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人纪系列针灸篇》笔记之10.手少阳三焦经

如题所述

手厥阴心经从中冲穴回到掌中,进入无名指,开始三焦经循行。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路线:

起于无名指侧端关冲穴处,从无名指向上到手背,沿手腕背面上行到尺骨桡骨之间,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缺盆,分布于膻中穴中,络心包,穿过膈肌,分别属上 中 下 三焦。

分支:从膻中穴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上行沿耳后翳风穴处,直上出耳 ,然后向下经过面颊部到目眶下。

另一条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走出耳前,经过上关穴前,在面颊与前一分支相交于瞳子髎穴处,在此穴处交于足少阳胆经。

三焦经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化之道路。

一、元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

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故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

《中藏经》将三焦通行元气的作用做了详细的描述:“总领五脏六腑、营为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

二、为水液运行之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决,疏通之意;渎,疏通水道。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

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 脾 胃 肠 肾 膀胱等脏腑的协同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的升降出入。

如果三焦的水道不够通利,则肺,脾,肾等舒缓调节水液的功能,也难以实现其应有的生理效应。

我们需要有这么个概念,水液的运行全,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人体的气又是依附于血津液而存在的。它们是相互关联的。

三焦是上焦 中焦 下焦的合称。三焦为六腑之一。

上焦:将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气管咽喉面部,称作上焦。

《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部胸中”。

上焦的生理功能特点:是元气的升发和宣散,但他不是有升无降,而是升己而降。

中焦:隔肌以下肚脐以上的腹部,既是从胃的上口喷门至胃的下口幽门,实际上还包括了脾和胃,肝和胆。

中焦是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故说中焦是:泌糟粕,蒸津液。

下焦:将胃以下的部分和器官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统称为下焦。

下焦生理功能特点:排泄糟粕和尿液。

三焦与心包相表里。

三焦在人体脏腑中,唯它最大,故有:“孤府”之称。

三焦经和心包经一样的,夏至到冬至属性是火。冬至到夏至属性是水。

手少阳三焦经的气血流注时间是晚上9点至11点。

它一共有23个穴。

第一个关冲穴:三焦经的井穴,用于昏迷和急救,针刺放血。

还可用关冲穴治疗急性咽病咽痛,左侧咽喉痛刺右手关冲,右侧咽喉痛刺左手关冲。

液门穴:三焦经的荥穴,属水,降浊升清,可治疗目痛。

中渚穴:三焦经的俞穴,属木。虚症治此,眼科问题可在中渚穴跟液门穴上治。

阳池穴:三焦经的原穴。

阳池穴对应脚上的解溪,阳池穴痛,用对侧的解溪穴来治疗,解溪穴痛也可用对侧阳池穴来治,这叫对称疗法。

阳池穴可以调理消渴糖尿病。

儿推我们有用阳池穴,它的作用是降逆 清脑 止头痛,可治疗便秘 头疼 头晕。

外关穴:三焦经上的络穴,络心包经,虚实都行。

外关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交于阳维脉(内关穴管阴维脉)。

外关配临泣,可以治疗胸肋痛。

外关配后溪主治落枕。

外关配阳池、中渚主治手指疼痛、腕关节疼痛。

支沟穴:三焦经的经穴,属火。支沟配照海,可治疗一切便秘,不管寒还是热,这两个穴位部可以使用。

治疗便秘的还有,关元 天枢 中脘 神阙。

会宗穴:三焦经的郄穴。

三阳络穴:用的不多。

四渎穴:疏通经络,聪耳利咽。

天井穴:三焦经的合穴,属土,子穴。

天井穴正好对着膝盖头的地方,左边膝盖头的地方痛,用右边天井,右边痛找左边天井。

清冷渊穴:三焦行阳,可以治发烧。上臂冷痛,可艾灸清冷渊。

清冷渊治热炕症:着急上火,满脸痘,热便秘,小便黄,脾气大,口臭胃经热,面红,扁桃体发炎等所有的热证。

消泺穴:也常是配合肩髎,肩髃等穴调理肩疼。

顾名思义消泺可以消除体内堆积的不好的东西,除去体内多余的堆积的水。

臑会穴:是专门治肩膀痛。

臑会穴配天突,扶突,水突治疗甲状腺的问题,以及颈部腋下的淋巴节肿大等症。

肩髎穴:治肩膀不能抬举和手臂痛。

天牖穴:这个穴位用得最多的就是治疗耳鸣,耳聋及外伤后的头项痛。

翳风穴:用于因风引起的病症,尤其是穴位局部的各种风症,耳鸣 耳聋 牙痛,面瘫,偏头痛,及流行性腮腺炎。

下巴脱臼,牙关痛不能咬合时用用对侧合谷,再用下关穴 颊车穴 翳风穴。

瘈脉穴:后面有块骨头,倪师称为:智慧骨,用手摸上去越高越凸越聪明 ,反之平扁就是不聪明。

颅息穴:息,休息。能醒脑安神,治头目昏沉。

角孙穴:可以清三焦之热,清肝胆之火,常用来治疗急性的眼结膜炎和流行性腮腺炎。

耳门穴:治疗耳鸣耳聋等耳朵问题。

耳和髎穴:也治耳病。

丝竹空穴:主要用针刺放血法,治疗头 面 眼部问题。

三焦经是女人的美容经,排气筒。人如果生闷气,血液会被闷气污染,接着会形成淤血,人的脸色就会变暗淡,严重的会起斑。

三焦经经过肘尖附近,通到无名指,离肝比较近,气从肝上生起,疏气解郁可以选用三焦经。

一个经常生气的人,尤其是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人,三焦经从肘尖往下会堵住,肘尖轻轻碰就会很痛。

那就从肘尖开始,用大拇指开始点,找到痛点多的地方,痛点越多堵的越深,要做的就是把痛点揉散。

三焦经是专门管内分泌失调的。

脸上长斑,脸色差,皮肤暗淡,长痘痘都是内分泌失调的表现。

之所以会内分泌失调是因为气血供应不畅,体内有淤血排不出去。

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上通到头,下连乳腺,很多乳腺增生,乳房胀痛等很多妇科疾病都跟三焦经淤堵有直接关系。

刮痧  艾灸  按揉选择一种动起来。

三焦正常的通行元气,水液运化,其他脏腑才能正常运行,我们才能健健康康,漂漂亮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