平时可选择这二类消毒剂进行轮换消毒,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一般的消毒剂带猪消毒时400-600倍稀释是科学的,有疫情时200-400倍稀释喷洒消毒。   
消毒剂在制作工艺上是十分讲究的,好的消毒剂要具备杀毒力强,附着性好,渗透性高,性能稳定等特点,金维康就是这几种特点完美的拥有者。

  望采纳,谢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12-13
可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